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江海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礼乐籍澳门同胞欢聚庆丰收
切实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探索“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江海模式”
江海区举办“粤菜师傅”技能人才培训班
工艺讲究 腊味飘香
江海区赴湖北工业大学招引人才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11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海区以基层创造力激发文明实践生命力
探索“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江海模式”

    □江门日报记者 李雨溪

    文明之花正在江海区绽放,这里处处都是力行文明的实践地。

    在江海区各街道,老人只需要花上5元,就能在长者饭堂吃到一顿三菜一汤的热饭,不方便到长者食堂的时候还能享受送餐上门服务;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老人可以聚集在一起学习智能手机的使用方法;检察官的工作室开进了江海区的校园,针对校园霸凌等事件进行重点预防,护航学生成长……一年里,江海区积极探索接地气、有活力、可持续的工作路径模式,以基层创造力激发文明实践的生命力。

    “新时代文明实践是‘百千万工程’的‘文明主战场’”,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江海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推进文明创建、文明培育,结合各街道各部门的资源优势,从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出发,探索“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江海模式”,推动该区在全市打造“两个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综合实践区中走在前列。

    贴近需求

    用好资源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群众需要什么,基层就做什么。江海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并不是“另起炉灶”,而是贴近群众需求,用好现有资源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邻里食堂的“约饭”就是江海区满足群众所需的抓手,也成为了幸福新潮流。今年重阳节前后,外海街道邻里食堂以及礼乐街道威东村、英南村、跨龙村、武东村、向东村、新兴村6间邻里食堂助餐点相继投入运营,公公婆婆们有了自己的“饭搭子”。

    在10月19日揭牌运营的外海街道邻里食堂,长者用餐后还可以搭乘电梯到二楼的“外海街道居家养老服务站”,享受更加全面的养老服务,780平方米的服务中心设置了全托室、日托室、阅读室、书画室、理疗室、康复室等6个功能场室,可以提供日间照料、康复保健、休闲娱乐等服务,有效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需求。

    在起步更早的威东村,长者饭堂已经成为基层治理的一张亮丽名片。该村按照“村内自筹+慈善会支持”的模式,老年人只需花5元就可以吃上一顿美味的营养餐。针对行动不便的长者,村内网格员提供送餐上门服务,做好居家养老民生“食”事。

    文明实践中,江海区也为孩子们撑起了保护伞,先后在11所中小学挂牌检察官工作室,由11名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通过法治进校园活动,定制多样化的法治教育方式,将司法保护实质性地融入学校保护。在检察官课堂上,检察官以校园欺凌、侵害等问题的概念、方式、特点为切入点,围绕表现形式、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等,为同学们支招,倾力护航学生健康成长。

    在不断满足群众新需求的过程中,江海区夯实文明土壤,滋养文明精神,通过凡人善举新模式“邻”聚温度和力量,培育了“共建一个家”“联创善治”“情暖万家”“书桌行动”和“聚微光·汇大爱”微心愿等多个志愿服务品牌,通过“微项目”撬动幸福“大民生”,让服务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也坚持以文化人。江海区以家庭为文明小单位辐射全区各类人群,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典型模范的选树学活动,形成尊老爱幼、崇德向善、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成功创建了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和4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建强阵地

    打通新时代文明实践“最后一公里”

    群众在哪里,阵地就在哪里。江海区切实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统筹作用,建强文明实践阵地,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服务效能有效提升。

    例如,江海区的银发剧场——智能手机长者学习培训项目,由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全国文明单位——中国移动江门分公司结对开展,为老年人普及智能手机的应用及基本操作,如扫码支付、预约挂号、打车等常用功能。同时,结合老年人在使用智能手机时容易遇到的诈骗行为,向老年人讲述反诈知识,提升老年人智能手机应用操作能力和反诈能力。

    与区文联携手合作,江海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各实践阵地与文艺家协会开展结对共建,精心打造“艺术点亮童心”文艺志愿服务项目,组建“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队,从非遗文化、写作培训、民俗传统等方面,带领青少年感受江海文化氛围,弘扬传统道德文化,实现文化传承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双赢。

    “全新传艺”艺术课堂进基层。近日,“兴侨都文化 育时代新风”——“全新传艺”艺术课堂进基层活动在江海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本次艺术课堂以历史为横轴、音乐作品为坐标,讲述江姐的故事,与观众共唱《红梅赞》,用“音乐作品+党史讲述”的方式,把党史与音乐融为一体,达到“声”入人心的效果。

    江海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心始终坚持理论宣讲大众化,文明实践通俗化,着力打通新时代文明实践“最后一公里”,打造一批实践平台,通过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让群众更易于接受。

    广泛参与

    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

    创建为民,创建靠民。从新就业群体到社区志愿者,从热心居民到党员干部,江海区举全区之力,聚全民之智,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基层治理,激发基层治理的新动能,共建城市文明,同时助推“百千万工程”向纵深发展。

    通过建立“五邑志愿服务银行”志愿服务新模式,江海区以基层群众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形成良性循环,让参与志愿服务的居民实实在在享受到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有效提高了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和志愿服务的积极性,让志愿服务“365天不落幕”,让“小积分”兑出“大文明”。

    “小哥议事会”引导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江海区积极探索符合新就业群体需求的服务模式,以外海街道幸福邻里汇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为阵地,打造“小哥议事会”品牌项目,提供“红色驿站”“周五课堂”,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政治理论、交通普法、防范诈骗、劳动权益咨询、健康义诊、法律法规宣讲等学习活动,为外卖小哥“加加油”“充充电”。同时,充分发挥外卖小哥“流动哨兵”“移动探头”的作用,引导他们参与社区基层治理,提升其归属感。

    志愿楼长激励措施增添“栋”力。近年来,江海区持续深化开展志愿楼长工作,积极发展无职党员、退休干部、退役军人、业委会成员、居民代表、“两代表一委员”等人员组建志愿楼长队伍,全区现有志愿楼长2122人。如今,志愿楼长活跃在居民的楼上楼下,送温暖、查隐患、解难题,成为基层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

    江海区根据志愿楼长需求,制定22项激励措施,通过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涵盖爱心商家折扣、免预约办理户籍业务、技能培训、义务教育入学、住房适老化改造、景区门票、志愿楼长先进事迹宣传等,为志愿楼长开展工作增添动力。

    成风化俗、明德向善。接下来,江海区将继续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把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贯穿于“百千万工程”的全过程,持续提升城市管理、人居环境、文明风尚水平,描绘江海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新图景。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