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高质量发展开新局“六大工程”回头21/2023-12-28/A03/92081703703607051.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侨都与港澳更亲更近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2023 年 12 月 2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湾区·大桥·大广海湾
让侨都与港澳更亲更近

黄茅海跨海通道预计明年建成通车,届时将进一步拉近江门与港澳的时空距离。
罗伟特(左)、梁立锋(右)等香港青年大学毕业后选择到江门创业,扎根侨乡追逐梦想。
江门与港科大共建的江门双碳实验室,已成功引进80多名高端科技人才。
近年来,美心集团等港资企业选择在江门投资。图为美心集团员工在制作糕点美食。
10月11日12时16分,首批乘坐香港直达江门列车的旅客顺利到站。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希望广东联手港澳打造更具综合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被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

    粤港澳合作是大湾区优势所在、潜力所在。江门作为中国侨都、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与港澳人缘相亲、地缘相近,在粤港澳融合发展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任务。

    江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首次提出“港澳融合”工程。两年来,江门牢记服务港澳初心,全面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加速完善“硬联通”,不断优化“软环境”,协力建设“大平台”,构筑一体“生活圈”,与港澳进一步深度融合。

    特别是在今年,随着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即将建成通车,江门紧紧抓住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的重要战略机遇,提前谋划“大桥经济”,携手港澳共建大广海湾经济区,打造国际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地以及面向港澳居民和世界华侨华人的引资引智创业创新平台。

    “港澳融合”,双向奔赴!江门与港澳,正走得更亲更近,合作更深更广。

    策划/统筹 谢敏 曹乃付

    文/唐达

    图/周华东 赵可义 毕松杰 粤交集宣

    A “港澳融合”按下“加速键”

    2023年11月28日,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主线贯通,预计2024年6月具备通车条件。深中通道全线通车后,依托深江高速(深中通道—中开高速),从江门主城区驱车前往深圳、香港仅需1小时。

    2023年12月7日,黄茅海跨海通道西引桥顺利合龙,预计2024年上半年完成钢箱梁合龙,年底建成通车。黄茅海跨海通道作为港珠澳大桥重要的西拓通道,将进一步拉近江门与港澳的时空距离,形成世界级交通枢纽。

    “大桥”时代将至,与港澳合作的大门正越开越大,江门翘首以盼、蓄势待发!

    时针拨回到2021年底,江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首次提出“港澳融合”工程,强调:“江门与港澳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我们要牢记服务港澳初心,主动拓展与港澳合作深度广度,携手港澳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平均每5个香港人、每3个澳门人,就有1人来自江门”“港澳投资企业近3500家,占全市外资企业超8成”,数字的背后,讲述着江门与港澳的亲与近,更展现了“港澳融合”稳的基础和进的动能。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江门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纲,坚持发挥侨务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推动江门与港澳合作迈上新台阶,奋力打造面向港澳同胞和世界华侨华人的经济文化合作平台。

    特别是今年,随着疫情防控平稳转段,江门与港澳人员往来更加密切,交流合作更加频繁,“港澳融合”按下“加速键”。

    广深港高铁香港段首次新开“香港—江门”直达往返列车;港澳跨境通办政务服务效能持续优化,港澳企业和居民不出关即可办理500多项政务服务事项;超7000名港澳同胞来江就业创业,6000多人次港澳青年参加“2023港澳青少年暑期研学·江门行”活动……

    “我每个星期都会往返香港与江门一次,开通直达列车让出行方便很多。”香港青年创新企业家协会会长何世杰说,随着大湾区交通网络越来越发达,更多香港青年将来到江门创新创业。

    “香港青少年通过参加研学,沉浸式感受大湾区、感受江门发展成就,融入大湾区生活,深刻感受到侨都江门未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香港江门五邑同乡联谊总会理事长伍伟图说。

    从硬联通到软环境,江门坚定实施“港澳融合”工程,积极为港澳同胞来江学习交流、工作生活创造更好条件,让江门与港澳走得更近更亲,为共同迎接“大桥”时代、发展最好的湾区打下厚实基础。

    B 迎来重大利好和战略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已迈入融合发展新阶段。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指导,赋予粤港澳大湾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的全新定位。江门纵深推进“港澳融合”工程,迎来重大利好和战略机遇!

