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白沙
上一版3  
上川岛
养一盆阳光
在故乡的屋檐下
万里归来仍少年
黄鱼粥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3 年 11 月 2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鱼粥

    刘红菱

    走在江门的大街小巷,最不缺的就是美食。不管是在高档的酒楼还是在偏僻的农家小院,总会有些出乎意料的美食惊艳你的味蕾。坐在市区一美食农庄时,我就被这道黄鱼粥惊艳到了:鱼肉厚实紧致,吃起来却很爽口,粥鲜美爽滑,一点都不绵腻。黄鱼的鲜赋予这碗粥以灵魂,让人欲罢不能。它的鲜是趁着粥刚出炉的那一刻鱼和粥完美结合的鲜,也是白粥和鱼磨合后的默契。这样一碗鲜香的粥已足以抚慰我的味蕾了。但这还没完,美味还在延续,一鱼两味,当地人对食材比较珍惜,尽量做到物尽其用,精打细算。因黄鱼多骨且细,其肉最厚是在鱼背上,所以酒家厨师就把厚厚的鱼背肉切成薄薄的片做粥,余下连头带尾部分用猪油煎至金黄而食,最让人称奇的是每条鱼肚里都包裹着鱼卵,煎熟的鱼卵嚼在嘴里发出“嘎嘎”的响。这一鱼两味同时满足了不同地方的不同口味,鱼粥满足了广东人挑剔的味蕾,香煎鱼俘获了大多数外地人的味觉。这是本土饮食和外地饮食相互交融勾兑出新的口味,江门人在追求美食的路上从来都是永不停歇和不断创新的。

    江门是侨乡,也是水乡,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水产资源相当丰富。西江,珠江最大的主干支流,流于江门境内长76公里,活水活鱼也是这条江水给当地人最宝贵的食材。每年的三至四月,生活在咸水处的黄鱼便顺西江而下来到咸淡水交汇处产卵。也许因黄鱼特殊的这种生长环境造就了它与一般的鱼不一样的口味,当地人说没有比它更鲜的鱼了。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当地人就地取材,让这不寻常的黄鱼和普通的白粥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黄鱼粥是他们顺“食”而为的产物,也是他们不断在美食路上探索创新的作品。

    我的家乡素有“鱼米之乡”之称,从小到大我吃过很多的鱼,自己也会做各种口味的鱼。在我的家乡鱼最典型的做法不外乎煎、炸、焖、煮,再配以佐料,但鱼与粥的搭配却是闻所未闻。在家乡人的眼里这是两种极不兼容的食材,鱼的腥是撑不起粥的“清白”的。来江门后我才发现粥是极具包容的食物,它能与各种食材搭配,擦出不一样的火花。这让在家乡只喝白粥、绿豆粥的我直看得眼花缭乱,目瞪口呆。广东人爱喝粥就如我家乡人爱吃粉一样,皮蛋瘦肉粥、猪什粥、鱼片粥、鸡丝粥,状元及第粥、荔湾艇仔粥、瑶柱白果粥、胡萝卜马蹄茅根粥、柴鱼花生粥、蛇皮蛇碌粥、鱼翅燕窝粥、龙虾粥……没有什么料头是放不进粥里的,也没有什么不是一碗粥解决不了的。万般人情、市井生活、山川湖泊、憧憬、期盼都溶在这热气腾腾的粥里。

    吃完饭,我在农庄走了一圈。不远处的草地上,有成群的鸡在觅食,还有一垄垄绿油油的青菜在风中招展,更有一只只鸭在池塘里戏水,农庄初具生态农场的规模。老板告诉我,农庄占地80多亩,鸡鹅鸭鱼等他们都尽量在农场放养后提供给顾客食用。他们的农庄正朝着生态农场一步步发展,农庄餐厅也就这样经营起来。

    从一个地方饮食文化是可以看出当地人的生活态度的。那是认真对待生活的态度。当地人对味道的专注和执着都浓缩在这一煲黄鱼粥里。

3上一篇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