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名报人之乡江门庆祝中国记者节
敦煌文献展在江门开幕
书写时代风华 展现新闻力量
组织开展联合执法检查超500次
党群同心走好乡村振兴路
带动更多市民群众参与河湖治理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11 月 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写时代风华 展现新闻力量

台山市融媒体中心政务信息部主任陈舒文
江门日报社全媒体采访中心记者黎禹君
江门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民生采访部副主任林筱岚

    记者,是时代的经历者,也是记录者。在我市11月8日举行的庆祝记者节活动中,3位五邑新闻奖优秀新闻工作者回顾职业生涯,讲述了各自亲历、亲见、亲闻、亲为的鲜活故事。让我们一起聆听这些新时代侨乡记者的故事和心声,了解他们如何书写时代风华,展现新闻力量。

    文/蔡昭璐 图/周华东

    江门日报社全媒体采访中心记者黎禹君:

    在青春的江门

    书写青春的华章

    江门日报社全媒体采访中心记者黎禹君已经在新闻一线奋战了6年,在组织党建、宣传文化两条主线上耕耘、历练,目前已3次获得广东新闻奖。

    活动中,黎禹君以《青春江门与青春的我们》为题,分享了她的三点感受——

    青春的我们,依然需要学习思维。近年来,侨乡宣传思想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从“侨批中的党史”到“10张城市名片”,各项创新工作亮点纷呈,“前店后厂”国际传播机制让侨乡声音更响亮。她表示,记者手中的笔也能为城市加分,也能赋予一座城市发展能量。

    青春的我们,依然需要职业精神。黎禹君说,牢记党媒初心使命,在报社领导带动引领下,“江报人”奋战在侨乡新闻事业最前线。她也一次次刷新自己的年度发稿纪录:2021年全年共采写刊发消息稿件600多篇,通讯200多篇,累计超过80万字。她说,面对各种挑战,新闻人的“荣光与梦想”始终是我们的动力源泉。

    青春的我们,依然需要创新突围。黎禹君说,《江门日报》坚持守正创新,积极策划出一系列有思想、有深度、有情感的主题宣传,比如今年,《江门日报》结合梁启超先生诞辰150周年,从“故纸堆”里挖出了“金矿”,推出《“对话”梁任公》系列报道,创新使用跨时空“对话”形式,解读梁启超先生的深邃思想,观照现实、指引当下,为新时代江门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源泉。

    “我们感恩这片岭南文化的沃土,感恩这个新闻传播的富矿。”黎禹君表示,她将坚定践行“四力”,在青春的江门,书写青春的华章。

    江门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民生采访部副主任林筱岚:

    长期扎根一线

    用笔尖记录时代

    成为新闻工作者的第14个年头,江门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民生采访部副主任林筱岚分享了从业感受。她说:“我很庆幸,见证并记录了我们城市每一次华丽转身的精彩瞬间,也为推动社会进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林筱岚至今仍然活跃在新闻采写一线。“记者”这一身份是她最珍贵的“职业标签”。

    作为一名“脚下有泥,心中有光”的民生记者,林筱岚长期扎根一线,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用笔尖记录下很多鲜活而闪光的侨都故事。其中,作为新闻报道栏目《女帮办》创始人之一,林筱岚带领团队为群众排忧解难,发挥了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服务群众、企业、基层的职能。

    在一些重大的主题报道中,林筱岚在出谋划策的同时也积极参与采编。正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挑战,让她不断成长,并能够自豪地说:“我无愧于我的新闻事业!”

    林筱岚还分享了一件让其感触颇深的事。几年前,她在做一个求助采访时,求助人在诉说自己境况时突然落泪,她下意识地握住采访对象的手,这一幕被摄像机记录下来,并在新闻中播出。当天晚上,一位同行前辈发来信息,说被这一幕感动了,从她的动作中感受到新闻的温度。这件事让林筱岚明白,“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不仅需要记录时代、见证时代,还需要真诚、勇敢、能共情、有血性、懂得真善美”。

    林筱岚表示,当前行业发展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只要每位媒体人心中的小火苗不熄灭,就能够抓住机遇,让我们一起加油。

    台山市融媒体中心政务信息部主任陈舒文:

    时代巨变 初心不改

    活动中,台山市融媒体中心政务信息部主任陈舒文对自己十几年的职业生涯进行了回顾,并寄希望于未来,强调“不忘初心,增强‘四力’,深化‘走转改’,感受时代脉搏,记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

    汶川地震发生那年,陈舒文正在实习,当时公交、地铁上基本都是有关汶川地震的电视新闻。看着那些画面,他逐渐明白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是有家国情怀的,并下决心也要当一名电视新闻记者。

    从业十几年,陈舒文跑过时政、民生、社教专题,体验过广播、新媒体,现在主要负责全媒体新闻采访的统筹和“学习强国”台山融媒号的运营。不变的,是他对这个行业的敬业和热爱。

    在现场,是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要求之一。工作中,陈舒文奔走在各大新闻现场,做到重大公共事件报道不缺席。疫情防控期间,他以身作则,深入一线,采写了系列重要报道。2017年和2019年各有一头中华白海豚误入台山境内的内河,陈舒文都是第一位到达现场的记者。

    学无止境。陈舒文主动向同行请教,学习先进经验、开阔视野。同时,积极争取外出学习培训机会,不断在媒体融合的考验中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以更大的创作创新热情,生产出更多契合用户需求的新闻产品。

    对陈舒文而言,当记者最大的感悟是:时代巨变,初心不改。“同样是拍摄一个俯瞰大全景,以前要爬山登高,现在一个无人机便能解决。”他表示,不管时代如何发展,设备如何升级迭代,党赋予新闻工作者的使命不变,人民群众对优秀新闻作品的喜爱也未曾改变。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