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警惕新型诈骗
提升镇村经济总量 再造新优势新辉煌
江门健儿已获21金
为江门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法治惠民实事项目值得推广
用好东湖影剧院 传承好粤剧文化
无标题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8 月 1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好东湖影剧院 传承好粤剧文化

    近日,笔者在江门演艺中心观看了广州粤剧院表演的粤剧《文成公主》。演员精彩的表演博得台下观众阵阵掌声。笔者观看粤剧时,旁边有观众私下议论,为了买到最佳位置,他们早早上网预定,听说过段时间还有新的剧目,还将继续捧场。可见,粤剧在我市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也应是今后推动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抓手。

    为此,我市做了很多工作。差不多在10年前,笔者曾撰文呼吁将市粤剧团“移师”东湖影剧院,在2020年这一目标终于实现。2019年,我市重金打造的粤剧《梁启超·少年中国》首演……所有这些成绩都有力推动了粤剧的传承发展。

    但是,笔者对此仍然感到美中不足。市粤剧团“移师”东湖影剧院后,目前仍未能借助有利优势,将其打造成传承粤剧文化的重要基地。

    应该说,包括粤剧在内的传统戏曲,正面对着流行文化的冲击,确实越来越难以争取到观众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市场。这导致受众日益老化,自身影响力日益萎缩。当初支持粤剧立项市级非遗,就是希望能为粤剧引入更多的关注与发展动力,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

    接下来,相关部门仍然要想办法用好东湖影剧院这块宝地,为粤剧发展争取关注度与发展空间。一则,应做好演出规划。提早排出一个季度甚至全年的演出计划,这些演出可以是拿手的整本戏,也可以是折子戏,让观众根据自己的兴趣安排观看计划。这既可以锻炼演员,也可以培养观众。二则,要做好坐一段时间“冷板凳”的心理准备。没有哪个剧场能够一夜爆红,需要从一小撮观众开始慢慢培育。三则,可以借助网络,对演出进行视频直播,扩大演出影响力。四则,可以做学校的工作,定期组织学生到剧场观看,这种专场的表演可以更加轻松一点,加强台上与台下的互动,在下一代中培育爱好者。五则,可以探索与茶饮、咖啡等门类的跨界合作,让看剧变得更有情趣与情调。

    另外,粤剧团自身也要练好内功,加强青年演员的培养,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青年提供更多的锻炼与发展机会,鼓励在传统基础上适度创新,以适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笔者期待东湖影剧院这个基地能够用足用好,为江门粤剧文化的传承发展发挥应有作用。宋旭民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