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一套新的文具。”“我最大的心愿是给孙女买一台儿童四轮小单车。”“我们没有太多想法,有米和油就够了。”……这些群众最朴实最迫切的愿望,时刻牵动着水口镇党员干部的心。
今年以来,水口镇围绕民之所忧、民之所盼、民之所急,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积极探索为民服务“最优解”,让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惠及全民,让民生“幸福账单”底色更足。
文/图 刘嘉猷 吴瑞彬
党建“有温度” 服务群众零距离
近日,水口镇风采村委会和开平市华灵管业有限公司联合党支部走进两户群众家中,送上精心准备好的“心愿物资”,并与他们拉家常、话冷暖、诉真情,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认真倾听心声诉求,真正把服务送到村民家里头、把民生工程做到群众“心坎里”。
据悉,水口镇联合辖区“两新”组织党组织开展圆梦“微心愿”活动,通过“村企一对一”结对机制,以群众所急所盼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收集到的困难诉求和群众期盼整理成“愿望清单”,按照“就近帮扶+主动认领”的原则,实现23个“两新”党组织与行政村挂钩联系,已累计点亮26户家庭的“微心愿”,传递民生“大温暖”,服务群众“零距离”。
“‘微心愿’虽小,却让党员与老百姓的心贴得更近。”开平市华灵管业有限公司联合党支部党员周国辉感慨道。
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水口镇还在建强基层阵地上发力。原先设立在居民楼内的水口镇后溪村党群服务中心因建成年代久远,空间狭小、设施陈旧,难以满足群众,特别是长者的办事需求。今年5月,水口镇对后溪村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升级改造,实现“搬家下楼”,整合多元化活动场所,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质效,增进民生福祉。
巧用“加减法”
城镇建设有新招
水口镇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减法”消问题,以“加法”补短板,持续推进美丽圩镇建设,为群众增添更多看得到、摸得着的获得感、幸福感。
“以前摆摊没有固定场所,都是先到先得,有时遇上一些不讲理的摊主,还挺闹心。现在有了固定摊位,可以放心经营,生意也越来越好了。”谈及搬进便民疏导点后的变化,水口镇早餐档摊主何大哥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临街商铺、流动摊贩占道经营一直是城市治理“顽疾”。何大哥摊位所在的沙冈工业园企业众多,人员密集,是流动摊贩的聚集地。昔日,摊贩违规摆卖问题突出,特别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时段,严重阻塞交通,影响群众出行安全,还产生噪声、环境污染等扰民问题。
为规范经营秩序和保障市场活力,满足市民购物、摊贩经营的双重需求,水口镇坚持疏堵结合的柔性执法理念,在辖区流动摊贩较集中且不妨碍市民生活、不影响市容秩序的区域,设置了9个便民疏导点,施划了300余个规范摊位,每个摊位空间足以容纳一辆小型货车,摊主在摊位黄线内经营,确保“外摆不乱摆”“便民不扰民”。
“为顺利推进流动摊贩‘乔迁’工作,在设点之前,我们开展了充分的摸排调研,并组织召开会议,加强政策宣传,听取摊主心声,解决实际诉求。”水口镇执法办工作人员表示。同时,水口镇聘请协管人员负责便民疏导点的日常管理维护。到了收成季,前来摆卖的农户增多,水口镇还会设置临时摊位,真正做到服务为主、执法为民。
同时,水口镇紧盯安全生产重点领域,抓实火灾隐患重点地区整治、道路交通安全劝导等工作,排查消除各类风险隐患,营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
在水口镇红进村委会冲奕村,“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曾是进村道路的真实写照。冲奕村村民张婆婆表示:“过去的路面坑坑洼洼,老人都避着这段路走,怕出现意外。”
让广大群众走上“放心路”,是保障村民利益、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举。为此,水口镇充分发挥财政奖补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创新建立并广泛推广“政府财政支持+村(社区)补助+村小组自筹”的资金筹集工作机制,激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通过‘以奖代补’的模式,减少各级财政压力,这次村道修复工程从招投标到完成建设仅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既高质又高效。”红进村党总支书记张理晃说。据了解,冲奕村的村道修复工程共硬底化路面约470米,新铺设排水管道约270米,接入周边厂房原有下水管道、排水渠,改善出行环境的同时,也为企业生产提供基础保障,助力村组增收。
据了解,今年以来,水口镇已完成15个村民小组的道路硬底化建设,总建设长度约3公里。2023年,该镇共梳理出“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类民生实事8项,涵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工程、义务教育、养老服务等多个领域,现已全部竣工投用,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聚焦“一老一小”
守护“朝夕幸福”
“一老一小”承载着“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的全民期盼。水口镇不断织密老年关爱“网”,用心护航少年“苗”,以实际行动守护“朝夕幸福”。
“铃铃铃”,午睡时间到,水口镇第三小学的学生用餐完毕后,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前往邻近的景祥校区午休。
“以前没有地方给孩子们午休,只能用音乐室作为临时宿舍,或者让学生直接趴在桌子上午睡,睡眠时间短、质量差。”水口镇第三小学校长黄广锐说。
教育是民生之本。今年以来,水口镇将“改善小学午托条件”纳入十项民生实事项目压茬推进,书写群众满意的教育“民生答卷”。
水口镇第三小学景祥校区与主校区相隔不到100米,原处于闲置状态,但这里有面积超370平方米的教室,是不可多得的午休场所。对此,水口镇对旧校舍进行翻修,预计全部投入使用后可供约600名学生午休。
除了助力“平躺睡”外,水口镇还多举措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力度。一是支持各学校购置空调78台,持续优化育人环境。二是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集中配餐,支持各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共同研究确定配餐公司,让学生吃上“安心餐”。三是落实县、镇两级财政车辆补贴政策,支持水口镇第一小学、龙塘小学、沙冈小学购买校车服务,解决家长接送难题。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为进一步完善辖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水口镇升级改造了泮南居家养老服务站,建成长者饭堂—颐和食堂,增强城乡综合性、普惠性养老服务供给。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水口医院签订《居家养老医疗服务合作协议》,引入优质医疗资源,强化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推动养老服务从“有”到“优”。
一项项润泽民心的民生工程落地,一件件紧贴实际的惠民举措落实,都体现着水口镇为民生“加码”、为生活“添温”的决心和行动。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接下来,水口镇将继续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扎扎实实办实事,真真切切暖民心,推进民生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