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新会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积极主动融入区域发展新格局
鼓励用好对外开放平台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助力经济发展
“新会制造”让海外客商赞不绝口
让历史文化“留下来、活起来、用起来”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3 年 10 月 2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会区坚持“三个突出”
让历史文化“留下来、活起来、用起来”

修缮后的梁启超故居。

    千年古邑,充满生机。

    漫步于大新路—仁寿路、新会学宫等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古旧建筑一如往昔,古朴厚重、静静伫立;流连于天马村、霞路村、茶坑村、京梅村、慈溪村等中国传统村落,侨风民情与新业态深度融合,美美与共。

    近年来,新会区致力于保留本地历史文化的丰富层次和重要价值,以城市品质提升等工作为抓手,在城建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取得较好成效。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黄胜 通讯员 杨洁贞

    突出统筹谋划 完善工作机制

    新会古称“冈州”,是南粤历史文化名城。新会区坚持党建引领,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高站位统筹部署,全方位完善管理体系。

    建立底数排查机制。通过加强排查、挂牌、测绘建档等举措摸清历史文化资源底数,推动一批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得到挖掘、认定和保护。近年来,累计完成42处在册历史建筑现状情况排查;成功创建大新路—仁寿路、新会学宫等2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推动会城街道天马村、古井镇霞路村、会城街道茶坑村、崖门镇京梅村、古井镇慈溪村等5个村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完善科学保护机制。成立新会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领导小组,编制《江门市新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江门市新会区新会学宫历史文化街区和大新路—仁寿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2023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同时,强化技术指导,特邀广东省传统建筑专家委员会专家开展专题培训,组建本地行业专家组并多次开展历史建筑专项研讨,提升历史文化科学保护水平。

    构筑长效管理机制。聚焦历史、文化、生态多方资源,统筹制定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工作方案,建立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联席会议制度。结合社区网格,实现历史建筑的日常巡查、维护、除险长效管护,推动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长效机制。

    突出重点区域

    传承文化脉络

    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中,新会找准重点、亮点坚持“景致+文化”互促互融的方向,高品质打造历史文化街区。

    坚持“修旧如旧”,让历史文化“留下来”。重新修复新会学宫棂星门石雕图案、装饰构件、文溪石栏杆等细致构件,精细化修缮新会书院,恢复书院三进祠堂结构、创建碑记、前院原貌水池等特色,最大程度还原新会学宫、新会书院的历史原貌。

    坚持“为民所用”,让历史文化“用起来”。坚持休闲公园建设与文物古迹保护双推进,修缮加固马山公园内的古城墙、山顶钟楼、白沙亭等遗址。利用新会学宫博物馆、玉湖小苑文化展馆、景堂图书馆等文化显著、有一定历史意义的建筑,举办《新会文物图片展》《新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及非遗体验活动等,做到“以用促保”。

    坚持“古今融合”,让历史文化“活起来”。注重历史与现代、文化与宜居需求、商业业态的融合。在中心园林区配套打造垃圾分类展示馆、儿童气象公园、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城市形象展示、历史文化教育、和谐社区构建“三位一体”的窗口。分期推进花园巷、知政路等串联历史文化街区道路两旁的老旧小区改造,做好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三线”整治等工作,补齐历史文化街区基础设施短板的同时,有效活化片区商业业态。

    突出城市特色

    塑造侨韵风貌

    新会最打动人心的,是侨乡风貌。近年来,新会区扎实推进“侨都赋能”工程,用好中国传统村落、侨乡名人故居、祠堂、历史建筑等资源,打造承载乡愁的载体。

    弘扬启超文化,擦亮“启超故里”名片。完成梁启超故居及周边仁堂、大礼堂、旧乡府等6栋历史古旧建筑的修缮,启动茶坑历史文化名村规划编制,全面推动茶坑村申报历史文化名村,不断打响“启超故里”品牌。

    弘扬华侨文化,塑造乡愁文化符号。在枢纽新城、古井天成烧鹅街各改造建设一条有“侨味”、有牌楼的唐人街,打造联结侨胞、触发乡愁的符号,并以此带动区域文旅发展。建设沙堆华侨文化展览馆,结合3D技术打造“根在沙堆VR展馆”,搭建“侨”文化交流数“智”平台,迈出历史文化数字化保护新步伐。

    弘扬乡村文明,打造特色示范片区。找准传统村落文化特色与文旅资源的转化路径,推动16处修缮后的历史建筑及保护性建筑活化为青少年党史教育基地、民宿、展览研学等功能场所。谋划打造“天马—茶坑西江广府文化区”和“霞路—慈溪—京梅宋朝忠义文化区”两大特色示范片区,挖掘都会村、石板沙村、南沙村等20多个各具特色、连片储备的传统村落资源,探索“连点—串线—成片”发展模式。

3上一篇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