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特别报道 访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抢抓机遇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门实践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2024 年 1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抢抓机遇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门实践

蓬江区委书记劳茂昌
江海区委副书记、区长郑丹辉
新会区委书记林锡波
台山市委书记、市长郑劲龙
开平市委书记余中华
鹤山市委书记刘志刚
恩平市委书记黎沛荣

    编者按

    连通深圳的深中通道和连通港珠澳大桥的黄茅海跨海通道有望在今年6月和今年底建成通车,江门区位优势将迎来历史性突破和提升,成为环珠江口“黄金内湾”重要组成部分,珠江东岸的产业、资金、技术、人才等优质资源要素将加速向西岸的江门汇聚。

    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指出,全市上下要深刻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大桥贯通的重大意义,抢抓“大桥经济”“黄金内湾”历史机遇。那么,各县(市、区)将怎样围绕全会精神开展工作?

    蓬江区委书记劳茂昌:

    坚持“五个聚焦” 全力冲刺千亿GDP强区

    蓬江区委书记劳茂昌表示,蓬江区将坚决贯彻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抢抓“大桥经济”“黄金内湾”历史机遇,坚定信心决心,焕发昂扬斗志、冲天干劲,全力冲刺高质量发展千亿GDP强区,为奋力再造一个现代化新江门作出蓬江更大贡献!

    一是聚焦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凝心聚力建好“四个产业平台”。大型产业集聚区蓬江片区加快基础设施和邻里中心建设,集聚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激光增材等产业,打造“万亩千亿”大平台。做优做强侨都预制菜产业基地。滨江新区推进中央商务区(CBD)建设,打造产城人高度融合发展示范区。科技创新平台加快省科学院江门产研院建设,推动珠西创谷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吸引更多港澳同胞来蓬江投资创业。文商旅融合发展平台推动体育中心、会展中心、环五邑华侨广场商圈串珠成链,提质升级长堤历史文化街区等,推动启明里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深化与港澳在各领域合作,打造大湾区研学目的地。

    二是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制造业当家,深入打好“五大攻坚战”,强化暖企助企惠企,推动“3+2”产业集群提质升级,积极谋划未来产业,加快向千亿产业集群迈进。强化空间重塑,今年每个镇(街)至少推动1个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累计改造40公顷以上,释放产业空间100万平方米以上。发挥中心城区比较优势,培育和引进更多高端消费品牌,打造现代服务业增长“强引擎”。

    三是聚焦“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强化乡镇联城带村的节点功能,力争今年新增杜阮镇为GDP超百亿镇街,推动棠下镇、杜阮镇等中心镇在全国千强镇中持续争先进位。加强美丽圩镇建设。深化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凝心聚力建设和美乡村。

    四是聚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深入推进“绿美蓬江”六大行动。加快文化强区建设,在各村居、物业小区打造“小而美”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

    五是聚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警格+网格”融合等模式,构建“平安+”多元共治、群防群治体系。  (邓少军 李兆安)

    江海区委副书记、区长郑丹辉:

    以“六个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

    江海区委副书记、区长郑丹辉表示,江海区将坚定信心、加压奋进,深化落实市委“1+6+3”工作安排,全面开展“高质量发展提质年”行动,聚焦冲刺全国高新区50强目标,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再造一个现代化新江门作出江海新的更大贡献。

    一是坚持深度融入湾区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抢抓深中通道开通机遇,用好“深圳蛇口港—江门高新港”等组合港线路,全面融入环珠江口“一小时通勤圈”。加快江门“侨梦苑”核心区建设,全力支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江门巡回审判法庭、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建设,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政务服务、国资国企、要素配置等重点领域改革,有效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二是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推进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高新区—三江睦洲联动发展先行启动区建设,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培育壮大“1+3+2”战略性产业集群,优化“五维一体”安全应急产业发展布局,加快建设千亿产值园区。高标准打造“两中心一基地”,培育壮大国家高企、瞪羚企业数量质量;加强全国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核心区建设。

    三是坚持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外海制造”“礼乐‘农业+工业’双擎驱动”“江南‘总部+商贸’”错位发展格局巩固成形,培育壮大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

    四是坚持为民办实事,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擦亮全国首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品牌,抓好“一老一小”服务保障,推广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经验,打响“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品牌。

    五是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社会大局平安和谐稳定。全面优化“信访超市+外送服务”网络化工作体系,健全完善“1+6+N”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守稳守牢安全生产防线,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江海平安江海。

    六是坚持党建引领,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合力。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工程”,构建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基层治理格局,打造堪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胡晴晴)

    新会区委书记林锡波:

