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我们的节日·重阳节
上一版3  
人生易老天难老
古诗词里话重阳
重阳节忆往昔
还来就菊花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10 月 2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诗词里话重阳

    杨肖坤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那天,在幼儿园和书本上学会了不少古诗词的女儿,跟我念起了王维的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最后一句的‘少一人’,少的是谁呢?”我笑了,顺势而问。“作者自己。”女儿不假思索地笑着回应。重阳,这个始于远古,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形成的传统节日,多少年来一直为文人墨客所青睐,登高、饮酒、怀念,这些习俗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名家的作品中,代代相传。也许很多年龄尚幼,还没参与到登高活动中的孩子,对重阳最早的认识就是通过古诗词,而女儿便是其中一员。

    前人以重阳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很多,且描写的细节、刻画的情感也不尽相同。如开篇所提到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王维独在异乡过重阳,想象故乡兄弟登高、插茱萸等习俗活动,用“唯独缺少自己”的独特“反向”角度,抒发自己对家人的深切思念之情。相比而言,苏轼的《定风波·重阳》则是另一番情绪。“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苏轼同客人带酒登山,长江水倒映着秋天景物的影子,大雁刚刚从这里飞过。在这大好的秋日景色中,苏轼认为人活在世上难遇开心欢笑时刻,趁年轻时应插满菊花玩个痛快回来,更以大醉来酬谢重阳节日之景,朝着高耸入云的山去登高,用不着去怨太阳快落山了。最后,他直言百年人生谁能不死,没有必要像齐景公登牛山触景生情而哭泣。面对无法改变的大自然规律,苏轼不消沉不伤感,展现了其为人所称颂的恬淡达观情怀和心态。同为宋人,李清照则又是另一番姿态。在《醉花阴》中,首句便是“薄雾浓云愁永昼”,一个“愁”字为通篇定调。接着“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表达重阳节又至,丈夫不在身边的李清照独自卧在玉枕纱帐中,而半夜的凉气浸透全身。在经历了东篱边把酒赏菊后,最后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收尾,本来美好的黄花此时成了作者用作参照物的凄凉意象,烘托出一种寂寥的氛围,表达了因思念丈夫而产生的寂寞与孤独。苏轼是北宋文学家,性情旷达乐观,而李清照亲历了北宋到南宋的由盛转衰局面,婉约之情愈加浓郁,再加上当时男女之别,故造就了其词作中对重阳的不同感受。

    在其他重阳题材诗词代表作中,王勃《九日登高》是异乡游子对故园的思念,抚无法南归之心,反问鸿雁又为何还要从北方来;晚年的杜甫于《九日蓝田崔氏庄》中书写自己面对秋色,在与众人欢乐间感叹“明年此会知谁健”,可谓百感交集;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借登高气爽之意展现超然豁达的人生态度,苏轼《定风波·重阳》就是对其的致敬与传承;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展现了其边塞诗人的本色,字里行间思家忧国,在重阳佳节中深深反映出其结束战乱的渴望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超出了个人情感的范畴,打开了新的艺术意境和思想格局;到了毛泽东主席的《采桑子·重阳》就尽是一片豪迈之气,所以才有“战地黄花分外香”“寥廓江天万里霜”的壮阔绚丽之诗境和昂扬振奋之豪情,一扫古人惯于悲秋的衰颓萧瑟之气,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

    正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每个时代的重阳也会在历史洪流中,被人们唤起新的面貌,赋予新的情感。然而,变与不变又是共生共存的,“思念”这个主题,始终是重阳给人最初也最深的感受。它早已流淌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随着历史长河延绵至今,生生不息。因此,每当“九九”之日,我们依然会约上一家老少或三五知己登高同饮,去庆祝彼此欢聚,去笑叹时光飞逝,而此时此地,你我依然安好。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