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蔡昭璐 赵柳克
近2年,江门市120急救指挥中心(以下简称“江门120”)接到与学校有关的呼救来电约380通,其中晕倒的有17通。每一通电话的背后,都是一条鲜活的生命。
此前,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联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学校应急救护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高度重视学校应急救护工作。江门120自成立以来便积极走进学校开展培训,使“应急救护”成为每个学生的“必备技能”,让其能够在意外发生时及时有效实行自救、互救,为挽救生命争取时间。
经过2年时间,应急救护培训已在校园生根发芽,学生的急救意识和技能得到加强。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呼吸治疗技术专业大二学生黎静说:“如果突然有人昏倒,我会运用学到的知识对他进行施救,但我希望这种情况不要发生。”
抢抓“黄金四分钟”
生命,既顽强又脆弱。近年来,学生猝死事件频发,警钟一遍遍敲响。江门120表示,学生死亡事件一旦发生,对家庭、学校和社会都会造成破坏性的影响。目前,心脏骤停是学生猝死的主要原因,约占所有病例的75%。
猝死虽然可怕,但我们仍有机会一搏!心脏骤停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在心脏骤停4分钟内,如果能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术且配合使用AED除颤,能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江门120急救业务科负责人唐志均说,医学研究表明,除颤每延迟一分钟,生存率下降7%—10%。在心脏骤停发生1分钟内进行电除颤,患者存活率可达90%。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城区120院前急救平均响应时间约为15分钟,很难赶上“黄金四分钟”。因此,在救护车到达之前,如果身边的人懂急救并能及时施救,就能够抓住生命的“黄金四分钟”,减少悲剧发生。这也是江门120积极走进学校开展急救培训的主要原因。
急救知识进校园
“进行胸外按压时,十指相扣,手臂需绷直,垂直往下按压……”5月31日,江门120走进江门市第一中学,为学生科普心源性猝死的知识、心肺复苏的操作、AED的使用方法。培训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以前都是听,今天上手操作后,学到不少知识”,“通过培训学习,今后我更有信心出手去帮助别人”。
近两年,江门120组织培训老师走进我市多所学校,开展以“守护校园,救在身边”为主题的公益应急救护知识培训。
2021—2023年,江门120连续三年走进五邑大学,为入学新生进行“成人徒手心肺复苏术及AED使用”实操培训,强化其安全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今年上半年,江门120前往台山新宁小学和大江镇小学开展“应急救护进校园”活动,200余名师生参与。现场,培训老师将理论讲述与实际演示相结合,吸引同学们认真听讲、踊跃参与。
今年5月9日,江门120前往江门市技师学院开展急救培训。实操环节分小组进行,培训老师轮流指导师生演示心肺复苏术。
……
“根据不同的年龄段以及学校的需求,我们会制定不同的培训方式及内容。”唐志均表示,在幼儿园,主要给老师培训,重点讲解烧烫伤、气道异物梗阻等意外的处理方法;对于小学生,重点普及烧烫伤处理、溺水预防、地震灾害的应急避险以及如何正确拨打120急救电话;对于中学生、大学生,教他们自救的同时,还希望他们懂得互救。培训内容包括科普心肺复苏术及AED的使用、气道异物梗阻解除、常见外伤止血包扎等急救知识。
每年暑假,江门120还面向学生开展公益培训班,全面、系统普及急救知识。目前已成功举办了4期,颇受学生欢迎。黎静就参加了培训。她说:“当我知道有免费的培训班时,立马就报名了,确实学有所得。”
互救氛围日渐浓厚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江门120通过开展系列急救培训,已经让超1.3万名师生受益,该活动让学生、老师掌握了应急救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并强化了学校的安全意识。唐志均说:“现在越来越多学校主动邀请我们去培训学生,五邑大学更是把急救知识学习变成了新生军训的‘固定动作’。”
江门市技师学院也积极与江门120沟通联系。“应急救护培训对学生、学校、社会都是一件好事,学校会继续加大应急救护培训。”该校闻老师表示,希望同学们能扮演急救知识的传播者,带动更多人一起学急救知识。
“一项小技能,能让人获益终身。”这是黎静学完急救知识的感悟,她说,“懂得急救知识不仅能救自已还能救他人。如果以后碰到突发情况,我一定会主动施以援手”。
校园应急救护培训,一直在路上。唐志均表示,江门120将继续加强与学校的联系,主动走进校园,普及急救知识;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推动学校AED的配置,为学生健康安全添保障;加大对急救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和技能,筑起守护生命的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