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吃菠萝蜜,就是吃它的花被。”
“这种花很有意思,像试管刷一样,所以有的人叫它‘试管花’或者‘试管刷’,它是桃金娘科的串钱柳,也叫‘垂花红千层’。”
……
近日,广东恩平七星坑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七星坑保护区”)推出4期植物科普视频,邀请专家到现场带来专业讲解,吸引不少观众。这是七星坑保护区做好植物科普的又一种新尝试,通过生动的视频吸引群众走进保护区,在大自然中学习更多知识。这是恩平市推动林业生态资源转化、推进广东绿美生态之城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吴健争(署名除外)
“沉浸式”体验大自然魅力 科普视频获点赞
潺潺流水,青青绿植,七星坑保护区制作的植物科普视频获得了不少关注。
视频中,来自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的博士刘金刚与七星坑保护区工作人员陈小芸两位讲解员顺着保护区的科普径边行走边讲解,观赏植物的姿态,了解物种的奥秘,观众从视频中能看到保护区的生态盛景。
“口香糖的原料就来源于这种树。”“有专家说,王维的诗《相思》中‘红豆生南国’里的‘红豆’,指的就是它”……视频中,刘金刚凭借其渊博的知识,将观众带进丰富而又多彩的植物世界。
“如果没听到博士的解说,我们对植物可能只有外观上的认识,看完视频,才发现,即使是普通的植物,也有许多有趣的知识。”市民梁女士告诉记者,孩子看过科普视频后,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大大提升。
通过视频,观众还能听到鸟叫声、水流声等各种大自然的声音。对此,陈小芸介绍说,这是现场录制的背景声,并非后期添加。“当时大约录了一个小时,我们经过剪辑、配字幕,最终把视频制作成4段,每段约8分钟的视频,让大家可以身临其境般体验到保护区的魅力,学习科普知识。”陈小芸说。
据了解,作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七星坑保护区总面积8060.3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3284.2公顷,缓冲区面积1955.0公顷,实验区面积2821.1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原生性的南亚热带常绿季雨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水资源。保护区的科普径上既有山竹等普通的植物,又有桫椤等受保护物种,既有经济性作物,又有生态性物种,通过视频,市民群众既可以了解植物种类的“共性”,又可以看到每一种植物的“个性”。
本次科普视频的制作,是七星坑保护区积极开展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不断提升科普宣教能力建设的体现,也是恩平市林业生态工作的又一次示范,推动全民参与生态建设、物种保护。
建好科普载体
开展特色活动
近年来,七星坑保护区大力推进自然教育专业设施建设。2018年,保护区根据资源优势和特色,在实验区建设了1.5公里科普径并配套了导览牌、主题知识标识牌等自然教育解说系统,以及离子监测站、观景台、凉亭、休憩桌凳、亲水平台等设施。2019年,建设面积约100平方米的自然教育教室。2021年,投入约30万元,升级科普径周边绿化,种植兼具景观效果和科普教育的优良树种,大大提升保护区的自然教育功能。2022年,投入资金50万元实施科普径延伸和科普园建设工程,延伸建设了约1.5公里科普径、1公顷科普园。今年,保护区争取到省生态林业建设资金100万元,对原有科普宣教中心进行改造,目前,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
在此基础上,七星坑保护区积极结合资源优势开展科普教育活动,举办了科普进校园、社区科普、野生动植物保护科普、生物多样性保护宣教、爱鸟周宣传、有毒植物科普等相关自然教育活动。
去年,七星坑保护区联合江门市中国画学会恩平分会等机构的艺术工作者,开展以“关注重点物种保护 推进绿美广东建设”为主题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志愿者活动,把七星坑的美画进“画里”。今年3月,保护区联合恩平市科学技术协会、恩平市创森办等单位,举办野生动植物保护主题宣传活动,对恩平市近50种重点保护物种进行科普宣传;5月,联合恩平市科学技术协会志愿服务队、恩平市创森办、恩平市林学会,在那吉镇黄角小学开展自然教育活动;10月,联合恩平市科学技术协会、恩平市林学会开展常见有毒植物知识科普活动,促进公众对植物的科学认识,避免误食误用有毒植物。
完善基础设施
挖掘科普资源
七星坑保护区被誉为珠三角珍贵的“物种宝库”。目前,保护区记录到野生动物619种,隶属44目175科,其中昆虫377种、野生鱼类41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01种。这里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穿山甲、小灵猫以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豹猫、蟒蛇、黑冠鳽、褐翅鸦鹃、香港瘰螈等34种。
另外,七星坑保护区植物分布呈现种类多、分布广的特点,维管植物就有1053种,比如桫椤、苏铁蕨等11种珍稀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以及乌檀、七叶一枝花两种省级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还发现了陈氏异药花、辐冠苣苔新种等两种植物新种。
保护区科研宣教工作人员根据自然教育径的土壤、水和郁闭度等生态条件,结合部分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环境等因素,对陈氏异药花、辐冠苣苔、棒凤仙花、流苏贝母兰、黄兰等特色植物进行培育栽植,让更多群众能够了解这些稀有物种。
保护区还积极借助媒体力量,促进自然科普宣传走向大众。结合最新科学考察成果和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去年3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采访组到保护区等地采访拍摄自然生态情况,并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春天的中国》栏目,以《树木葱郁 溪水潺潺 原始次生林生机盎然》为题进行专题报道;4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秘境之眼》栏目分别播映了保护区科普教育片《豹猫》和《鼬獾》,取得非常好的宣传教育效果;5月,保护区与媒体合作拍摄《江门森林里的摄影师》,通过对保护区工作人员科研监测、巡护管护、惊奇发现和艰苦环境等相关场景和工作进行拍摄记录,展示保护区的实际工作形式和状态,为公众更加深入了解和支持保护区工作提供良好的展示窗口。为更好发挥科普宣传的作用,保护区借助中央、省、市等各级媒体平台发布相关报道,做好科普宣传,进一步帮助大众了解保护区生态保护工作。
负责保护区科研宣教工作的梁俊杰告诉记者,接下来,将从四个方面做好科普工作。
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建设。针对保护区科普径建设相对落后的情况,将争取更多资金建好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开展科普工作的“硬实力”。
提升工作人员的科普能力水平。通过专项人才培养、外出交流学习、专业培训、网络学习、阅读书籍等途径,不断提升保护区工作人员的科普能力水平。
加大科普工作方面的资金投入。加大科普活动开展、科普宣传布局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提升科普工作质量。
创新丰富科普形式和内容。林业科普是生态文明的生动体现,将创新科普宣传形式,利用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结合保护区森林、野生动植物、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等特色,传播最新最热门的自然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