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江海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硬核科技助力智慧应对台风
十届区委第五轮巡察动员部署会召开
助力江海法务集聚区建设
坚持“高”和“新” 构筑人才集聚高地
织密校园健康防护网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3 年 9 月 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防御台风“苏拉”,江海近4000名“守夜人”暖心守护家园
硬核科技助力智慧应对台风

排水神器“龙吸水”对台风“苏拉”进行专业应对。
江海区智慧城管指挥中心可对区内1100多个点位进行全天候监测。

    9月3日,江海区结束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全区社会生活生产秩序正有序恢复。台风“苏拉”带来的狂风暴雨,是全区党员干部的又一场“赶考”,展现出全区党群干部迎难而上、连续作战的精神。

    战风斗雨见真章。应对台风“苏拉”,江海区委区政府“一盘棋”部署,全区近4000名党员干部、网格员就位,或开展应急排水抢修、水利设施检查值守、应急物资转运,或进行园区工地巡查、未归家群众和商户劝导,守护全区人民群众平安度过台风之夜。得益于多项硬核科技在江海区的发展,“龙吸水”、智慧大屏、“数字水利平台”、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等大显身手,助力江海区智慧应对台风。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李雨溪 陈婵 何榕

    通讯员/高慕贞 高园 陈敏 杨漫 陈伟杰

    “守夜人”暖心守护

    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9月1日18时,全区上下紧绷“一根弦”。台风“苏拉”来势汹汹,还未过境已风雨交加。根据预测路径,台风将对江门市区造成重大影响。此时,江海全区上下已绷紧安全弦,区领导迅速连线调度各街道,现场协调解决紧急情况。

    平急转换,迅速响应。江海区各部门、各街道,60多个村(社区)190个智慧网格的近4000名党员干部、网格员“火速”集结、严阵以待。

    区委宣传部利用媒体矩阵向全区居民持续推送台风信息,提醒居民、车辆尽快回到室内避风,非必要不外出。区应急管理局统筹调度应急值守队伍,全力做好“苏拉”应对工作。

    20时,紧张的巡查仍在继续。江翠社区第一书记甄永超已多次返回地质灾害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回头看,担心暴雨带来积水,漫延到附近的电房。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魏定华带队在江海区几个工业园区夜查时发现,一处简易厂房里仍旧灯火通明,他与队员们一边劝导企业及时停工,保障人员安全,一边想企业所急、办企业所需,帮助企业减轻台风影响。为确保企业及时停工停产,队员们每隔几小时就与企业负责人联系,时刻掌握安全情况,上半夜电话、下半夜视频,成了线上“守夜人”。

    “江南路14号的居民转移后,还是不放心,我们进行了多次回访,心里的石头才终于落下。”22时43分,江翠社区工作人员区美玲在工作群上报回访信息后,又继续收集其他同事的回访消息。

    这样的劝说、转移、再回访从9月1日上午就开始了。由街道各网格网格长带队,严格落实临灾转移措施,对隐患点附近居住群众进行转移的同时,对辖区独居老人、伤残人士等弱势群体还进行了逐一走访,协助其关好门窗、搬好花盆等,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有关群众食品、饮用水充足。

    从9月1日21时至次日早上6点,区城管局、市政维修处全员在岗,实时在线监控城市积水隐患点位。值班人员与外海街道麻二村村干部合力对麻二42号地等易积水区进行应急预排水,应急措施前置,提前消除风险隐患。

    2日清晨7时,守护接力又开始了。江海交警大队接到群众求助,因肾透析该名群众需要前往江门市中心医院,由于台风影响,外海大桥实施临时管制,无法前往。江海交警大队大队长邝超雄正在外海大桥卡点开展防台风工作,接报后,他前往外海大桥接上患者,开警车护送其前往江门市中心医院,完成守护接力。

    路面上,环卫工人、网格员清理清扫道路积水、清理倒伏树木、疏通管道……江海区按下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恢复键”。

    硬核科技加持

    助力智慧应对台风

    台风“苏拉”牵动着全省人民的心。作为国家高新区,江海区坐拥“两中心一基地”和江门市安全应急产业园。在应对台风“苏拉”的过程中,江海区依托社会治理智慧平台,启用“龙吸水”等防汛神器,完善人防、物防、技防设施,发挥硬核科技的力量,助力智慧应对台风,护航人民安全。

    据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江海区目前形成了区、街、村(社区)三级联动应急处置调度,“就近支援、专业应对、多点调配”的联动格局,联动区域内应急抢险志愿队伍。在台风“苏拉”面前,江海区整装待发,按响应级别听令而行。

    在江海区智慧城管指挥中心,智慧大屏上可实时查看全区1100多个点位的积水、道路情况,全天候监测城市道路情况。区城管局全员24小时在岗,实时在线监控城市积水点隐患点位,随时根据天气及市政设施情况开展应急抢险工作。

    随着“两中心一基地”建设推进,网格化工作铺开,江海区各街道也在智慧化治理工作中不断创新探索。作为全市试点,外海街道打造出“一网统管”的扁平化智慧治理指挥体系,在防风防汛中加以应用。

    全街道856个监测点精准监测道路实时情况。台风防御过程中,群众吹哨、部门报到,网格员如一线哨兵,把群众的大小事摸清楚,通过智慧网格随时进行事件上报,快速对接,回应群众各类诉求。

    排水神器“龙吸水”是2020年起在江海区上岗的移动式抽水泵,每小时可以排水500立方米,对“苏拉”进行专业应对。

    9月1日凌晨,区市政维修中心就出动了这种移动式抽水泵,在麻二村42号地块开展应急预排水,提前减轻风险隐患。

    现场,抢险人员可将排水设备驶向积水区进行移动式操作,粗壮的“水龙”便顺着排水管飞出,如同“龙吸水”一般迅速抽走积水。除了设备加持,此前江海区还多次就各类险情开展应急实战演练,提升应对能力。

    在本次防御台风“苏拉”工作中,区农水局运用“数字水利平台”,实时监控区内水闸、电排站的运行情况,并建立台风防汛水位报送群,协同区城管局、市政维修中心等部门进行联调联控,确保不发生城市内涝。

    区农水局工作人员刘文强介绍,该平台从今年6月开始试用,依托江海区“两中心一基地”的技术支持,可以看到全省其他城市的降雨和河流情况,大大加强了预排和强排的研判。“目前,该平台还在不断完善系统,前段时间还加入避险场所的查阅功能,未来还将接入更多应急功能,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更加智慧化和便利化。”刘文强说。

    一直以来,江海区高度重视应急物资储备,将其作为“五维一体”安全应急产业的重要一维推进,高标准建设储备中心。

    目前,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已正式投入使用,共储备160多个种类、逾140万件应急物资,与相关企业协议储备应急物资80多万件,逐步完善其“储备、调度、交易、展示”四大功能。据了解,大湾区应急物资储备中心计划采取利用“1+1+N”模式[即1个核心调度中心设在江海,1个必要的仓库设在合适的县(市、区),N个小仓库分布在各相关企业],联动各县(市、区)建设应急物资保障基地,打破物资储备的空间壁垒。

    在本次对台风“苏拉”的应对中,江海区小试牛刀,从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统一调动500张凉席、300床四季毯到外海街道各应急避难场所,解决了群众的物资需求。江海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他们将借助侨乡特色,将中心谋划打造成为“一带一路”救援与物资保障的桥头堡。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