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谌磊 通讯员/麦凤怡 杨翠婷) “这次研学活动让在外求学的我们有了一次贴近家乡的机会,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家乡的变化和进步,尤其是营商环境、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我毕业后将返回家乡、建设家乡,相信自己能够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湖南师范大学学生麦锡英在参加研学活动后有感而发。近日,址山镇组织开展“雏鹰归巢 智汇址山”大学生返乡研学活动,吸引了30余名址山籍青年学子参与。
据了解,为深入推进“人才倍增”工程,进一步实施“青鹤归巢”人才回归计划,今年以来,址山镇积极探索青年人才成长路径,推出“雏鹰归巢”“展翅计划”等青年人才培育项目,打造“址育优才 争当先锋”人才培育品牌,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更好地帮助青年人才了解家乡招才引才政策,促进人才在址山就业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青春动能。
活动中,在广东(江门)硅能源产业基地,青年学子实地参观了址山镇在硅能源新赛道的产业布局情况,了解项目规划、建设和推进进度,重点了解隆基绿能科技有限公司在产业园区的投资建设情况,通过实地参观、听取介绍、现场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感受址山产业新发展。
此外,为更好地搭建大学生与企业沟通平台,拓宽大学生毕业就业渠道,了解家乡企业发展和产业魅力,青年学子深入广东汉歌卫浴实业有限公司参观研发车间,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创新技术等情况。走进企业展厅,在工作人员的详细介绍下,青年学子感受到了科技进步给产品带来的革新变化,更加深入地了解址山企业及经济发展现状。
“水暖卫浴五金产业一直是址山镇的传统产业,通过这次研学活动,我也看到了家乡新兴硅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非常期待毕业以后能够回到家乡生活、工作,为家乡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广州大学学生陈宏杰对址山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活动还设置了座谈交流环节,邀请址山镇新进公务员陈炜鹏作经验分享。“大家在求学的同时,要积极做好职业规划,特别是要关注家乡发展,将个人成长与家乡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陈炜鹏结合自身经历为青年学子答疑解惑,帮助他们提前做好人生规划,找准未来就业方向。
址山镇党委副书记孙翠雯表示,该镇将进一步做深做实人才服务工作,紧扣青年需求,持续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和大学生研学等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为“雁归”大学生成长发展、交流合作搭建新平台、创造新机遇,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活力,为址山建设增光添彩,奋力谱写“百千万工程”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