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记者 黎禹君
实习生 李艳玉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还真能把事办成!”近日,到江门市政务服务中心办事的张先生,发出这样的感叹。
小小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关涉群众的心头大事。如何从便民利民的角度去想问题、做工作,检验着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初心,检验着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在总结“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经验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为企业、群众办实事的服务下沉到各镇(街)公共服务中心、村(社区)公共服务站,畅通企业、群众反映“办事难”的渠道,落实“受理—协调—反馈”的全流程管理机制,并加强对反映“一件事”向解决“一类事”的研究,把“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作为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密切党群关系的有力抓手,不断增强企业、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
据统计,“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设立至今,全市累计为企业、群众解决难题300多件,受到一致好评。
提供兜底服务
为群众办成难事、办好实事
近日,蓬江区荷塘镇公共服务中心收到沈女士求助称,因资料填写错误,自己的新生儿预参保登记申请未成功,但人在医院即将临盆无法抽身,担心如不及时办理成功则影响后续缴费。荷塘镇公共服务中心“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考虑到沈女士的特殊情况,为避免其多跑一趟,专员致电协助沈女士在网上重新提交材料,同时和审批部门协商“特事特办”,短短一天就审批通过,真正解决了群众办事难题。
急事、难事、烦心事,问题再难,都不能让群众犯难。据介绍,“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由市政务服务中心牵头负责,统一受理群众“跑多次”“超时办”“办不成”“办得慢”等各类“办不成事”疑难问题,提供兜底服务,并分派相关部门处理,各相关职能部门及配套服务单位负责具体工作处理落实,窗口实行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由窗口人员落实办件全流程跟踪工作,确保部门在规定时限内予以答复,并在答复后回访群众,以确保办件质量,通过开展“一事一策”服务,协调解决群众各类烦心事,切实做到把难事办成、实事办好。
同时,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印发《江门市人民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联动管理制度(试行)》,进一步健全配套完善企业和群众办事难点闭环管理流程,形成快速协调政务服务资源对难点问题分析研究、高效解决的工作机制。这一创新机制,保证群众遇难事“有人管”“能解决”“不白跑”,实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推动政务服务无障碍、更高效、更温情。
优化营商环境
为企业疏通堵点、解决难点
近日,江门市某制罐厂(集体所有制)因遗失公章需要补办。公安部门表示,补办公章需要企业法定代表人现场申请并通过实名认证,但因为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已去世无法办理,需要先变更新的法定代表人。但是变更法人需要用企业公章,导致无法办理。
接到该事项后,蓬江区行政服务中心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沟通,理清事项办理步骤,根据申请人情况制定解决方案。张先生根据方案目前已完成相关手续。“当时我们比较着急,感到有点无助,跟窗口那边反映,说有便民措施,我就尝试了一下。”张先生表示,十分感谢“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如果没有这个窗口,都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办好”。
今年以来,我市牢牢把握“企业服务年”服务主题,集成“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与企业服务专窗服务功能,保障企业诉求快速响应,优化营商环境。
一方面,我市各级行政服务中心为企业开通绿色通道,迅速协调部门为企业做好项目帮办代办;另一方面,面对难以在办事大厅解决的难题,积极引导企业使用江门市中小微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平台进行问题反馈,形成良好的服务闭环。
例如,新会区行政服务中心“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收到广东彩艳股份有限公司反映新建厂房办理不动产证受限的诉求后,迅速联动属地镇政府和新会区自然资源局等单位,通过领导包案,召开专项协调会议,商定协助企业办理不动产证的工作方案,成功为企业解决了厂房不动产证的办理问题,贴心高效的政务服务获得企业由衷点赞。
从以前的“办不成”到“想办成”再到“能办成”,为群众办实事的过程,也是赢得群众信任与支持的过程。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深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实“民呼我为”“接诉即办”机制,用实际行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企业困难诉求,让群众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