    7月31日至8月3日,市委书记陈岸明率团访问香港、澳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在合作共建港邑产业园和绿色经济带、服务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等方面达成共识,访问取得重要成果。

    考察团返江后,香港特区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于8月11日专程率团访问江门,考察大广海湾经济区、江门双碳实验室等地,就进一步推进港邑两地高水平合作交换意见,港邑合作事项进展迅速。

    在此之前,受陈岸明书记委托,市长吴晓晖也曾于今年3月率队赴港澳拜访交流,并分别举行江港、江澳新春交流推介会,推动江门与港澳深化合作。

    “双向奔赴”展现了江门与港澳加速融合的新趋势。

    “粤港澳大湾区空间无限、潜力无限。发展空间和潜力蕴藏在粤港澳强强联合、优势叠加之中”,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强调,要激活开放动力,把再造发展空间新优势的重心放在增加经济纵深上,向深化粤港澳合作要纵深。

    8月16日,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召开,强调“要在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中拓展发展空间”,加强与港澳等湾区城市的创新协同、产业合作,共享大湾区建设大机遇;善用港澳国际资源,共同开拓海外市场、争取订单、开展联合招商、参与全球竞争,通过高水平开放更好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

    各展所长、各尽所能,“港澳融合”正在激发乘数效应。

    从港澳着眼,香港正积极建设北部都会区,决心实施“再工业化”,澳门正全力促进“1+4”产业多元发展。然而,港澳虽有科创、资金、人才等雄厚资源,却面临“增量开发用地寸土寸金,存量空间承载渐趋饱和”的难题。

    就江门而言,随着“双通道”建成通车,区位交通、发展空间、产业基础等优势利好将叠加释放,能为科创成果落地、产业化发展提供“最优方案”,与港澳发展需求高度契合,服务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大广海湾经济区是江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特色合作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江门与港澳合作建设大广海湾经济区”“加快江门银湖湾滨海地区开发”“形成国际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地以及面向港澳居民和世界华侨华人的引资引智创业创新平台”。

    省委、省政府把大广海湾经济区建设写入省委全会报告、省政府工作报告,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调研大广海湾并作出具体指示。目前,大广海湾经济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项目加快布局,为其更好服务战略布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条件、积蓄了力量。

    今年10月,市委书记陈岸明会同省发改委、香港中联办等有关同志,赴京拜访中央港澳办、国家发改委,汇报大广海湾经济区规划建设情况,得到国家有关部委表态支持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建设成为粤港澳合作的国家级平台。

    把大广海湾经济区建成粤港澳合作的国家级平台,“港澳融合”开启新篇章!

    C 携手共建大广海湾经济区

    以广海湾、银湖湾为核心的大广海湾经济区,与澳门、珠海隔水相望,所在的崖门出海口是珠江八大出海口之一,溯江而上可达广佛、粤西乃至大西南腹地;岸线资源得天独厚,具备建设世界级港口的优良条件。

    可贵的是,大广海湾因处珠江口冲积平原,平坦、开阔的地势地貌,是大湾区内唯一可大规模连片开发的区域,得以“在一张白纸上绘制恢宏蓝图”。如此优越的资源禀赋,在大湾区绝无仅有,后发优势无可限量。

    随着“双通道”明年建成通车,大广海湾地缘格局发生根本性改变,实现从湾区“大后方”到合作“桥头堡”的华丽转身。如今的大广海湾,正汇聚越来越多大湾区目光,成为承载大湾区战略布局的理想选址。

    牢牢抓住“大桥机遇”、提前谋划“大桥经济”,是新一届江门市委的坚定战略研判。

    从江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把广海湾产业区、银湖湾滨海新区纳入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南组团,要求“南组团要抓住珠海至江门跨海通道建设契机,充分发挥连接港澳南通道的桥头堡作用,主动作为、加快发展”。

    到今年初召开的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再次细化“施工图”,提出要携手港澳在广海湾经济区加快规划建设港澳科教产业滨海新城,高水平谋划建设国家级重大发展平台,不断塑造江门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再进而,在8月召开的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官宣重磅消息,要“积极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战略,谋划建设港邑合作特色产业园,共同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大广海湾经济区开发建设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

    与澳门合作方面,江门则提出,要主动对接澳门“1+4”产业适度多元发展战略,打造大湾区“一程多站”精品文旅线路,加强大健康、高新技术、食品加工等产业合作,为共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注入新动能。

    目前,江门与港澳保持密切沟通、高效联动,共建港邑产业园等合作事宜正有序推进。特别是,在“共同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上,港方尤为关注江门双碳实验室建设,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评价其为“香港和江门合作的标志性成果”。

    最新进展是:经过两年建设,江门与港科大共建的江门双碳实验室,已构建起“1+10+3”政产学研用融通发展新模式,成功引进80多名高端科技人才,将为促进香港—江门绿色经济合作、共建港邑产业园提供重要支撑。

    按照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工作部署,大广海湾经济区将充分发挥江门双碳实验室技术、智力支撑作用,布局新能源、硅能源、新型储能、电力装备等产业,形成国际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谋定快动,方可成事。

    迈入“大桥”时代,江门将坚守服务港澳初心,聚焦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继续围绕“硬联通”“软环境”“大平台”“生活圈”,纵深推进“港澳融合”工程,携手港澳建设大广海湾经济区,为港澳同胞到江门投资兴业、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便利条件、广阔舞台。

    一段融合发展的新故事,正由江门与港澳共同书写!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