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侨情
上一版3  4下一版  
厚植家国情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2023 年 9 月 1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厚植家国情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逾6600名港澳台侨青少年走进侨乡江门开展暑期研学交流活动
同学们在侨博馆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在梁启超故居纪念馆,同学们深刻理解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的含义。
同学们走近东艺宫灯,了解侨乡文化。
青少年在江门双碳实验室见识到了中国现代科技实力。 张浩洋 摄

    从加强与港澳台青少年文体教育交流,到助力海外华裔青少年回乡寻根,从举办华侨子女公益夏令营,到启动暨南大学港澳台侨新生江门研学活动……刚刚过去的这个暑期,我市精心组织、广泛开展港澳台侨青少年江门行系列活动,据不完全统计,6月至9月初,共有70批次逾6600名港澳台侨青少年前来江门寻根、实习、研学、联谊,批次和规模均创历年暑期之最。

    “原来‘唔使问阿贵’是出自良溪古村啊。”“我在参观梁启超故居纪念馆时了解到,‘中华民族’这个概念首先是由梁启超先生提出的,由此更加坚信两岸同胞在不断的交流和互动下,彼此将更加融合在一起。”“我是一名来自美洲的智利华侨,希望自己能充当好中国与美洲尤其是与智利文化交流的桥梁。”“我们年轻一代要做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讲好中国故事、湾区故事……”

    “行有所向”“学有所得”“研有所悟”。在此期间,广大青少年边游边学、边学边研,充分领略侨都人文历史韵味,体验侨都绿美生态之和谐,感受侨都奋发向上之活力,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祖国和家乡,厚植了家国情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他们纷纷表示大开眼界、获益匪浅,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到自豪,为国家繁荣富强感到振奋,将努力学习、增强本领,为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才智。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张茂盛

    发挥侨乡优势,促进交往交流交融

    精心策划多条精品线路

    港澳青少年是“一国两制”事业的接班人,背靠祖国,正是港澳青少年展示才华、实现抱负、赢得未来的最大机遇所在。

    7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给香港培侨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的回信中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广大香港同胞素有爱国爱港光荣传统,这是“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希望你们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深刻认识世界发展大势,深入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厚植家国情怀,锤炼过硬本领,早日成长为可堪大任的栋梁之才,为建设美好香港、实现民族复兴积极贡献力量。

    江门素有“中国著名侨乡”的美誉,530多万名江门籍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遍布世界145个国家和地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被赋予打造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的使命,是海外华侨华人观察广东乃至中国的重要窗口。

    做好港澳台侨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工作,江门有扎实的基础条件,更有厚重的责任担当。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陈岸明对此高度重视,关心并谋划推动相关工作,强调要深入推进“港澳融合”“侨都赋能”工程,充分发挥侨都人文底蕴深厚、发展活力强劲、绿美生态和谐、科教资源丰富等特点优势,通过开展暑期江门行等活动,促进与港澳台侨青少年的广泛交往、全面交流以及深度交融,并要求以此为新起点,着力将江门打造成为港澳台侨青少年暑期研学交流的首选地、热门地。

    全市上下积极行动,主动加强与港澳等地相关机构、社团及内地侨校的对接,开发出以华侨文化、非遗文化、科普教育、科技创新、工业智造、乡村振兴、红色传承、社会治理等为主题的多条精品线路,并广泛组织开展各类交流活动,最终促成了港澳台侨青少年“涌入”江门、体验侨都的暑期盛景。其中,9月6日至15日,为深化“侨都+侨校”合作而举行的暨南大学江门研学活动,涵盖了该校2023级所有港澳台侨新生一共2600多人,将江门研学热推向了高潮,也为这个暑期的江门行系列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

    在江门,学生们满怀好奇地发现、感受、点赞和传播江门的文化之美、发展之美、自然之美、和谐之美,纷纷表示大开眼界、获益匪浅,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到自豪,为国家繁荣富强感到振奋,将努力学习、增强本领,为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才智。

    走访名胜古迹聆听侨乡名人故事

    以侨乡文化浸润厚植家国情怀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6月2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江门侨乡文化是岭南文化在近现代的传承发展,也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蕴含了江门华侨先辈先行先试、勇于开拓的精神,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的品格,拼搏进取、勇立潮头的魄力,情牵桑梓、心系祖国的情怀。

    为此,我市充分依托华侨文化、非遗文化、乡村振兴、红色传承等主题线路,安排港澳台侨青少年走进世遗地、古村落、博物馆、名人故居等场所,以侨乡文化的浸润,厚植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其中,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以下简称“侨博馆”)和梁启超故居是最热门的参观研学点。以这两个点为代表,港澳台侨青少年纷纷表示开阔了视野、受到了教育、增强了爱国精神,涵养民族精神。

    今年1月建成对外开放的侨博馆,是江门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和打造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的重要载体,该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根”“魂”“梦”重要论述为统领,进一步提升展陈政治站位和格局格调,全方位展示了华侨华人的重要贡献及爱国爱乡精神。

    “在侨博馆看到了侨胞们的民族大义,我感到心潮澎湃。”暨大华侨新生单文星说。来自香港的邓轩同学则表示,在这里看到江门侨胞不仅参与了美国太平洋铁路的建设,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这些是自己以前不曾知晓的,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学习他们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全部力量的精神。

