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蓬江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工业重镇迎来“文旅的春天”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2023 年 9 月 1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棠内”开花分外香
工业重镇迎来“文旅的春天”

近年来,棠下镇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探索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更优道路。图为良溪村风貌。 罗霈 摄
陈垣故居已成为江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刘淑君 摄
夜市让良溪古村更有人气。罗霈 摄

    “人间有情,良溪有味,有自己的DNA!”在画家区启森眼里,千年古村良溪如同一个大宝藏,“只来一次是挖不完的”。于是,一家名为“情味馆”的山黄皮体验店,几年前静悄悄地出现在良溪古村,让偶然来此探访的游人们不由眼前一亮:嘿,古村有活气儿了!

    后来,罗氏小厨云吞店开起来了,无核沃柑基地建进来了,罗氏柑普茶“改头换面”重新亮相了,“古韵良溪夏日节”系列活动办起来了……良溪古村呈新韵,它的所在地——作为工业重镇的棠下镇,近年来也一步步迎来“文旅的春天”。

    “棠内”开花分外香。红色村庄发展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五洞牛肉村热度持续回升;不少身怀“生态富矿”的村庄,思维也开始活络起来:弓田村“夕阳晚照飞白鹭”,乐溪村“公坑杉道绿成荫”,北片区“绿水青山鱼虾肥”,借“百千万工程”之良机乘风而起,成为棠下镇、村两级干部持续探索的重要议题。

    为确保“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今年以来,棠下镇发挥工业重镇、滨江新区核心区、经济发展主战场的优势,全面实施中心镇功能提升工程。其中,在文旅产业方面,更是强力推进,不断探索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更优道路。

    策划:谢敏 邓少军

    统筹:王亚方 邓少军

    记者:邓少军 罗霈

    胡晴晴 刘淑君 任佳燕

    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在三堡村,一株历经沧桑的古榕树旁,矗立着一块革命烈士纪念碑。细看碑文,上面记载着梁礼康、梁桥丁、梁惠容、梁健文、梁海棠5名烈士英勇抗敌的革命事迹;1958年,周恩来总理乘电船沿西江逆流而上在周郡码头下船,并到周郡农业合作社视察;我国当代著名的史学家、教育家陈垣在棠下镇石头村坑塘村虎山脚下的陈宁远堂出生……

    一桩桩革命事迹,在这个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的小镇上谱写出一首首“红色歌曲”。近年来,棠下镇陈垣故居、三堡村革命烈士纪念碑、周郡码头纪念公园等红色资源成为各地党组织的生动“课堂”,众多游客来此追寻伟人当年成长的足迹,聆听红色故事,汲取奋进力量。

    红色基因是棠下的一笔珍贵财富。2021年,棠下镇充分发挥各点“红色价值”,进一步加大红色文化的挖掘和开发,与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串珠成链打造“故里寻根”“红色棠下”旅游线路,着力将其打造成红色旅游的发展热土。

    “去年以来,不少企业团建、中小学生红色教育活动都安排在陈垣故居。”石头村村民淑欣介绍,红色旅游直接带动了石头村、三堡村等的人气,也为乡村振兴赋能加速。

    为了美化三堡纪念碑周边环境,结合人居环境整治,棠下镇在该村铺设了水泥路,并将池塘边的污水渠改造成景观型绿色跑道,形成居民区、小广场和池塘的美丽三堡面貌;依托陈垣故居,石头村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有些村民在景区周边开起小卖部,做起农家餐饮,顺带拉动了当地农副产品的消费和销售。

    “如今,三堡村与周边村的道路联通了,村民生活更方便了,周围环境变好了,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打卡。”三堡村工作人员冯杰升表示,目前,位于棠下的周郡小学周恩来纪念馆、周郡码头纪念公园和陈垣故居等已成为江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外,石头村被列入江门市乡村旅游示范村名单,并于今年4月起,对陈垣故居及周边环境开展整治工程。

    红色文化提升了棠下乡村的“颜值”与“气质”,也是推动棠下文旅产业发展的一把“金钥匙”。目前,棠下正以红色文化为动能,发展好红色文化,讲好棠下故事,推动红色文化传承,做活红色旅游,以“红色文化+”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迈上新的台阶。

    “乡村休闲游”热起来了

    傍晚时分,弓田村成百上千只白鹭归巢;良溪村精彩的夜市活动即将开始;随着饭点到来,越来越多游客前来五洞村品尝美食……近年来,棠下镇充分整合人文、特色美食、自然生态资源等优势,促进旅游与文化、农业、研学等融合,全方位向社会大众宣传棠下镇的产业、人文、饮食等文化,打造棠下特色小城镇名片,让“乡村休闲游”成为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五洞村,近年来涌现出20多家大大小小的牛餐馆,“逆袭”成为“网红村”,带动村集体年收入突破300万元。

    “自从‘牛肉村’这个外号火起来,我们村的旅游就发展起来了。”据五洞村餐饮从业者联谊会会长、大众牛餐馆负责人冯凯辉介绍,不少游客在村里吃完牛肉后,会顺便在周边游玩。“有采摘水果,也有购买农特产品,直接带动了村民的就业。”冯凯辉说。

    乡村旅游的火热,让村民吃上了“旅游饭”,也让一批有想法的创业人干出一番天地。

    2019年,区启森出于对良溪的热爱,在当地租了一间已有120多年历史的小屋,用作自己的画作工作室,而今,这个名为“情味馆”的工作室已经发展成为山黄皮体验馆。今年,在朋友的鼓励下,他还租用了1.3万平方米农田开展研学活动,短短3个月便吸引了上百名学生前来体验农耕文化,认识良溪独特的文化魅力。

    “良溪这个古村落交通便利,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且有罗氏柑普茶、山黄皮等特色农产品,这些都是良溪文旅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在区启森看来,良溪村就像是自己的“第二个家乡”,不仅是他,他还希望更多有想法的年轻人来这里创业,共同为良溪发展献力。

    如何挖掘北片区“生态富矿”?

