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打造数字化现代化智慧“新侨都”
我市12家单位与18位博士(后)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写有故事的词 用音乐为百姓铸像
五邑慈善会连续10年资助江门幼师西藏班学生
江门原创话剧《碉楼·寒燕归巢》获三等奖
省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江门市转办群众信访举报件情况(第九批)
希望更多侨界青年通过马拉松赛认识江门
省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案件办理和边督边改情况(第三批)
马拉松爱好者积极备战
省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江门市公告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3 年 12 月 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数字技术赋能城市治理体系建设
打造数字化现代化智慧“新侨都”

我市社会治理装备研发成果整齐陈列在“两中心一基地”展厅内。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凌雪敏 陈敏锐 

    通讯员 张全佶

    在市“城管110”指挥中心,辖区过去24小时重点点位水量、雨量、周边情况等信息一目了然;在基层网格,网格员点开“粤平安”云平台,群众需求、部门意见、工作进度一手掌握;在海外,侨胞在摄像头前便可完成公证业务,千里距离“指尖达”……

    江门作为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不断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中迈出新步伐,全力依托数字技术优势赋能城市治理体系建设,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如今的江门,一张庞大的数字网正徐徐铺开,越织越密,覆盖基层治理、城市管理,驱动着城市的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变革,打造数字化、现代化的智慧“新侨都”。

    “一网统管”

    构建多级互联的运行调度机制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不断发展,以数字化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能力提升,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江门以创建省数字政府市域社会治理“一网统管”示范区为契机,坚持省统市建,试点先行,率先完成省“粤治慧”平台江门节点部署。目前,基于省“粤治慧”平台支撑能力,江门市县两级高效开展特色场景开发和应用开发对接,完成经济运行、市场监管、粤平安、政务服务等22个大中小屏智慧专题的建设,江海、台山、鹤山等市(县、区)建成一批县域属地特色专题,如台山市“三十合一”应急指挥调度系统、鹤山市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指挥系统等,助力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江门也成为首批进驻粤政易“政府治理专区”的地市。

    同时,江门打造了一批能力支撑平台,建设数字孪生信息平台,已完成主城区实景三维建模;推进市级物联感知平台建设,构建全市统一的智慧城市物联感知模型,累计接入城管、水利、交通等部门的路灯控制、水位监测、桥梁安全监测等9000多个物联设备,并为县(市、区)提供物联感知设备纳管服务,初步具备“一网感知态势”能力;建成融合通信平台,以“查得到、联得通、调得动”为目标,打通全市相关单位视频会议、无线通信、“雪亮工程”等系统,构建高效连接、多级互联的运行调度机制。

    基层“智治”

    走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江门路径”

    基层安则天下安。聚焦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江门着力构建“综合网格+综治中心+粤平安”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走出一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江门路径”。

    搭建全覆盖、立体式智慧网格。江门全市划分2954个智慧网格,在全国率先组建74个“海上网格”,实现党组织全面覆盖农村、社区、园区、海域等网格类型;开发应用智慧网格地图,推进人、地、事、组织等要素进“网”入“格”。

    实体化规范化建强综治中心。江门坚持“一站式”吸纳化解矛盾纠纷目标定位,推进综治中心与“信访超市”一体化运作、融合化服务;规范阵地建设,合理设置群众接待厅、矛盾纠纷调处室、网络工作室、社会心理服务室、部门进驻工作室、监控研判室(加挂“综治协调指挥中心”)等“五室一厅”;实行“信访超市+外送服务”网络化工作机制,聚合职能部门、人民调解、社会服务等多元力量,开创“基层发令、部门执行”新模式,实现精准服务“一条龙”、矛盾化解“一站办”、智慧治理“一张网”。

    积极参与“粤平安”云平台省市共建试点工作。江门率先在全省全域启用“粤平安”群诉系统和推广使用“粤平安”网格系统。2022年10月,江门全域推广启用省标准版“粤平安”群诉、网格、态势展示分析等三大业务应用,通过“粤平安”网格系统下发巡查任务2.15万件,上报事件61.64万件,全省排名第四,上报事件已办结61.15万件,办结率99.21%。

    城市“智管”

    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建设样板

    目前,江门已逐步建立完善的“一网感知、一网统管、一网通办、一网惠民、一网融合”智慧城市体系,实现城市运行管理“一网观全域”,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建设样板。

    积极开展智慧应急创新平台建设,实现对全市应急管理工作重点关注对象和要素进行实时监测、动态预警,指挥调度一键连通,省—市—县—镇—村五级联动、一体协同,应急处置高效及时。平台汇聚了水利、气象、林业、海洋、地震、地质灾害等35个部门71类7万多条基础数据,完成了应急资源、灾害隐患、安全生产等基础数据的治理入库,实现监测预警一张网。平台融合各部门应急管理相关数据,实现了对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等多灾种的实时监控,完成应急管理一张图。平台实时接入公安、应急、水利、城管、自然资源等部门14类共约6000路视频监控信号,实现监测预警资讯一手掌握。

    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智慧环保平台建设,构建“一纵一横”生态环境数据资源服务体系,实现部—省—市三级生态环境数据“汇聚—回流”。以大气环境专题为试点,围绕摸清大气环境现状和问题的任务,结合区域性生态环境特点,建立数据获取和融合体系,实现对象上图、指标上图、问题上图、行动上图服务,为中长期大气污染防治及任务调度调整、日常空气质量管理提供决策支撑。平台汇聚各类环境质量信息4000多万条,形成了较成熟的地市级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建设运行模式,实现生态环境数据全量汇聚、可管可用、共用共享。

    积极开展智慧水利建设,围绕“水安全”“水资源”“水工程”“水环境”“水生态”五个子专题场景,对全市水库水位、河道水位、雨量站的监测数据进行了汇聚和深度开发,促进水利业务智能化管理,实现全市水利治理“可感、可视、可控、可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建设初步具备“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智慧调度系统。在2023年汛期,江门精细化调度流域内22座大中型水库、6个拦河闸,有效拦蓄洪水约7亿立方米,流域水库可用水量比多年同期偏多10.64%,有力提升减灾效益,实现水库安全度汛和蓄水保水双保障。

    科技成果转化

    社会治理向“产、学、研、用”延伸

    今年3月,江门正式启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跨部门跨地域社会信用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这是“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社会治理与智慧社会科技支撑”重点专项中第一个落到广东省的项目,将运用信用理念和方式解决制约经济社会运行的难点、堵点。

    当前,江门正抓住“智治”这一题眼,在科技成果转化上做文章,推动市域社会治理向“产、学、研、用”延伸发展。

    2021年11月,江门加强与中国航天科工二院、航天科工网信公司对接合作,高质量建设“两中心一基地”,开展市域社会智慧治理相关政策、战略研究,支持江门的治理场景建设和产业培育,赋能江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2年多来,“两中心一基地”基于江门市域社会智慧治理需求,推动一批新技术、新产品在江门转化应用、生产制造、迭代升级,创新研发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实景三维空间采集相机、5G智能防控系统、穿戴式空调、“关爱超市”等产品,取得累累硕果。在探索智慧治理成果产业化的过程中,江门“智治”经验得到了外界肯定——2022年11月,江门“智造”的“市域社会智慧治理管理平台”系统在武汉上线,江门“智治”成果“走出去”迈出了坚实一步。

    目前“两中心一基地”已吸引数字广东智慧社会应用技术开发中心、华为(江门)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海康威视(江门)AI视频赋能技术创新中心等20多家企业加入,在不同领域产出创新产品,为全市基层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并最终向全国推广江门治理经验和产品,打通治理与产业、链接科技与服务。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