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江海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集聚势能 挺起发展“脊梁”
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区人大常委会对区农水局工作进行现场评议
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东君智能应急疏散系统总部基地项目动工
34名学子共获滘头公益互助会奖学金14.3万元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3 年 8 月 3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化推动制造业当家,在工业立区制造强区上实现新跃升
集聚势能 挺起发展“脊梁”

江海区整治低效工业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图为外海街道直冲村工业园区。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何榕 通讯员 陈晓云

    “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构建更具有江海特色的现代化制造业体系,力争今年全区规上总产值突破650亿元。”区委十届五次全会提出“用八年左右时间冲刺GDP等主要经济指标翻一番,全力以赴再造一个现代化新江海”。

    对如何走在前列、再造一个现代化新江海,江海区提出九个新跃升,其中关键一环是“深化推动制造业当家,在工业立区制造强区上实现新跃升”。

    江海区之所以能以不足全市1/90的面积,交出7倍于全市地均生产总值的答卷,关键因素在于江海区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活跃的民营经济。

    新起点上,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答案仍是制造业当家。

    腾空间建载体

    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没有高质量的产业空间支撑,就没有高质量的制造业发展。

    初秋时节,走进江门市安全应急产业园区:一栋栋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一股股项目建设热潮扑面而来,一家家优质企业纷至沓来。迪马、泽塔、容士登、优合、东君等大项目均集中在此,为园区注入“新血液”,奏响江海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江海区深入推进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东组团建设,完善安全应急产业园、工业邻里中心、航天华南安全应急产业园等平台功能,狠抓标准化厂房建设,力促工业经济集约化规范化发展。

    产业园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也是要素聚集、企业聚连、产业集群的重要承载。江海区引进国际一流规划理念,邀请一流团队,高标准完成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高新区—三江睦洲先行启动区概念性规划,以及超506公顷安全应急产业园2、3、4期控规编制。

    跑出连片产业空间加速度的背后,是对高质量发展的强烈渴求。江海区加快完善园区配套设施,45条园区道路和水电管网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其中一行路、云沁路西延线等17条道路已建成开通;产业新城学校、工业邻里中心等配套项目正加速建设。

    随着时代发展,老旧工业园区、厂房成为制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因素。整治低效工业用地,让“沉睡”的土地“活”起来,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

    区委十届五次全会报告指出,持续实施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五年行动,深化“村级留用地镇街级统筹”模式,加快存量工业用地升级改造,年内推动不少于3个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和3个“工改工”项目动工建设,拓展更大工业发展空间。

    今年初,江海区各街道相继行动,向“存量”要空间、向“低效”要效益,推动村级产业用地更新再出发。外海街道整合中东村、七东村、七西村等7个村集体的连片土地资源,率先谋划建设外海街道一级安全应急产业园区,力争承接安全应急中下游产业外溢,助力全区安全应急产业延链补链。礼乐街道全力推进街道首个村级工业园“工改工”项目——武东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项目,总建筑面积超10万平方米,容积率达3.0以上,致力打造成集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开发生产为一体的新型园区。江南街道对滘头工业园66公顷的工业用地,分批进行升级改造,计划打造为集总部经济、园区配套、高标准厂房于一体的工业项目。

    深化“大招商”格局

    壮大“1+3+2”战略性产业集群

    江门高新区成功上榜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综合类)示范基地创建单位名单,“五维一体”安全应急产业发展大格局基本成形;高端装备制造、前沿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度产值突破400亿元;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入选2023年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一系列亮眼表现,展现出江海区制造业的硬核实力。当前,江海区“1+3+2”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强劲、韧性较强、潜力巨大。

    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百业兴。

    区委十届五次全会报告指出,要围绕构建“五维一体”安全应急大格局,加快实施创建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综合类)示范基地三年行动计划并力争两年完成。要积极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前沿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三大新兴产业,巩固提升智能家电、生物医药与健康两大传统优势产业,前瞻布局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做大做强江海制造。

    江海区把“制造业当家”作为发展首要任务,产业结构正不断优化:今年以来,江海区安全应急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前沿新材料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合计突破190亿元,占全区规上总产值约60%,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增长5.6%。

    围绕“1+3+2”战略性产业集群,江海区持续深化“大招商”格局,出台《安全应急产业招商工作方案》《产业链招商方案》,更新完善产业招商地图和产业链招商图谱;瞄准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引进一批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单项冠军企业,推动延链补链强链。

    当招商引资打出“一把手”这张“王牌”,相关工作的支持、协调、推进便更容易得到“顶格”的待遇。江海区落实“一把手”招商,加强以商引商、以链引商、以侨引商、联合招商、驻点招商,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共对接100批次客商,推动招商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党政“一把手”分别到北京、重庆、深圳、东莞等地敲门招商,区委书记聂加伟牵头对接总投资额达50亿元的迪马应急装备项目,区委副书记、区长郑丹辉引进总投资额达30亿元的泽塔新能源储能项目。

    “1+3+2”战略性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是江海区制造业向高质量进军的缩影。瞄准新目标,江海区正全力以赴把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当”做优做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稳”的基础、积聚“进”的势能,挺起发展“脊梁”。

    构建一流营商环境

    让企业甩开包袱干事业

    1—7月,江海区成功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共35个,完成市下达招商引资目标任务数(45个)的77.8%;计划投资额达246.1亿元,同比增长67.8%,已超出去年全年水平,排名全市第二。其中,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9个,计划投资额175亿元,同比增长159.3%。

    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都有优越的营商环境的影子。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江门巡回审判法庭……一批“国字号”“粤字号”的优质法律服务资源聚集于江海,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在江海形成,并不断迸发招商引资的强大吸引力。江海区提出,将举全区之力打造在江门乃至大湾区有影响力和知晓度的法务集聚区。

    “公平正义的法治营商环境让企业发展信心更足,更能甩开包袱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江门市奔力达电路有限公司总经理廖树东对企业未来发展信心十足,他认为,优质的法治环境能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动能。

    在江海,企业只用一心一意谋发展。在项目落地方面,江海区实行挂图作战模式,全面跟进在建、增资扩产和技改项目推进情况,明确解决时限和具体责任人,坚持每周一走访,限时解决存在问题和企业诉求,为项目方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保姆式”服务。在暖企安商方面,江海区建立“一企一档”机制,定期开展“一对一”上门服务,并成立4个经济督导组,由区领导带队走访企业协调解决企业急难愁盼的问题。

    江海区不断强化工业企业服务机制,推广用好中小微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平台、惠企平台,千方百计助企纾困解难、降本增效。上半年,江海区协调解决企业诉求事项超900宗,满意度达99.22%。

    同时,江海区牢固树立质量品牌意识,系统推进“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区域品牌”建设,促进企业品牌商品市场占有率和品牌价值明显提高,不断提升江海品牌吸引力。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