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江门呈现关键性转折性向上向好全方位变化
省名医下基层 为群众健康“把脉”
23支队伍齐聚侨都秀舞艺
高手云集拼球技
讲述中国航母故事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3 年 8 月 2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项打基础利长远工作强势破局 30多项重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江门呈现关键性转折性向上向好全方位变化

我市纵深推进“工业振兴”“园区再造”工程,取得较好成效,富华重工被认定为国家“单项冠军”企业。

    报告摘要

    我们坚持把江门发展放在全国全省大格局、大坐标中谋划推进,对标最高、聚焦最好,在每个赛道上敢闯敢干、加速加力,经济社会多项工作取得历年来最好成绩、走在全省前列,食品安全、粮食安全责任、耕地保护、乡村振兴、河湖长制、法治广东建设等30多项工作居全省前3或考核优秀,特别是去年GDP增长3.3%,创近十年最好排位,今年上半年全市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主要指标增速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江门中微子实验室关键核心设备安装过半,江门双碳实验室获批筹建省实验室,开辟硅能源、新型储能、盾构机、安全应急等特色产业新赛道……多项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强势破局;食品安全、乡村振兴、河湖长制、法治广东建设等30多项工作居全省前3或考核优秀;有章有法推动全市“一盘棋”发展产业集群、以企业为主体推进科技创新、以“一网融合”加强社会基层治理、多措并举系统强化基础教育以及国资国企、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等领域真改实改,一批改革成果走在全省前列……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报告指出,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全市上下心怀“国之大者”,优化提升市委“1+6+3”工作部署,侨乡各项事业呈现关键性转折性向上向好的全方位变化。

    这种开创性的发展新局,既体现了市委决策部署的科学性、前瞻性,同时也为乘势而为、接续奋斗再造一个现代化新江门坚定了信心决心,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1

    大手笔谋划

    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省委提出,要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强省建设,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随着产业升级脚步不断加快,经受外部风险挑战的江门越发深刻意识到,必须把外部压力转化为自主创新的动力,以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强调,要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纵深推进“科技引领”“人才倍增”工程,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其中,对全力支持江门中微子实验室2024年运行取数,以及江门双碳实验室、“五维一体”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大湾区国际职教城等建设提出了更加明确的目标。

    这是对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接力。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江门提出并深入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倍增”工程,强化科技教育人才支撑,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人才链,着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打造集聚华侨华人创新创业的国家重要人才战略支点城市。

    江门中微子实验室关键核心设备安装过半,被丁肇中院士称赞为“世界上最具开拓性的实验室之一”;与香港科技大学共建的江门双碳实验室,在全省率先构建“1+10+3”政产学研用融通发展新模式,获批筹建省实验室,成为香港与江门合作代表性、标志性成果;建设国家政法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江门应用示范基地,在全省率先形成“五维一体”安全应急产业发展布局;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打造教育、科技、农村等13支人才队伍方阵,江门人才发展集团挂牌运营,全市人才总量突破94万……

    一场长远谋划的大手笔,为江门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了“硬支撑”。

    以江门双碳实验室为例,自2021年12月揭牌成立以来,已经吸引了多位“双碳”领域知名专家和高水平科研团队入驻,瞄准硅能源电力系统、新型储能技术、碳计量与碳资源利用、碳捕集与封存、“双碳”政策与系统设计等五大前沿研究方向,通过整合地方、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优质科研资源,联合开展“双碳”领域学科交叉融合的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突破及成果转化,为制造业企业节能减碳提供有力支撑。这是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根本是要发挥其“药引子”的作用,通过建平台、聚人才、优环境开展高水平创新活动,通过这个“动力源”筑巢引凤带来产业大发展。

    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强市建设,在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实现新突破,江门已成竹在胸、蓄势待发。

    2

    制造业当家

    高质量发展底气十足

    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要求广东始终坚持以制造业立省。江门不仅是中国侨都,也是广东传统制造业基地。加速迈入万亿GDP城市行列,离不开强有力的制造业支撑。

    推动能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三大产业集群迈上千亿台阶;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合成生物、氢能源、深海装备等产业;打造全省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江门样板”;培育更多的科技领军企业、“链主”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打造全省一流企业群……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强调,要始终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纵深推进“工业振兴”“园区再造”工程,担当全省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主战场。

    担当全省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主战场,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江门落实省委、省政府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工作部署,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结合自身实际明确提出并深入实施“工业振兴”“园区再造”工程,加快培育更具竞争力的江门现代化产业体系。

    4月21日,广东(江门)硅能源产业基地隆基园区动工,该项目是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华南地区第一个制造基地、区域中心级项目,将打造一个规格高、技术新、规模大的全新光伏组件制造示范基地。

    4月23日,中创新航江门基地一期项目产品下线,其全球独创的“One—Stop Bettery”系列产品,可续航1000多公里,标志着“江门制造”动力电池正式亮相。

    两大新能源产业“巨头”相继在江门传出喜讯,这是江门自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抢抓产业发展新周期,开辟硅能源、新能源电池、新型储能等产业新赛道,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一个缩影。

    放眼广东制造业版图,江门是广东全部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布局城市,更是承担发展其中8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任务的核心城市,拥有总面积1395平方公里、全省新一轮布局面积最大、可连片大规模开发的产业集聚区,是广东省产业转移的五大承接主平台之一。

