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追青逐绿 书写林业人生
全力守护河畅水清
市民在“家门口”过足戏瘾
打造“健康+侨”优质服务名片
推动全民阅读 建设书香社会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1 月 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台山全面开展水塘河道清淤工作
全力守护河畅水清

台山市各镇(街)迅速行动,动用挖掘机等机械疏通河道。

    眼下正是兴修水利和水塘河道清淤的黄金时期。

    作为农业大市,台山市近期结合“百千万工程”,抢抓冬春时节分类实施清淤工作,把开展水塘河道清淤作为冬修水利的重点工作,并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清淤工作,激发群众对家乡、对农村、对生态环境的热爱,不断构建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体系。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陈方欢

    通讯员 林旭升 黄超平

    迅速采取行动 分类实施清淤

    2023年12月27日,在赤溪镇赤溪圩赤溪涌,4台挖掘机同时开工,清理河道中沉积的污泥、沙土和杂草,擂响水塘河道清淤暨水利冬修战鼓。

    赤溪镇水资源丰富,河流密布、水道纵横,辖区共有7条主要河流。去年以来,赤溪镇抢抓美丽乡村建设有利契机,全面开展水塘、内河、支渠清淤疏浚,取得良好成效。

    其中,赤溪涌由于生活垃圾、淤泥常年堆积,整体河床较高,汛期、台风期间易出现水位高、流量大等情况。为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第一道屏障”,全力构建高标准的防洪治涝体系,赤溪镇投入86.31万元,对赤溪涌大众公园水闸至冲口还堤便桥约2500多米的河段开展为期3个月的清淤疏浚工程,计划清淤量约3.15万立方米。清淤完成后,人水和谐的防洪除涝体系将发挥防洪减灾效力,保护周边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守护一方平安,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

    赤溪镇如火如荼的清淤施工现场,是台山市开展水塘河道清淤工作的一个缩影。在各镇(街)迅速行动的同时,台山市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也奋战在一线。自2023年11月初确定年度冬修工作以来,13个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全部行动,目前已完成灌区渠道220公里杀草除草、库区坝体割草等工作,个别单位还组织本单位职工进行清淤。

    “下一步,工作量大的灌区,将由各镇(街)按照‘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组织机械进行清淤,确保春耕用水畅通无阻。”台山市河长办工作人员介绍。

    据了解,根据工作安排,台山市计划抢抓冬春时节黄金时段(2023年11月至2024年汛期前),分类实施完成航道、山塘、水库、水利工程、市政公园水体、农村水塘、房前屋后小微水体、渔村港池、农田灌排沟渠以及城乡内河涌、河道的清淤工作,解决部分水塘河道污泥淤积、排水不畅、功能减退甚至丧失等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保护水生态质量、增强防洪排涝能力。

    科学处置淤泥

    防止二次污染

    为实现清水长流,台山市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原则,依法依规加强清淤疏浚物清理、排放、运输、处置全过程管理,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例如,端芬镇在开展水塘河道清淤工作中,主要通过挖掘机将河道及岸边淤泥杂物挖出,由运输车辆运往填筑河堤。此外,在清淤过程中,端芬镇坚持环保原则,采取多种措施减少对水体和周边环境的影响,使用环保型清淤设备等。

    据了解,目前,台山市在确保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和标准要求的前提下,综合施策、因地制宜,大力推广淤泥用于肥料利用(园林和水塘绿化、林地、农用)和土地改良利用,将淤泥作为新垦耕地、垦造水田、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治的料源,提升耕地质量。

    接下来,台山市将培育发展淤泥资源化利用产业,鼓励淤泥处置技术创新,积极推动淤泥制砖、陶粒、轻质骨料、路基材料以及水泥加工等资源化利用。

    动员群众参与

    实现共治共享

    水塘河道清淤是一项长期性工程,既需要政府推动,也需要发动群众广泛参与。

    台山市坚持共治共享,依托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立完善清淤工作机制。通过落实受益主体清理管护责任,加强水体巡查管理,实现淤疏动态平衡,依托生态养鱼、种植水草等生态手段恢复水体自净能力;将农村水塘、房前屋后小微水体等简易清淤及日常管理工作纳入村规民约,明确村集体、个人对水塘河道的清淤义务,积极引导、鼓励村民增强主人翁意识,不将垃圾、漂浮物、死亡畜禽、田埂草等倒入水塘渠道,自觉维护水源、田园清洁;将清淤范围、工作进展、捐资捐助、投工投劳等情况纳入村务公开内容,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支持率,最大限度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