    立足新起点 打造高质量发展标杆

    新会区委书记林锡波表示,市委全会工作报告目标务实清晰,任务催人奋进。新会区将立足新起点,建设更高水平的“一园三中心”,全力打造“强区强镇富民兴村”的高质量发展标杆。

    围绕“一点两地”战略定位,举全区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扎实推进“港澳融合”“侨都赋能”工程,助力打造大湾区粤港澳合作第五大国家级平台。全面提速提质银湖湾滨海新区规划建设。紧抓核心区产城融合,整合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园、新财富电镀基地、威立雅高科智谷,重点布局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推动珠西新材料集聚区和先进装备产业园提质发展,加快打造国际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地。同时,高水平建设深江合作“主平台”,全力打造对接港澳“桥头堡”。

    突出制造业当家,加速提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加快构建“双碳实验室+双碳产业园”政产学研用融通发展新模式。聚力打造北部新会智造产业园、中部珠西科技新城、南部银湖湾滨海新区三大“万亩千亿”产业园。另一方面,加快构建“2+2+N”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打造“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巩固提升“现代轻工纺织”和“现代农业与食品”两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大力培育新能源、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与健康等若干产业集群。同时,加快培育新能源动力电池千亿产业链,力争年内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存量增至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新增50家。

    力促“强镇富民兴村”,努力打造“百千万工程”新会样板。深入开展“十大行动”,以1镇8村为重点培育省级示范镇村,各镇(街)分别打造一个“百千万工程”示范带(片),重点打造1至2个典型村,今年经济总量超60亿元的镇新增1个、超70亿元的镇新增2个。加快组建“强村公司”,推广“富民工坊”,推动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达到165个,年内所有行政村村组集体总收入均在100万元以上。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水平推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把2024年作为“民生服务提质年”,用心用情办好十件民生实事,突出抓好教育、医疗、生育、养老等公共服务,用实打实的举措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黄胜)

    台山市委书记、市长郑劲龙:

    全力奋进“千亿强县” 争当江门东部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台山市委书记、市长郑劲龙表示,台山将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江门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上来,认真落实五个“统筹推进”,全力奋进“千亿强县”,建设强富绿美新台山,争当江门东部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为再造一个现代化新江门作出台山新的更大贡献。

    一是在融入新阶段大湾区建设上强化担当。举台山全市之力抢抓“大桥经济”“黄金内湾”历史机遇,全力创建粤港新型工业化合作示范区,高标准打造港澳科教产业滨海新城,加快建设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台山片区,建好RCEP经贸科技文化合作交流中心,推动与香港共建港邑绿色产业园,助力大广海湾经济区成为粤港澳合作新的国家级平台。

    二是在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上精准发力。提振大宗消费,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适度超前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97项江门重点项目,聚焦LNG省储备集散基地、核电二期、台电三期等项目重点发力。夯实制造业当家根基,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前瞻布局人工智能、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打造一批百亿产业集群。

    三是在高标准实施“百千万工程”上奋勇争先。加快构筑“一区三园”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区,持续优化四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六位一体”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构建“三线并进”产业体系。“一镇一策”推动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差异化发展,建好“1+10”省典型镇村,打造具有侨乡特色的美丽圩镇、和美乡村。

    四是在统筹抓好“两个文明”建设上接续奋斗。赓续传承侨乡文化,繁荣文化事业,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进绿美台山“六大行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从严抓好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厚植生态底色。聚焦就业、养老、托育等民生问题,抓实办好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五是在坚持守牢安全发展底线上切实作为。统筹各重大领域风险防范化解,优化升级“三十合一”防减救应急指挥平台,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台山法治台山。(林育辉)

    开平市委书记余中华:

    以改革抓攻坚 以攻坚促改革 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开平市委书记余中华表示,开平将全面贯彻落实江门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各项部署,将今年确定为“改革攻坚年”,以改革抓攻坚,以攻坚促改革,争当试点、争创示范,为再造一个现代化新江门作出开平新的更大贡献。

    一是抢抓格局重塑新机遇。抢抓“大桥经济”黄金机遇,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的平台载体和重点产业,全力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抓住文旅产业发展风口,发挥侨乡文化独特优势,高水平建设运营赤坎华侨古镇,全力争创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抢抓“双循环”难得机遇,建好用好粤港澳大湾区(江门开平)优质农产品供应及出口基地,助力更多开平特色农产品和“开平优品”畅销湾区、走向世界。