    成功培育现代化农业与食品、现代轻工纺织、先进材料等三大超千亿产业集群;开辟硅能源、新型储能、盾构机、安全应急等特色产业赛道,中创新航、隆基绿能等一批超百亿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富华重工被认定为国家“单项冠军”企业,凯特精机等15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鹤山硅能源、新会新能源电池、蓬江健康食品、台山汽车零部件、开平水暖卫浴、恩平智能装备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初步实现产业集聚、错位发展……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一张张富有成色的“成绩单”,是江门加快脚步担当全省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主战场的决心和底气。

    “对江门而言,万亿工业强市在过去可能是一个梦,如今可以说指日可待。”广东白云学院现代产业研究院院长王先庆认为,未来随着深江高速、黄茅海跨海通道建成通车,江门将成为大湾区辐射粤西的枢纽,交通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工业迈向万亿是大势所趋。

    3

    做好“侨”文章

    加速融入大湾区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被总书记赋予“一点两地”全新定位,这是广东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江门把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置于“十大领域新突破”之首,抓住了发展的“牛鼻子”。

    携手港澳在广海湾经济区规划建设港澳科教产业滨海新城;积极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战略,谋划建设港邑合作特色产业园;携手深圳在银湖湾滨海新区高水平规划建设深江经济合作区……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提出要牢牢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纲”,纵深推进“港澳融合”“侨都赋能”工程,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贡献江门力量。

    这是江门依托中国侨都之势,立足湾区,奋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的大格局大视野,江门深刻地认识到,要想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实现新突破,就决不能“闭门造车”,而要以更大的担当和作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江门与港澳合作建设大广海湾经济区”“加快江门银湖湾滨海地区开发”。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江门在服从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加紧谋划建设大广海湾经济区、江门银湖湾滨海新区等重大合作平台。

    其中,江门大力推动大广海湾特色平台建设,在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组建南组团,主攻与港澳、RCEP成员国合作,生物医药、能源“双碳”、电力装备、无人机等特色产业园正在加快建设;银湖湾滨海新区正推动“科教产城”融合发展,总投资超200亿元的碧海银湖文旅、广州华立学院(江门校区)、新澳重大技术装备创意创业园、御泉国际酒店等项目正顺利推进……

    与此同时,江门是中国侨都,侨资源是江门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的重要战略资源。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江门心怀“国之大者”,坚持把自身发展放在全国全省大格局大坐标中谋划推进,结合自身侨务战略资源优势、与港澳相融相通等条件,创造性提出并深入实施“侨都赋能”“港澳融合”工程。

    全国首个RCEP经贸科技文化合作交流中心动工建设;创建全国首个便利华侨华人投资税收服务平台,华侨华人离岸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建成运营;先后启用“江门—澳门跨境通办政务服务专区”“江门—香港跨境通办政务服务专区”,成为全国首个在境外设立综合性政务服务专区的地级市……近年来,一项项“首个”,一次次改革,一个个成效,见证着江门在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担当和成长。

    5月17日,2023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在江门举行,这是自疫情发生以来广东举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全球性高端涉侨活动,来自五大洲9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700名海外侨胞走进湾区、了解湾区,透过江门这扇开放之“窗”,看到了一个动能强劲、融汇天下、惠利四方的大湾区,也让更多人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勃、潜力无限、空间广阔的新江门。

    “江门善于抢抓机遇,这些年来动作频频,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纵深推进,我们对江门未来发展充满期待。”马来西亚沙巴州马中联谊协会名誉会长胡宏华说。

    明年,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将通车,面对即将到来的重要战略机遇,一步步做好准备的中国侨都,正加快实现自己的大湾区之梦。

    4

    接续再奋斗

    把一张蓝图绘到底

    再造一个现代化新江门,谱写江门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江门“走在前列”的决心和部署,远不止如此。

    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在全力奋战“百千万工程”、推动海洋强市建设、扎实推进绿美江门生态建设、深化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用心用情抓好民生社会事业、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江门平安江门、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都提出了更为明确的任务目标。

    这并非一时兴起的浪潮,而是接续奋斗的号角。

    以全力奋战“百千万工程”为例,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提出,要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一体推进强县促镇带村,全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其实,区域协调发展的“江门蓝图”,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时就已描绘,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打造区域平衡发展综合试验区。

    如今,两年多时间过去,江门在全省首创市域内县域间结对合作机制,创新推动蓬江江海与恩平、新会与台山、鹤山与开平,在产业、民生、交通、应急等领域结对合作、协同发展,建好区域平衡发展基金项目库,组建19个跨区域教育集团,选派244位校长教师、100名优秀干部双向挂职,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均衡。与此同时,各县(市、区)也开展了诸多探索,如蓬江、江海、恩平三地协作共建江门市水都产业园,三地将每年联手引进亿元产业合作项目3个以上,争取投资项目数量及投资额实现两年翻番,打造成大湾区水资源特色产业园。

    再譬如,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提出,要向海洋进军,加快建设海洋强市,打造高质量发展的“蓝色引擎”。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期间,江门就提出,要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产业示范区,发挥海洋大市优势,加快发展现代海洋渔业、精深加工业,打造现代渔港经济区;大力发展海工装备、海洋船舶制造等临海工业,培育壮大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等新兴产业,提升发展海洋交通运输业,成为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新引擎。如今,台山海洋发展集团、台山港口建设集团、江门海洋集团等国有企业相继成立,发挥国企打头阵、挑大梁、作表率的主力军作用,推动“海洋科技+海洋经济+海洋牧场”一体化发展。

    乘势而上创伟业,接续奋斗谱新篇。奋力再造一个现代化新江门,正当时。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皇智尧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