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政务
上一版3  
述职“亮答卷” 评议促提升
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助力营商环境高质量提升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3 年 8 月 1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恩平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实施
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助力营商环境高质量提升

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检查在售的设备。
“一监到底”系列网络直播执法活动走进超市。

    “恩平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已实现‘全覆盖’,效果立竿见影,开展的抽查事项从2018年的79个增加至2023年的148个,增长率为87.34%,专项检查行动减少了25%,实现‘应联合尽联合’。”昨日,记者从恩平市市场监管局获悉,近年来,恩平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刀刃向内”划边界、出真招,突出“行风整治”建制度、编“笼子”规范行政行为,主动接受市场主体的监督,使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取得了良好成效。

    据悉,为进一步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恩平市积极探索建立“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尽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机制,并于7月11日出台了《恩平市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尽职照单免责 失职照单问责”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的出台,既规范了基层执法人员的监管行为,又倒逼市场主体守信经营,防止了多头检查、检查任性,杜绝人情执法、权力寻租。

    在一系列工作的加持下,恩平市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被评为2022年度全省工业稳增长优秀县(市、区)。

    文/图 吴健争

    “刀刃向内”强化统揽

    全面推进“放管服”

    营商环境优化和提升,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对政府部门“刀刃向内”,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要求。对企业来说,政府部门各自为政、多头检查甚至权力寻租是对市场体制的破坏,对营商环境的优化百害而无一利。创新监管方式,以信用分类为抓手,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恩平市连续7年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纳入“市长工程”、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和督办项目,给予人财物技术充分保障,为优化营商环境夯实底盘。

    恩平市通过在全市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全市统揽,协同推进,指导各行业主管部门主动牵头开展跨部门联合抽查,科学确定部门联合抽查事项。

    同时,健全恩平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分管市领导担任召集人,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并将“双随机、一公开”作为重点督办任务,纳入绩效,全程督导。恩平市将对全市各单位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办通报,按照“准备、实施、总结、完善和建立长效机制”四个阶段对“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为确保政策的科学性,杜绝执法的随意性,执法部门充分听取各级各界的声音,搭建沟通机制,通过召开企业座谈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监督,广泛听取各界意见建议,据此进行相应调整,并通过“回头看”,回访被检企业,做到查缺补漏。

    建立“刚性”制度体系

    为依法推进提供法理依据

    “双随机、一公开”涉及部门多,事项杂、法律法规适用不尽相同,全市需协同“一盘棋”推进,建立“一揽子”制度来支撑。恩平市着力建章立制,以“制度”固化“标准”,压实部门责任,规范执法行为,提升监管执行力,先后制定了多项相关制度。

    为彰显制度的“刚性”,严格落实信用监管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落地落实取得实效,恩平市统筹纪委、组织部、法院、检察院和司法局等部门联合介入市场监管领域制度建设。

    首先是建立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尽职照单免责 失职照单问责”机制。通过免责条款实施正向激励,让一线执法监管人员无后顾之忧,降低执法人员的履职风险,为执法监管人员建立一道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保护屏障”;通过问责清单建立反向约束,既规范基层执法人员的监管行为,又倒逼市场主体守信经营,防止多头检查、任性检查,杜绝人情执法、权力寻租。

    同时,出台《恩平市市场监管领域专项检查(行动)审查制度》。为全市“双随机、一公开”标准化监管“一体化”推进提供了法理依据,进一步规范恩平市场监管领域专项检查(行动),切实提高监管效能,减轻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

    最后,建立“双随机、一公开”综合查一次制度。制定联合执法检查清单,整合执法事项,通过有效整合原来多部门多频次的执法检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件事、一次性反馈检查结果”,杜绝执法扰企。

    量化信用风险指标

    为靶向监管提供精准导航

    在“双随机、一公开”标准化监管体系下,恩平市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科学研判企业违法失信的风险高低,实施差异化、精准化监管,使监管对违法失信者“无处不在”,对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实现监管资源配置更加精准、高效,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在一系列措施的推动下,恩平市市场主体信用意识不断提升,企业失信占比逐年下降,近三年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504家企业,有280家主动修复失信行为并提出信用修复申请,信用修复率达55.56%。

    据介绍,恩平市主动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归集涉企行政许可、行政备案、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违法失信名录等各类监管信息,促进了跨区域、跨行业监管信息共享和信用监管。依托广东省企业信用风险分析系统,判别全市企业的信用风险状况,形成全市企业A、B、C、D类信用动态风险,并将企业信用风险等级分类,对应标记在其名下,为各部门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标准化监管提供信用分类数据支撑。

    同时,实现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有机结合,根据企业信用合理确定风险类别、动态调整抽查比例和频次,为差异化精准“靶向”监管提供保障。

    另外,对高风险企业予以重点关注,有针对性地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对重点检查事项实施全覆盖抽查。同时相应在系统后台设置发现问题后续跟进处理方式的功能选项,督促全流程落实监管闭环。

    近年来,恩平聚焦信用高风险的食品、药品、化妆品、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实施分类监管,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网络直播”模式,有利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场监管新模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据悉,截至目前,“一监到底”系列网络直播执法活动已成功播出190期,将执法检查透明化,普法工作日常化。市场监管领域各部门通过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标准化监管,促进规范监管、智慧监管,实现了由政府监管向社会共治的转变,有效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3上一篇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