    二是构建产业企业新体系。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全力创建省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申报水暖卫浴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做大做强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发展低空经济、氢能源及装备等未来产业。打造具有创新力、品牌力、竞争力的企业体系,持续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支持骨干企业发展壮大,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三是兴起“头号工程”新热潮。推动“百千万工程”建设加力提速,支持各镇(街)继续走好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推动更多镇跻身全国千强镇、全省百强镇。全力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建好“世遗风韵”乡村振兴示范带,带动全域乡村振兴。用好省纵向横向帮扶和“双百工程”机制,重点抓好省级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创新投融资方式,充分利用国储林、GEP、EOD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方式,解决资金筹措难题。

    四是书写民生事业新答卷。统筹做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托幼和住房保障等各方面工作。力保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迭代更新“慈善募捐地图”,进一步打造具有侨乡特色的慈善文化品牌。深入推进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高标准建设省第一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城市,全力创建县级“国家森林城市”“无废城市”。(严建广 关健敏)

    鹤山市委书记刘志刚:

    全力推动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县由“建”到“见”

    鹤山市委书记刘志刚表示,鹤山将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江门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上来,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对照四个“深刻把握”和“五个聚焦”的工作要求狠抓落实,全力以赴建典型、作示范,全力推动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县由“建”到“见”,持续壮大以工业经济为主的县域经济,争创全国工业百强县、争当广东县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迈出更大步伐,为再造一个现代化新江门作出鹤山更大贡献。

    一是抢抓“大桥经济”黄金机遇,集中资源建好省产业转移重点主平台。面对“大桥经济”,鹤山将进一步梳理整合县域资源和发展空间,以省重点主平台为载体,用好产业有序转移机制,强化招商引资,切实把“大桥经济”转变为一个个具体实在的项目;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解决重大实际问题,争取到2025年底鹤山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突破800家;做好主平台1000公顷可供开发用地的规划建设,将其打造成为承接珠三角产业有序转移的主阵地,推动隆基绿能、信义玻璃、富华装载机等重大项目尽快投产见效。

    二是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推动鹤山市镇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鹤山将集中资源火力建好典型镇、典型村、典型点,目前正抓紧梳理县镇村三级项目清单,要求每个镇街、每个部门、每个村居在各个领域争做典型;开展城镇设施“补短板”行动,今年要全面创建无内涝城市,全面完成共和、古劳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行动,推动鹤山农村集体经济有增长、整体面貌有改善。

    三是高效统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今年鹤山将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解决群众上学难、就医不放心等问题;保护并利用好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旧址等历史资源,持续打造鹤山咏春、龙狮、龙舟三大文化名片;积极发动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开展绿美江门行动,确保全年完成植树100万株、林分优化提升930多公顷。

    四是突出党建引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保障高质量发展。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用好及时奖励制度和容错免责实施意见,为干部担当作为遮风挡雨、撑腰鼓劲。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高标准完成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持续净化政治生态,不断把各级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杨光明 温云超)

    恩平市委书记黎沛荣:

    奋力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恩平市委书记黎沛荣表示,恩平将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江门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上来,奋力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推动全会精神在恩平落地落实、见行见效,全力推动恩平高质量发展。

    一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纵深推进“港澳融合”工程,加快融入“数字湾区”建设,促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与大湾区核心城市接轨。加快推进中山(恩平)智能家电产业园建设,与东莞、深圳等城市开展智能装备产业合作,共建县域特色产业园。建设打造大湾区“粮仓”“菜篮子”基地。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推广“首席服务官”制度。纵深推进“侨都赋能”工程,推动与委内瑞拉伊市深度共建国际友好城市。

    二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建设大槐智能装备特色产业园,力争2025年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突破百亿。探索发展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谋划推进“海陆空”无人智能产业。加快珠西科创智谷项目建设,打造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园。大力发展水经济,加快江门水都产业园、“锦江百里画廊”文旅项目、众海水产育种项目等项目建设。纵深推进“人才倍增”工程,大力实施“启航计划”,推进恩平市职教园区建设。

    三是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以“不出恩平做出一桌菜”为目标,加快生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谋划建设省级马铃薯产业园、沿锦江高端水产品产业示范带。加快深圳科技园湾西国际食品谷建设,推动农业产业“接二连三”。深入实施“1145”强镇工程,高质量建好沙湖镇典型镇和8个首批典型村。持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推进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工作。深化“共富公司”发展模式和“两预两委托”土地流转模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四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全面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统筹开展“六大专项行动”。大力推动文旅体融合发展,争创全国全民运动健身示范县。抓好县镇村绿化工作。加快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五是深入建设法治恩平平安恩平。积极创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推进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优化“信访超市+外送服务”网络化工作体系,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胡伟杰)

    图/周华东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