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侨都·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粮食价格基本平稳 肉类价格总体略涨
用村规民约推行移风易俗
侦破各类刑事案件2600多宗
他背了27年的虚假婚姻包袱甩掉了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2023 年 10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海法院启动诉源治理促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协作机制
他背了27年的虚假婚姻包袱甩掉了

    □江门日报记者/凌雪敏

    通讯员/黄妙姿

    “感谢法院帮我了却了20多年的烦心事!”近日,江海法院法官到案件当事人黄伯家回访,黄伯激动地向法官连连致谢。原来,去年,黄伯被一桩虚假婚姻困扰了27年,疾病缠身的他无法申请特困补助,江海法院帮助其化解虚假婚姻行政诉讼纠纷。在回访中,黄伯表示,解决这一难题后,他顺利申请了特困补助,让生活有了改善。以该案为着力点,江海法院也形成了系列可操作、好推广的经验做法,实现了良好诉源治理效果。

    因“妻子”身份虚假

    特困补助申请受限

    1995年7月,黄伯与李某在开平登记结婚。可好景不长,婚后不久,李某便离家出走,自此杳无音讯。此后黄伯一直没有再婚,也没有办理离婚手续。近年来,随着年纪渐老、疾病缠身,黄伯几乎丧失了正常劳动能力,加上膝下无子,让他的生活难以为继。

    在社区工作人员的指引下,黄伯来到民政部门申请办理特困补助,却被告知还需要提供妻子李某的收入情况来证明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否则将无法申请相关补助。因黄伯迟迟未能收集到李某的信息,民政部门只得以超出时效为由,拒绝了黄伯关于申请办理特困补助的请求。

    李某消失了27年之久,两人的婚姻早已名存实亡,李某人在哪里?黄伯尚不得知。其后,黄伯根据李某证件留存的户籍地信息,来到广西桂平法院提起诉讼,却被法院告知,李某身份不明确,起诉被驳回。此时,黄伯才知道原来李某使用了虚假身份证件进行婚姻登记。

    处处碰壁的黄伯再次把求助的目光投向江海法院。受理此案后,办案团队审查发现,此案已过诉讼时效,且不属于现行法律规定的可撤销婚姻或无效婚姻情形,故民政部门难以直接撤销相关婚姻登记。经研判,办案团队还发现黄伯也难以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获得救济。

    为帮助黄伯解决困境,江海法院行政庭迅速召开专业法官会议共同研究处理方法。大家一致认为,要帮助黄伯寻求切实解决问题的救济渠道,而不是回以一纸形式合法但内容冰冷的判决。

    一份检察建议

    化解行政纠纷

    根据最高法院等四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妥善处理以冒名顶替或弄虚作假的方式办理婚姻登记问题的指导意见》,当婚姻登记存在错误应当撤销时,民政部门可根据司法机关发出的司法建议、检察建议等材料,为符合条件的当事人撤销相关婚姻登记。这一规定为办案团队指明了方向。

    很快,江海法院迅速启动诉源治理促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协作机制,邀请江海检察院、开平检察院、涉案民政部门召开联席工作会议,共同参与到案件纠纷实质性化解工作中来。

    “因为缺少技术设备支撑,当年普遍只能进行形式审查,无法对证件真伪进行辨别。我们当时的程序、手续都是符合规定的,现在很难撤销这个登记。”会上,民政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表达了工作的难处。“当年涉案行政行为的办理程序符合相关法律规定,但现在有了新情况和新证据,我们需要重新作出正确判断,尽快为受困当事人解决实际难题。”江海法院行政庭庭长罗斌一语点破了工作困局。

    在法院的主导下,经四方沟通努力,最终确立了由检察机关向涉案民政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的工作方案。民政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依法对涉案材料进行了重新审查。经严格审查,民政部门认为,黄伯符合撤销婚姻登记的条件,遂为其撤销了涉案婚姻登记,并协助其办理特困补助申请。

    “这起荒唐的婚姻终于结束了!”至此,这起虚假身份信息婚姻登记引发的行政诉讼纠纷得到实质性化解,黄伯也当场申请撤回起诉。结案后,黄伯顺利申请到特困补助,这笔钱用于他的日常生活和疾病治疗,让黄伯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去年以来,江海法院通过个案办理探索解决此类纠纷的新路径,依法办理多起虚假身份信息婚姻登记所引起的行政案件,主动邀请检察机关、行政机关参与案件纠纷化解,形成系列可操作、好推广的经验做法,实现了良好诉源治理效果。

3上一篇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