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的医师中,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直接治病救人,而是把疾病“扼杀”在摇篮里,守护万千劳动者的健康。他们,就是职业卫生医师。平时,他们貌似很少出现在群众的视线里,但哪里有打工人,哪里就有职业卫生医师的身影。今天,一起走近他们,了解他们。
文/蔡昭璐 陈雪欣 图/蔡昭璐 梁爽
李嘉辉:与看不见的对手“过招”
李嘉辉是江门市职业病防治所一名放射卫生检测人员,他的主要工作是与射线打交道,如对医疗机构涉及电离辐射的诊疗设备进行检测,以及对设备机房外周边区域进行辐射剂量检测,评估是否会对放射科医生、受检者、机房周边停留活动的公众人员产生影响。
描述自己的工作时,他用了几个词:小众、有挑战性、专业性强。李嘉辉说,从放射基础知识,到医学影像成像原理、放射防护学、放射治疗学、核医学等相关学科都需要学习掌握,还要深入研究国家标准,逐字逐句弄通弄懂,才能顺利开展工作。
虽然这是一个小众的专业领域,但意义重大。放射卫生评价与检测是预防发生放射性职业病的一道坚固屏障。
有一次,在一家牙科诊所检测时,李嘉辉发现,设备曝光时机房门的门缝有漏射线,并且辐射剂量已超过国家标准。射线看不见,医护人员使用时不知道,时间长了难免会对身体产生危害。经及时检测发现纠正,就能避免医护人员受到不必要的辐射损伤。
还有一次,李嘉辉去一家医疗机构检测,看到医护人员在操作时都是“全副武装”,属于过度防护。当被问及时,医护人员表示:“电离辐射看不到、摸不着,不知道哪里有射线,剂量大不大,干脆把所有防护用品都穿上。”后来,经李嘉辉等人检测,操作区域的辐射剂量在安全范围内,他们才放下了顾虑。
李嘉辉表示:“我的工作就是指导那些经常接触电离辐射的人们,能够避免或减少辐射受照,在安全的环境下安心开展工作。”
因为要去不同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测,李嘉辉平时都在外奔波。有时候,为了不占用患者检查的时间,他们只能利用中午或晚上进行检测,检测中也需要足够的细心、耐心。放射诊疗设备的不断推陈出新,也要求李嘉辉等人要紧跟时代发展脚步,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经常与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射线“过招”,李嘉辉直言,危险肯定是有的,但在正确规范的前提下进行检测工作,危险性是不大的。他说:“抛开剂量谈辐射损伤,都是不对的。”
方晓阳:一切为了劳动者的健康
方晓阳是江门市职业病防治所监护检查科主管医师,从事职业病防治工作13年,主要负责为劳动者做职业健康检查,总检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参与职业病诊断等。
职业健康检查是劳动者健康的保障,而职业卫生医师就是劳动者健康的“守门人”。方晓阳介绍,与人们所做的普通体检不一样,职业健康检查是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健康检查,早期发现职业禁忌证、疑似职业病和职业健康损害。用人单位应依法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可与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签订委托协议书,或由劳动者持单位介绍信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会依据相关技术规范,结合用人单位提交的资料,明确用人单位应当检查的项目和周期。
作为一名职业健康检查主检医师,方晓阳的日常工作之一是带队进厂企,为劳动者提供体检服务。一般而言,年底是方晓阳等人最忙碌的时候,很难在办公室见到他的身影。厂企人数、检查项目较多时,他们有时要驻点一个月才能搞定。
虽然辛苦,但方晓阳干一行、爱一行。13年来,他与单位共同成长,也见证了单位的发展。“科室人数现在增加了一倍,业务量也在提升。”方晓阳说。
此前,有一名劳动者因长期从事噪声岗位,双耳听力受到了损害,方晓阳给他下了噪声作业禁忌证。由于一旦下了禁忌证,就不能再从事原先的岗位,调岗后收入会减少,他对方晓阳说:“我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能不能不要下这个报告,让我继续干。”方晓阳耐心解释:“你要是继续做这份工,未来可能会面临听力进一步下降,甚至不能恢复,得不偿失啊!”
从事职业病防治13年,方晓阳见到了太多类似的事情,因为眼前的利益,导致患上职业病。他说:“有时候就得心硬,要有点铁面无私。”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面前,方晓阳坚定地去维护劳动者的长远利益,保护他们的身体健康。
同时,方晓阳也明白,体检报告不仅是一份报告,更关乎着工人的就业问题。在他的工作中,没有“马虎”二字,更没有敷衍了事。每份体检报告的签发、每份禁忌证的下发,他都是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引下,合理合法操作。
陈碧茵:让患者有早诊断早治疗的机会
“工作没了可以再找,但健康没了就很难挽回了。”这是工作中,陈碧茵时常对劳动者说的一句话。与方晓阳一样,陈碧茵也是江门市职业病防治所一名职业健康检查主检医师,今年是她工作的第11个年头。
为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工作中,陈碧茵需要仔细了解劳动者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量身定做职业健康检查方案,筛查职业禁忌证,及早发现健康损害,将职业病的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过去,陈碧茵曾在监测评价科工作过,积累的经验让她对于前来体检的劳动者有了更快更准确的评价。知晓劳动者就职的企业类型、工种岗位分类,她大概就能评估出劳动者工作的环境或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再结合劳动者目前的身体状况,可以更好地评估其有没有职业性损害或达到职业禁忌证、疑似职业病。”她说。
职业健康体检报告关乎着劳动者的就业、健康。为提高报告的质量,陈碧茵不断增强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并于今年顺利通过副主任医师评审。工作中,她细心审核每份报告,并由不同医生复核报告,发现危重病例马上通知劳动者及时就医。一年下来,经她审阅、签发的检查报告有几万份。
对陈碧茵而言,这份工作并不是十分有趣,也没有那么轻松,但能够尽早发现疑似职业病患者,让患者有早诊断、早治疗的机会,就是这份工作所具有的意义。“有时我们帮到的不只是一位劳动者,还可能是一个家庭。”她说。
前些日子,一个20多岁的男生来做上岗前检查。陈碧茵发现他刚做完骨髓移植术,而他现在应聘的岗位存在苯等职业危害因素,会对血液系统产生影响。虽然男生做了手术,达到临床治愈,目前血常规也没有异常,但要是做这份工作,很有可能会再次发病。为了男生的健康,经与其他医生商量,陈碧茵给他下了禁忌证,同时做好解释工作。“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陈碧茵说。
工作中,陈碧茵切身感受到很多劳动者健康意识较差,部分劳动者为了能找到一份工作,会忽略职业危害因素,有的则疏于防护。为此,她积极走进厂企,为劳动者科普职业病防治知识,多次召开线上讲座、录制网课等,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劳动者的健康素养,让他们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