第A06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搭建互联平台 助力商户发展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2023 年 8 月 1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会传统工匠文化园紧抓机遇,不断完善软硬件设施
搭建互联平台 助力商户发展

新会传统工匠文化园内高5层的陈皮大厦。
陈皮大厦配备标准化仓储,力求让陈皮陈化效果更佳。

    目前正值陈皮柑茶生产季,来到新会传统工匠文化园,走进园内五层楼高的新会陈皮大厦,新会陈皮的独特清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在新会传统工匠文化园的带动下,会城紫华路从原来的“家具一条街”逐步变成“陈皮一条街”,吸引陈皮商户纷纷进驻。

    当前,新会传统工匠文化园正大力打造集仓储、陈化、销售于一体的陈皮产业集聚市场,园区硬件设施愈加完善,运营管理愈加成熟。入驻园区的陈皮商户紧抓行业发展机遇,互联共通,在一块块陈皮上倾注希望与愿景,积极推动产业链不断延伸,成为加快新会陈皮三产深度融合发展的蓬勃动力源。 

    文/图 简家琳 朱青兰

    打造产业集聚地

    已入驻陈皮商户20余家

    去年,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新会陈皮行业经受住考验,乘着大健康产业强势崛起的东风,发展迅猛,全产业链总产值达190亿元。如今,新会陈皮产业已形成包含药、食、茶、健、文旅、金融等6大类35小类100多个品种的产品规模,朝着打造百亿元级产业集群的目标高歌猛进。

    迎着陈皮行业迅速发展的浪潮,新会传统工匠文化园内的陈皮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硬件设施建设也逐渐完善。“作为本地人,我们非常希望对外大力推广新会陈皮,让家乡的特色产业有更高的知名度。现在,新会陈皮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计划将文化园打造成陈皮产业集聚地,成为融合仓储、陈化、销售等功能的专业市场,助力商户朝着标准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新会传统工匠文化园的负责人林耀腾表示。

    新会传统工匠文化园坐落于会城紫华路,连接冈州大道西,距离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仅15分钟车程。园区内,铺位前后门打通,道路宽敞平整,方便车辆出入。园区还配备24小时监控安保、专业团队运营等服务。林耀腾介绍,新会传统工匠文化园经营面积约2.6万平方米,配套大型停车场3000平方米。“在紫华路附近办事时,找停车位是一件难事。因此,我们专门规划建设大型停车场,方便商户日常停泊、运货,也为以后可预见的客流量增长打好基础。”林耀腾对园区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位于新会传统工匠文化园的新会陈皮大厦高5层,仓储区域总面积约10000平方米。“陈皮大厦不仅空间大,通风条件也很好,能实现高密度有序贮藏。同时,大厦配备了两个货梯。”林耀腾表示,新会陈皮大厦的标准仓储陈皮容量最高可达100万公斤,商户贮藏自由度高,既可以选择使用园区已有的标准化陈皮仓,也可以选择自主设计个性化陈皮仓。

    “未来,新会陈皮产业在仓储方面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新会陈皮大厦的建设恰逢其时”,林耀腾认为,标准化的仓储条件是助推新会陈皮行业标准化发展的关键。

    依托优秀的仓储条件及配套设施,新会传统工匠文化园明确了打造现代化陈皮产业集聚园区的思路,向所有陈皮商户抛出“橄榄枝”。目前,园区已入驻陈皮商户20余家。

    多举措优化经营环境

    助力商户发展

    “只有丰富销售方式,让产品更直接地面向消费者,才能创造更加广阔的利润空间。”新会区中粤粤禾香商行负责人黄小成说。自2018年进驻新会传统工匠文化园后,黄小成组建团队,发展电商直播带货,企业产品获得众多消费者的认可。“年底是销售旺季,去年11月,我们直播营业额最高的一场,超过了10万元。”黄小成说。

    “刚来园区的时候遇上了疫情,单靠线下市场的销售难以为继。当时,各大线上平台对直播的扶持力度大,更重要的是,园区有好的仓储条件,物流也方便,我便决定往线上发展。”说到发展电商直播带货,黄小成认为,园区的“地利”是关键因素。

    “园区为我们商户提供了多个广告展示位,是一种线下的‘流量扶持’。”谈到新会传统工匠文化园对企业的帮助,新会区巧福真陈皮茶业有限公司电商部运营总监苏灼鹏言说。据了解,该企业是第一批进驻园区的陈皮商户之一,见证着园区的不断升级。

    “园区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好,服务水平日渐提高,公司得到了飞速发展。从单一的线下批发企业,到逐步开拓线上渠道,再到发展成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新会陈皮含茶制品公司,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如今,我们公司在园区的面积约有2000平方米。”苏灼鹏感慨道。

    据了解,除完善硬件配套外,新会传统工匠文化园还多次举办关于陈皮、茶叶、知识产权的讲座,帮助商户们了解行业情况、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品牌影响力。

    促进交流互通

    共谋发展新蓝图

    随着电商、新零售的崛起,弘合(江门市新会区)柑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注重产品营销渠道的多样性,合作社负责人苏两合直言:“当时选择进驻园区,看上的不仅是这里便利的交通、齐全的设施,还有园区的平台功能。园区内众多陈皮商户集聚,大家可以相互交流,获取丰富的行业经验及市场风向信息,这对合作社探索发展新渠道有促进作用。”

    苏两合表示,弘合(江门市新会区)柑种植专业合作社已进驻园区4年,抢抓“互联网+”机遇,紧跟市场需求,通过网站、微信、抖音等平台链接全国各地资源,扩大产品销售覆盖面。

    合作是为了更好地竞争,竞争是为了更好地合作。“希望园区可以为新会陈皮企业的交流、互动和学习搭建平台,进驻商户相互协作,有助于整合资源,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林耀腾说。

    接下来,新会传统工匠文化园将积极探索“陈皮+”文旅融合发展模式,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动能。“可以与旅游业结合,深挖陈皮文化内涵,带旺周边人气。希望更多陈皮商户加入我们,共同推动新会陈皮产业发展,助力新会打造千亿GDP强区。”林耀腾憧憬道。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