    不同于棠下镇石头村、良溪村、三堡村等地的热闹场景。天乡、河山等位于棠下镇北片区的村则有点冷清。

    通过深入走访,记者发现,在棠下29个村(社区)中,北片区的发展,仿佛被困在一片“原汁原味”的生态林里。

    “村子自身没有造血功能,真是举步维艰。”河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黎沃润坦言。

    “虽然我们村土地面积在棠下最大,但是没有发展的指标,相当于抱着‘金山银山’却过着穷日子。”天乡村党总支书记谭文湛说。

    今年,凭借“百千万工程”发展契机,棠下镇北片区这些村能否找到出路,迎来新发展?

    记者与村干部探讨,位于北片区的村子或可用好“生态富矿”,结合棠下的独特鱼塘风景,打造鱼塘体验游。

    “我们村目前的主要经济来源是鱼塘发包,但是价格一直上不去。接下来,我们希望在政府部门支持下,把机耕路弄好。再结合靠近江顺大桥的优势,通过鱼塘的升级改造,吸引周边的市民前来体验鱼塘垂钓,提升村民收入。”谭文湛说。

    黎沃润也有自己的想法:用好河山夜宵档,可争取规划管理权,让夜市继续发展。做好绿道管理,顺应市场,让周边发展起来,形成棠下新的“网红点”。

    部门声音

    市文广旅体局产业发展科科长陈丽: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度假后花园

    棠下镇拥有优越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年即将开通的深中通道,棠下镇可凭借当地的优势资源、文化资源,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度假、微度假的后花园。

    比如,良溪村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是一个值得挖掘和打造的文旅服务点,目前,我们对照国家3A级景区的标准,加强开展业务指导工作,完善硬件配套服务,如指导游客服务中心、标识系统、停车场、旅游厕所等硬件建设和升级;美食也是棠下镇的一大亮点,五洞牛肉远近闻名,已经成为江门独特的网红美食品牌,我们建议通过规范行业管理,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继续擦亮“五洞牛肉”品牌;对于棠下镇北片区的文旅产业发展,我们建议紧密结合该镇未来的发展规划,可参考五洞村的发展模式,从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旅游服务方面出发,通过有资质的规划公司,对该片区进行全盘布局规划。

    实际上,近年来,江门在人气引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结合影视剧《狂飙》的热播,打造了7条涵盖相关内容的旅游路线;结合“第三届江门艺术季暨‘乐不思暑江门游’活动”,推出了5条精品旅游线路,不断地优化升级旅游产品。下一步,首要的是练好内功,在服务品质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文旅资源水平、景区品质,进一步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让游客在江门有更好的旅游体验,进一步促进和拉动江门文旅消费市场。

    一线特写

    良溪古村“潮”起来

    一边是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巷道、老牌坊;另一边是以美食、活动、表演串联起的现代热闹“集市”……这个夏天,良溪这条古村“潮”起来后,全村人气明显提升,焕发出了发展的新活力。

    近日,良溪村成功举办“古韵良溪夏日节”系列活动,推出了“美食集市+良溪农墟”新形式。两期活动共吸引了近2万人次参与,给予游客丰富特别的乡村体验。在这背后,不仅是良溪村上下一心精细部署、谋划发展的决心,更是上级单位及部门合力推动、各尽其力的结果。

    “当你走进良溪的这些老房子,就能发现每座房子里的砖雕、灰雕、木雕图案都各有特色,各有含义。”区启森感叹,在良溪“驻扎”的日子里,自己已被深深吸引。

    近年来,借力乡村振兴,良溪村村容村貌、生态环境大为改善。良溪牌坊、青云路、罗氏大宗祠……一个个深涵韵味的元素,让良溪迎来新机遇。

    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2022年,良溪村成立了江门侨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着力整合村内美食、种植业等相关企业,大力发展文旅产业。

    为提升良溪村知名度,今年7月,良溪村还强化品牌建设,创建微信公众号“古韵良溪”,在2个月内吸引了3万多次的阅读量。“现在慕名来良溪玩的游客比以前多了一倍,我们这里越来越出名啦。”良溪村村民李超燕说。

    “接下来,我们还策划了文化采风、田园采摘、游学体验等相关活动,希望以此激活良溪文旅融合动力之源,不断将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驻棠下镇良溪村选调生卢佳佳充满了期待。

    走村札记

    为高大上的文化找到

    接地气的打开方式

    在一次次的走村串巷中,记者感受到,在这条探索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上,市、区、镇三级一直着力提升棠下镇文化价值内涵,希望以此形成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更优解”。

    而作为市场方,不少旅游公司、活动策划公司也瞄准了棠下镇的独特资源,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游玩打卡,认识棠下。

    然而,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进程中的一大难题在于,市场的选择并不一定与政府的方向一致。久而久之,文旅产业发展容易变成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分离发展,形成文旅融合形式化、浅层化的发展困境。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那么,棠下镇该如何用好自己的“文化富矿”,为高大上的文化找到接地气的打开方式?

    正本溯源,不妨“吐故纳新”。比如,可考虑利用新技术培育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的能力,加强5G、超高清、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运用,打造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文旅融合业态产品;发挥文旅融合的拉动、渗透、催化功能,深化文旅与一二三产跨界融合发展;以“文旅+”为核心,促进文化旅游与工业、农业、体育、教育、科技、金融等产业跨界融合,推动网红经济、夜间经济、创意经济、体验经济等新模式落地发展,实现更大范围和更广领域的文旅产业链整合、价值链提升。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