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开平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加强理论武装 聚力奋进新征程
力促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
抢抓发展机遇 高标准建设新侨乡
从教师到子弟兵 他“转身”从军报国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9 月 2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平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
抢抓发展机遇 高标准建设新侨乡

开平市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事业新跨越,先后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等称号。图为塘口镇强亚村委会祖宅村。
开平市初步形成“1+N”的县、镇两级行政区品牌矩阵,目前县、镇两级行政区品牌产品销售额超过4000万元。

    9月11日,开平市入选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这是广东乡村振兴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之一。开平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提出,以“走在前列”总目标统领开平各项工作,努力争创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和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示范县,再造一个现代化新开平。

    根据计划,到2025年提质基础期,开平市将完成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工作;到2027年示范带动期,复制推广成功经验;到2035年远景展望期,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中长期目标。这一目标明确而具有挑战性,彰显了开平市委推动乡村振兴的决心和信心。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敖转优 通讯员 李帅

    争当示范

    开平有底气

    近年来,开平市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事业新跨越,先后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等称号。2021年,开平市委荣获广东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称号;2022年,开平市代表江门市参加省第三届“乡村振兴大擂台”,荣获“九强奖”“产业振兴类单项奖”。

    聚焦品牌建设。累计打造“三品一标一品牌”55个,拥有“马冈肉鹅”“大沙茶”2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产品和“大沙天露茶”“潭碧冬瓜”2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初步形成“1+N”的县、镇两级行政区品牌矩阵,目前县、镇两级行政区品牌产品销售额超过4000万元。

    聚焦华侨文化。开平市充分发挥“侨”文化优势,深入推进“侨都赋能”工程,积极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连续9年被评为广东旅游综合竞争力十强县(市),连续3年被评为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市,创建江门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入选第二批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高标准承办中国(江门)侨乡华人嘉年华活动。以赤坎华侨古镇为核心建设“世遗风韵”乡村振兴示范带,打造广东乃至全国有重大影响力的文旅新地标、全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重点项目和典型范例、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新载体。

    聚焦农业增效。重点发展丝苗米、马冈鹅、禽蛋、茶叶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创建家禽、茶叶、丝苗米3个省级农业产业园,2个镇被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4个镇被认定为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累计培育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14家、江门市级33家,国家级农民专业示范社3家、省级10家、江门市级12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7家、江门市级31家。

    聚焦农村增美。“两山”基地建设经验做法入选全国实践典范案例,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全市81%村庄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开平市被评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和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深入实施绿美开平生态建设七大工程,做深做实林长制工作,孔雀湖成为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新建3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实现示范带乡镇全覆盖。

    聚焦乡村善治。深入推进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县建设,建成一批红色村、世遗村、生态村、华侨村、优品村五种乡村治理示范标杆,累计创建3个省级乡村治理示范镇、23个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和2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8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全域推广农村承包地“两预两委托”连片流转模式,所有行政村经营性收入突破10万元。

    聚焦城乡融合。在赤坎镇开展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简化审批程序,主动下放部分项目立项权限;在塘口镇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全面释放乡村振兴发展活力。与省农科院签订关于实施“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科技支撑框架协议。吸引港澳青年人才和开平籍青年人才返乡创业就业,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9家、博士工作站10家。

    争创示范

    开平有行动

    成功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开平市将以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先行样板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新典范、新时代华侨华人经济文化合作示范区四大战略定位为引领,积极谋求发展新路径,按照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和实现“活力侨乡”“人文侨乡”“绿美侨乡”“英才侨乡”“和谐侨乡”五个侨乡高标准开展建设。

    其中,在城乡融合发展,构建城乡协同县域格局方面,开平市将统筹提升城乡空间格局,构建“1441”发展格局,包括1条产城景融合示范廊、4个特色发展示范区、4条乡村振兴示范带、1批重点发展示范镇;构建县镇村动力体系,优先提升县城带动能级、提升镇域综合发展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到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5亿元的镇(街)达3个、超亿元的镇(街)达6个,其余镇(街)均超过千万元。

    在强化产业支撑,点燃“活力侨乡”发展引擎方面,加快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大力推行预制菜产业发展,建设湾区中央厨房,到2025年,力争建成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增2个省级以上农业特色专业镇,力争打造1个以上超十亿元产值的产业联合体;持续推动“开平优品”县级行政区品牌建设,到2025年,由行政区品牌建设带动增加一批“升规入统”企业,县、镇两级行政区品牌产品营业额实现新突破;凸显“侨”文化特色,实现文旅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培育建设至少3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点)、5个以上红色旅游景区(点)。

    在厚植生态底色,构筑“绿美侨乡”绿色家园方面,打造国家级高标准生态修复实践区,全力争创县级国家森林城市;强化城乡联动全域特色侨乡风貌整治提升,到2025年,100%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和美乡村”建设覆盖率达40%;设立“两山银行”,探索生态价值转换平台,高标推进市域“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

    在丰富精神文明,创建“人文侨乡”文化福地方面,积极创建侨乡品牌IP,谋划创办国际乡愁节;聚力“侨乡”乡愁保护,对周文雍故居、司徒美堂故居、红线女故居等烈士名人故居进行保护和活化利用,对泮村灯会等非遗与非遗传播者、传承人进行政策扶持。

    在加强人才创新,建立“英才侨乡”人才高地方面,实施推进高精尖人才招引计划,重点加强在农业科技、新兴产业、文化旅游等方面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按照“领军人才+创新团队+优质项目”模式,引进和打造一批高端产业科研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建设乡村振兴技术支持型平台,遴选企事业单位中的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和乡土人才组建乡村振兴专家库。

    在构建数治体系,塑造“和谐侨乡”和美社区方面,实施“根须工程”,全面推行村民小组长绩效考核,实现村民小组党组织建设全覆盖,确保2025年实现村民小组长党员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一的目标;创新打造“远洋灯塔”侨胞直通车智慧服务板块,为海外侨胞提供便捷的远程服务;出台提升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与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加的行动方案,到2025年,所有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超过50万元。

    当前,开平市正紧抓时代发展机遇,以四大战略定位为指引,不断探索创新,打造一个充满活力、文化魅力和生态美的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