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4下一版  
“种”出新希望 “苗”准致富路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学习推广“四下基层”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我国人民币跨境收付38.9万亿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杭州亚残运会闭幕
3名运动员在杭州亚残运会收获4金2银2铜
江门参展企业收获颇丰
全省首场!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3 年 10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平市苍城镇新村村发展甘薯种苗示范田项目
“种”出新希望 “苗”准致富路

在甘薯种苗示范田,村民一天能挣150元。

    □文/图 毕松杰

    近期,开平市苍城镇新村村的村民被“请”去为村里新搞的甘薯种苗示范田插苗,一人一天能挣150元。和一般的甘薯种植不同,示范田是靠卖甘薯藤蔓来赚钱,而且价格不低。

    这样颠覆农民认知的项目,是我市全力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背景下,“一线施工队长”提供的规划设计,江门种业长廊提供的技术指导,“乡村振兴CEO”提供的管理培训,强村富民公司投资入股,把村子发展的事,变成了大家都关心的事。

    “种”出新希望,“苗”准致富路。一个甘薯种苗示范田项目,有效串联起政府、企业、乡村三方,为当地乡村产业发展和村集体、村民增收带来新希望,成为江门做强“百千万工程”最小单元的有益探索。

    “一线施工队长”到村里搞“设计”

    李南星是新村村党支部书记,任上已干了18年,是全镇年纪最大的村书记。“村子还没富,人就老了,村集体年收入全镇倒数,到时退休了也不‘光荣’。”李南星悬着心结。

    今年春天,“百千万工程”的春风吹到新村村,苍城镇党委书记余伟权等人,作为“一线施工队长”拿着“施工图”,来到该村进行调研,围绕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搞“设计”。

    “什么是‘百千万工程’?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李南星问。“强村富民的好工程,帮助村子高质量发展。”余伟权等人解释。“我们是水库移民村,整村耕地总共才26.7公顷,不少地还愁着没人租。能干活的也都是些老头、老太太,别说高质量,发展都难。”李南星大倒苦水。

    乡村要发展,关键在产业。新村村的问题在于内生动力不足,集体收入局限于土地发包,收入单一。余伟权表示,“百千万工程”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因地制宜各展所长。新村村要想改变现状,需要充分挖掘自身比较优势,做好“土特产”文章。

    “苍城是江门种业长廊核心区所在地,过硬的种业基础就是我们的产业优势。”余伟权表示,他们综合分析新村村土质状况、水利环境等各项“指标”,发现该村特别适合甘薯种苗生长,搞种业产业或许是条新路子。

    “乡村振兴CEO”发动村民加入项目

    谁来带头种?谁又懂得种?在江门种业长廊,正好有一家江门市级龙头企业——广东省薯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薯源公司”),不仅是种植甘薯的行家,还处在快速发展的上升期,生产基地也不断拓展,需要大量的甘薯种苗,是最合适的“带头人”。

    “我们特意聘请薯源公司总经理裴立勇担任苍城镇‘乡村振兴CEO’,以‘过来人’身份,实地到新村村向村民讲解薯苗品种、技术管理、产业市场、经济效益和种植工艺等内容,发动村民加入项目。”余伟权说。

    裴立勇向记者解释,种甘薯种苗和种甘薯是两码事,后者是田里长出甘薯来卖,前者则是长出甘薯种苗,再卖到别的地里去种,属于种业输出产业,风险系数较低。加上他们提供的甘薯种苗结出商品果后,市场售价能达到每公斤数十元,这样的种苗自然就成了抢手货。

    “把地租出去,再不济一年也有几百上千元的收入,搞甘薯种苗,会不会最后成了亏本买卖?”面对村民的疑虑,李南星组织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到薯源公司实地参观。

    “我们经过测算,平均15到20天就能收割一批甘薯种苗,每亩单次收获过万根,以每年6个月生长期计算,每亩收益能过万元。”裴立勇的一番实地讲解和专业展示,让村民眼见为实,悬着的心逐渐放下。

    长廊农业公司送来“及时雨”

    规模发展甘薯种苗产业的计划,让李南星等人看到了希望。可现实的冷水,又浇在了他们的头上。“我们算账后,发现哪怕不算土地租金,光前期的种苗采购、平地铺膜、水利灌溉等,就得砸好几十万元,村集体根本承受不起这笔支出。”李南星说。

    李南星一筹莫展之际,开平市长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廊农业公司”)为村里送来一场投资“及时雨”。

    “百千万工程”背景下实现强村富民,离不开政府引导,更需市场化运作。苍城在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优势,成立了长廊农业公司,统筹项目、政策、资金等要素合力,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后盾。

    “长廊农业公司的加入,让三方结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共同体。薯源公司负责技术指导和种苗回购,长廊农业公司负责资金保障和项目管理,村集体负责整合土地和提供用工。今年7月,三方达成一致,正式着手推进新村甘薯种苗示范田项目建设。”苍城镇党委副书记谢翠华说。

    其中,薯源公司通过技术输出赚取“专利费”,也有了甘薯种苗标准基地稳定“供货”,为自身进一步发展甘薯产业提供了有力的种业保障;甘薯种苗项目和薯源公司签订保价收购协议,从此有了固定“工资”,产生收益后长廊农业公司和新村集体再分成,村民也有了能在“家门口”就业的“岗位”,乡村产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村民在“家门口”打工挣钱

    看着甘薯种苗能帮村民致富,李南星等人干活特别来劲,村民也特别配合。“我们通过‘两预两委托’土地流转,挨家挨户做工作,几十户的闲置土地不到一个月便全部谈妥。”李南星说。

    紧接着,薯源公司派来技术员常驻指导示范田规划,长廊农业公司送来机械和材料,还请来职业经理人负责示范田前期监工和后续管理,附近村民也上前搭把手,大家一起搞好这块“致富田”。

    10月16日,第一把甘薯种苗顺利在新村种下,标志着甘薯种苗示范田项目正式落地。“从谋划到变成现实,速度难以想象,变化巨大。”李南星说。

    记者在新村甘薯种苗示范田项目看到,大家一只手持着小钢叉,另一只手拎着甘薯种苗,看准间隔距离,熟悉地用钢叉将甘薯种苗根部插到垄上,干一天能挣150元。

    “现在这块田搞起来了,来这里做工有人教,一天能赚一百多元,生活更有盼头了。”许姨擦了擦汗,满意地笑了。

    “项目搞起来后,一方面土地从没人租到如今每亩600元的历史最高价,不少村民都增加了收入。另一方面甘薯种苗10来天就能收割一批,到时候需要大量人工,村民也能赚到不少钱。”李南星说。

    开种不到一周,在数十位村民齐心协力下,新村甘薯种苗示范田基本种满甘薯种苗,蓄力“长”出致富增收的希望。

    “粗略一算,甘薯种苗示范田走上轨道后,一年就能给村集体带来几十万元的增收,我们村一下子就能从落后变先进了。‘百千万工程’带来的变化实在是大,真是一个好工程!”李南星感叹。

    李南星盘算着,等甘薯种苗示范田一点点“变现”,村集体的钱包一点点“变鼓”,他就准备推出新计划——修个漂亮的公园,提升村子的形象。“示范田边上相对破旧,等村里有钱了,我们就结合上级的专项资金,修个漂漂亮亮的公园,大伙干活累了可以就近休息,茶余饭后也多个好去处。村民收入提高了,村里环境也不能掉队,这样生活才能一天比一天好。”李南星满是期待地说。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