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白沙
上一版3  
大江门开
甜酸苦辣话乡愁
村庄
冬雨
无标题
江通四海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12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甜酸苦辣话乡愁
——浅析台山原创电影《故园飘梦》的思想内容

    邓小美

    乡愁是一种对家乡眷恋的情感状态,对故土的眷恋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台山籍编剧、导演李伟年先生,将自己对于华侨历史和侨乡生活的深刻认识连同生活本身,形象生动地用视觉的效果,创作了台山本土味浓重的华侨题材电影《故园飘梦》。

    《故园飘梦》叙述了一个“漂泊流离为生计,牵肠挂肚是乡愁”的动人故事,展现了一个华侨家庭在时代变迁中的命运浮沉,把普通的华侨家庭生活放在百年来国家民族的历史大背景中,反映20世纪以来台山华侨漂泊奋斗的历史,对推动华侨史研究的深入发展、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以及增强海外华侨华人对祖国的认同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切漂泊都是为了回家”是影片的核心内容。早期的台山人出洋,多数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单身一人在外谋生,他们在外受歧视、受欺凌,甚至生活朝不保夕或积劳成疾,客死异乡,从主角赵朝阳的父亲被误传死讯的情节中,便可窥见这一点。影片中七叔的一句话:“你以为去金山挖金吗?金山阿伯,你看我好,我看你好,人前风光,人后沧桑,你爸的苦,恐怕只有他自己知。”发人深省,深刻地反映了先侨们出洋的艰辛,以及能让家中的妻儿吃饱穿暖,能有朝一日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他们不怕苦、不怕累、敢冒险,拼命工作,拼命赚钱。但无论怎样,海外华侨华人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始终记挂着故乡,从来没有放弃过回乡的念头。

    《故园飘梦》将华侨历史文化痕迹展露无遗。片中许多场景都出现中西合璧的骑楼侨墟、碉楼、侨校等场景,这些场景都是在台山采拍的实景,是台山华侨把侨居国的建筑风格,结合台山实际设计成宜居宜商宜学的富有侨乡特色的建筑,体现了侨乡人的智慧。而最能体现华侨历史文化的则是“银信”,由于当时的交通较为落后,华侨一去就是几十年,甚至是终生不能回,“银信”便成了维系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和传递信息最常见的途径。“银信”是侨乡特有的产物,是海外华侨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的汇款暨家书,是一种信、汇合一的特殊邮传载体。影片特地塑造了一个戏份不多专门传递“银信”的邮差佬,将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的“银信”重现观众眼前,述说华侨心系家乡、亲人,艰苦创业、拼搏的历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影片土味十足但不乏家国情怀。整部片子以粤语为主,加插一些台山方言的对话,土味十足。方言的使用,不仅没有降低作品的档次,反而更加贴近生活,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尤其是七叔公的那几句带有权威的台山话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也体现了台山华侨即使“少小离家老大回”也依旧“乡音无改”的氛围。此外,片中还还原了大量的侨乡特色民俗文化:台山浮石飘色、广东音乐、排球运动、醒狮武术、台山地方特色美食等。虽然影片土味浓郁,但也不失家国情怀的大气。年老时的赵朝阳说服生长于美国、操着一口流利英语、到哪儿都戴着耳机的孙子学习汉语,学习家乡话,体现了台山侨民对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视。而女主角安宁宁愿与心爱的男朋友分离也要留在家乡照顾妈妈和奶奶,让孝道和爱家的传统美德闪耀在银幕上。此外,电影虽然没有直接追溯华侨回乡建设的历史,但通过赵朝阳的父亲以及大量台山华侨搭乘中国第一条由华侨集资、设计、建造和经营的新宁铁路火车回乡这条暗线,反映早期华侨对家乡深厚的情怀,他们除寄钱供养家人,很多人赚钱后会回乡生活与建设。当赵朝阳说服对回国有思想抵触的孙子跟着他回到家乡,并看到祖国、家乡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时,沧桑的脸上浮起笑容,这一微妙的镜头体现了老一辈华侨对祖国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年轻的孙子饶有兴趣地聆听大学生村官的解说,说明了华侨新生代在老一辈的言传身教下,对祖国的认同感不断增强。

    《故园飘梦》思想向上、感情深厚,是一部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作品。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