    香港江门五邑侨联联谊总会组织的“传承‘侨’文化 侨都新活力 江门游学团”学生说,通过参观体验到华侨的艰辛,他们想到自己作为大湾区的青少年,应该做好学生的本分,努力读书,为国家贡献力量。

    位于新会茶坑村的梁启超故居纪念馆,是梁启超少年时代读书、接受儒家传统教育的地方,一草一木都向同学们“娓娓道来”他充满爱国热情和改革精神的一生,以及巨大的学术成就。同学们在这里深刻理解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的含义,增强了爱国主义精神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黄大仙警区少年警讯学生陈亭君说,参观完梁启超故居后认识到,成功的路上必有阻碍,但再大的挑战也终会被时间和自己慢慢磨去归为平静,希望大家一起努力闯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来自中国澳门的陈曼盈则表示备受鼓舞,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此外,广大港澳台侨青少年还通过走访良溪古村、陈白沙纪念馆、崖门古战场等名胜古迹,了解侨乡深厚的历史底蕴,通过参观自力村、海口埠等建筑风情,见识到了“开平碉楼与村落”“侨批档案”等世遗名片的风采,通过学习汉语、书法,制作茅龙笔、葵扇、东艺宫灯等,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之美,通过聆听中国航空之父冯如、中国侨办民营铁路之父陈宜禧、爱国侨领司徒美堂、革命烈士周文雍等侨乡名人的故事,体悟他们身上浓浓的家国情怀和自立自强等精神。

    展示大湾区机遇和现代化发展活力

    激发投身伟大祖国建设的豪情

    港澳融合创新貌,侨都赋能开新局。当前的江门,正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奋力再造一个现代化新江门,致力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侨乡大地机遇无限、潜力无限,前进的动能十足、活力十足,展现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壮丽图景。

    为此,我市充分依托科技创新、科普教育、工业智造、社会治理等主题线路,精心安排港澳台侨青少年学生走进重大科创平台、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司法仲裁机构等地,让他们了解我市在科技、产业、法治、民生等领域的丰硕成果,进而了解祖国的飞速发展,触摸粤港澳大湾区的激越脉搏,鼓励他们增强信心、努力学习、把握机遇,在未来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投身伟大祖国建设的征程中追逐青春梦想。

    我市与香港科技大学共建的江门双碳实验室,在全省率先构建“1+10+3”政产学研用融通发展新模式,将努力实现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突破及成果转化,为制造业企业节能减碳提供有力支撑,目前已获批筹建省实验室,成为香港与江门合作代表性、标志性成果。

    “我在江门双碳实验室深刻地理解到科教兴国的意义,感受到祖国创新的魅力。”来自中国香港的黄宝贤同学说。

    研学过程中的某些点位,既有古老的艺术博物馆,也有现代化的高科技公司,这不禁让部分同学产生了时空穿越的感慨。华侨学生孙建凯说,伍炳亮黄花梨艺术博物馆反映出中国匠人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对美的追求,而广东绿岛风空气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则让他们见识到了中国的现代科技实力,“从古代的艺术到现代的科技,从古老的文化到现代的发展,我们作为新时代侨校青年应该要学会珍惜前辈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和精神,更要学会努力跟上时代,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除此之外,港澳台侨青少年还通过走进江门中微子实验室、台山核电厂等世界科技前沿项目,见识了大国重器的奇幻,增强了对祖国科技自立自强的自豪感荣誉感;通过参观李锦记新会生产基地、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海目星激光工业园、广东富华重工制造有限公司、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等企业的现代化车间,目睹了工作人员致力于推动精密制造、智能制造而激情付出的场景,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知识,将来为科技强国、创新发展多作贡献;通过走访“两中心一基地”(国家政法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江门市域社会治理孵化中心、江门市市域社会智慧治理技术创新中心、江门市市域社会智慧治理应用示范基地)、江门市安全应急产业园、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等,他们表示看到了中国之治的独特优势。

    “我觉得江门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大湾区是充满活力的热土,特别适合港澳青年前来研学交流,创新创业。”来自香港的暨南大学大一新生冯宛贻说。

    声音

    本次活动充分发挥了暨南大学和江门共有的侨特色“金字招牌”作用,双方联手为港澳台侨学生搭建了认识祖国、了解祖国的研学平台,让学生们在入学之初就能通过江门这个城市窗口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研学途中所见所闻,让学生们感受侨胞爱国爱乡的精神以及改革开放后祖国发展的巨大成就,在他们心中根植侨乡文化,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相信这有助于驱动他们积极参与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暨南大学港澳台侨学生培养办公室主任李玉平

    本次香港青少年通过在江门的参观研学活动,沉浸式感受大湾区建设、侨都江门建设发展成就,融入大湾区生活,深刻感受到江门市未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香港江门五邑侨联联谊总会、香港江门五邑同乡联谊总会理事长伍伟图

    这次研学之行,让我深切体会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中华儿女的团结一心。当今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希望所有海内外中华儿女都能具备这种品格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复兴而继续奋斗与拼搏。

    ——来自香港的暨南大学理工学院新生林武锟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