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推进更高水平的文化强市建设
打造文化阵地 唱响双拥赞歌
五邑慈善会向100名邑大学子发放奖学金
市市场监管局举行7场信用修复宣讲会
走出兴村富民新路径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3 年 11 月 2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鹤山市古劳镇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
走出兴村富民新路径

    □江门日报记者/黎禹君

    通讯员/吕焕君 郝小博 陈艺锋

    “现在我们双桥村在珠三角小有名气,村口经常有旅游大巴停放,周边的游客也来游玩打卡”,鹤山市古劳镇双桥村村民黄女士说。如今的双桥村,鹭鸟翩翩起舞,渔舟唱晚,村民称赞,游客点赞,吸引越来越多人前往。

    今年以来,鹤山市古劳镇抓紧抓实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立足水乡实际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兴村富民新路径,入选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镇。

    大埠村

    走出甲鱼致富路

    “大埠村最近成功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近几年,大埠村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水产养殖业蓬勃发展,村民安居乐业,是名副其实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大埠村党支部书记冯华胜说。冯华胜充分发挥“头雁”引领作用,统筹整合资源,带领养殖户养殖优质甲鱼。

    大埠村鱼塘连片,整齐划一,水产养殖有一定的基础。该村探索把支部建在产业上,把党员聚在产业上。冯华胜带领村“两委”班子,通过召开村小组会议,以党员带头引导村民群众,促成大埠村10个生产小组以资源入股方式组建大埠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联合体),整合100多公顷鱼塘、耕地等经营性资产入股合作社(联合体)统一对外发包经营,租金从原来的平均每亩1800元提升至2200元,增加22%。同时,冯华胜联合村内8名甲鱼养殖户共同成立鹤山市大埠兄弟甲鱼农民专业合作社,盘活村内20公顷鱼塘发展甲鱼产业,实现养殖散户抱团发展,以集约化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

    目前,大埠村甲鱼养殖平均亩产量3500多公斤,利润可达15%。加上甲鱼产量和市场价格比一般水产养殖更具优势,村里不少养殖户都来向冯华胜取经。甲鱼养殖面积每年都在递增,冯华胜也不断发动周边村民改变养殖模式,转型投入甲鱼养殖,带领村民共奔富裕。

    茶山村

    “志愿红”守护“茶园绿”

    “未有鹤山县,先闻古劳茶”。古劳镇茶山村所产“古劳银针”是广东历史名茶,该村近年来还因为盛产中药“素馨花”声名远播。茶山村种茶历史悠久,目前种植面积约73.3公顷,“素馨花”种植面积24.3公顷。

    立足茶叶资源优势,古劳镇积极探索组织共建、资源共联、产业共兴、群众共富的发展模式,以茶产业为抓手,通过专业生产经营主体带动村组抱团发展,让分散资源聚起来,闲置资源活起来。茶山村探索实行公司化专业运营模式,通过经济联合社与古劳镇茶山生态园公司签订项目合作协议书,以资金投入的方式与古劳镇茶山生态园公司合作开发项目,获得收益分红,带动强村富民,进一步擦亮茶产业名片。

    走进茶山村的茶园,一道道红色的风景线格外耀眼,他们就是来自茶山村的党员志愿者,用“志愿红”守护“茶园绿”。“眼下正值茶园冬季管护的关键时期,连日来,茶农抢抓农时,加紧实施冬季茶园管护,聘请技术员指导冬季茶园管理,为来年茶叶增产、茶农增收、茶企增效打下坚实基础。我们组成义工队,帮助茶农开展施肥、剪枝工作。”茶山村党支部书记李健文说道。

    茶山村还是革命老区,近年来吸引周边不少党组织、游客群众前来参观学习,也涌现了黄国豪等一批年轻党员积极参与红色讲解,既讲好古劳红色故事,又让“品茶香”成为游客打卡动作之一,拓宽了茶叶销路,助力乡村振兴。

    下六村

    村企党建结对

    “‘百企兴百村’就像刚播种的黄豆一样,实现了项目落地!”古劳镇下六村党总支书记温艳嫦激动地说。

    今年,为加快实施“百千万工程”,全面推进农村共兴、共建、共治,鹤山市实施开展“百企兴百村”行动。古劳镇深挖企业特点、行业特征,不断提升村集体自我“造血”能力和组织保障能力,推动村级经济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发展。

    东古公司坐落于古劳下六村,一直以来,该公司与下六村联系紧密,如在敬老宴、外嫁女返乡和篮球赛中均出资支持。为转变传统的“输血”帮扶方式,实现可持续“造血”兴村,今年,古劳镇党委围绕“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的理念,推动东古公司党支部与下六村党总支通过党建结对,签订合作协议,成为“百企兴百村”的示范点。下六村整合租用下属村小组约0.33公顷闲置用地,与东古公司共建黄豆种植项目,聘请村民种植黄豆,并以协议价格向东古公司供应黄豆,让村民实现了就业,增加了村集体收益。

    乡村振兴是“百千万工程”的靶心,无论是在水产区、山区还是在禾田区,古劳镇始终坚持结合村情实际,在农业发展道路上不断探索,因地制宜、整合资源,以党建引领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为加快推进“百千万工程”增强内驱动力。

3上一篇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