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白沙
上一版3  
通津之地
童年的味道
秋日暖阳
浪花卷来《川岛的故事》
《姹紫嫣红》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3 年 10 月 2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津之地

    杨雨

    秋日中午时分,一阵小雨过后,空气清新,草木青翠。带着“为何檐廊上方刻着‘通津’二字”的疑问,我从学苑楼往端明楼走,路过致远楼和至善堂,再沿阶而上,到市委党校的小山顶一探究竟。

    前一个晚上,我和培训班的同学一起散步,他问我:“我去山顶走了一圈,很有曲径通幽之感,就是檐廊上方刻着‘通津’二字不易理解,是个什么意思?”我随口一答:“通津,通往迷津吧,哈哈。”回答之后,又觉得不该这般戏谑,这二字颇有意味。本要当晚就前往探看,奈何通往山顶的路灯稀少,又刚下过雨,于是作罢,抱定了第二天午后上山勘查的决心。

    通往山顶的石阶顺着山势起伏而建,坡度并不陡峭,却因着曲曲折折的走向,具备了一定的长度和弧度。又有灰白石墙在侧,石墙间圆形的、扇形的、菱形的窗孔,很有中国古典园林意境。透过窗孔,可以看到各类岭南草木,郁郁葱葱,一派生机。往上不久,抬头便见到檐廊上的“通津”二字。那是草书写就的匾额字样,因着风吹日晒的洗礼,字体已呈深棕色。驻足凝望,运笔间刻入檐廊的劲道呼之欲出。

    此地的“通津”是什么样的寓意呢?是通往渡口吗?那又是什么样的渡口呢?

    午后的半山格外静谧,偶有几声鸟鸣,立足此处思索这个问题,再合适不过了。于是,我开始搜索与“通津”有关的解释来。百度百科显示:“通津,一是四通八达之津渡,二是喻显要的职位”。宋代诗人王十朋正有《通津》一诗传世,诗中写道:“大江来自蜀,众水共朝东。我欲扁舟去,问津从此通。”表面上是借一叶扁舟打通了通往远方的水路,深层看是找到了自己的归宿,通达了人生的去处。又有研究者发现,广州的诸多道路专以“通津”为名,如寺贝通津、筑南通津、云海通津、荷溪通津、驿巷通津等等,多是街巷小路,颇有历史感和诗意。

    再看江门与通津的关系。明代新会诗人许炯在《江门晚渡》里直接用到“通津”一词,他说:“江南江北是通津,尽日舟横楚水滨。休问斜阳辞击楫,隔江应有未归人。”又有明代诗人李之世在同样以《江门晚渡》为题的诗中写道:“千艘如蚁集江门,却喜江声敌雨喧。”这样的表述,是江门墟集热闹繁荣景象的例证,亦是江门千百年来作为水路交通发达之地的见证,与如今的侨都宣传词“江通四海,门迎天下”遥相呼应。

    跨过“通津”门廊,沿着石阶继续前行,不多时便到了山顶。这里有一段连廊、一个亭子、两块石碑,红砖石铺就的地面虽已陈旧,但整个山顶草木茂盛,绿意盎然,建筑物在草木之间,反而显得古朴典雅。近看,一块石碑上写着“重修端明楼札记”,不足200字,简要记载了市委党校的历史沿革,详细写明了校友捐资重修端明楼的时间、原因和期望,拳拳之心殷殷之情,读来感人肺腑。一旁的亭子如茅庐一般简单,但“忧乐亭”三个字清晰可见,显然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用意。在党校的山顶上,这样的亭名,再恰切不过。

    忧乐亭有一面立着半面墙壁,墙上开了一扇方窗,窗外正好是一丛绿竹。这情景不由得让我想起王阳明“格竹”之事。面对竹子,创立“江门学派”的岭南大儒陈白沙专门写过《对竹》一诗,他吟道:“窗外竹青青,窗间人独坐。究竟竹与人,元来无两个。”竹人一体,物我两忘,“心”“道”合一,正是心学至高境界。

    陈白沙主张“静中养出端倪”,主张“学贵知疑”,所谓“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他给弟子的教益是:先静坐、后读书,多自学、少灌输,勤思考,取精义,重疑问、求真知,诗引教、哲入诗。只有静心,才能知疑,才入迷津,才愿求索,才能解疑,才可通津,先生所言极是。

    从忧乐亭沿阶而下时,正可望见环市街区林林总总的楼宇,有的低矮沧桑,有的高大崭新,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就在其间,时代的发展变化就在其间。忽然觉得,这通津之地,通的是人间正道,通的是思想境界,通的是天下苍生。若是反过来读,这“通津”不正是“津通”吗?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