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理论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三线驱动 立体进林
打造江门特色林下经济新体系
挖掘梁启超乡治思想
打造“茶坑乡治”基层社会治理品牌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4 年 1 月 1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线驱动 立体进林
打造江门特色林下经济新体系


    发展林下经济,需坚持“种苗基地、装备制造、园林设计”三线驱动,强化全链条保障要素配套,助力推动产业立体进林。我们建议,以市委提出的“种苗基地、装备制造、园林设计”为顶层设计,结合我市实际,抓好抓实立体林业本土化品牌化、林下经济延链补链、森林景观资源盘活等三方面工作,重点落实专项规划引导、数字体系支撑、国资供销引领等要素配套,构建江门特色林下经济新体系。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近年来,发展林下经济已成为各地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换机制的重要实践。当前,我市林下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亟须做好产业规划、统计体系、国资补链等经济要素保障,以“种苗基地”为抓手,以“装备制造”为催化,以“园林设计”为依托,三线驱动力促我市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期,江门市2023年中青年干部培训二班学员组成课题组,深入开展林下经济专项调研,分析我市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短板制约,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基本现状

    发展具有江门特色的

    林下经济正逢其时

    我市林业资源禀赋卓越,多种发展模式兼容并存,各类支撑要素较为齐备,发展具有江门特色的林下经济正逢其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森林面积大且开发程度低,发展林下经济潜力大。全市森林面积42.8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5.31%,森林蓄积量2526.52万立方米,均位列珠三角第3位。2022年,江门全市农林渔牧业总产值为595.2亿元,规模居全省第4;林下经济总产值18.04亿元,仅占林业产值的3.5%,后续开发利用潜力大、空间广阔。

    二是林下经济结构以种植业为主,作物品类丰富。我市林下种植业占林下经济总产值比重为93.1%,代表作物主要有林地新会柑、油茶、澳洲坚果等;产销模式以散户种植、自寻销路模式为主,“厂商+农户”订单式种植、“国资+村集体”联合营林等模式并存。

    三是种苗培育有成效、装备制造有平台、园林设计有基础、支撑要素齐备。种苗培育成效显著:台山红岭种子园湿加松通过国家林木品种审定,育种技术全国领先;中科院鹤山试验站培育林下仿野生灵芝获4项专利,年均产值约5430元/亩;新会林科所培育出生长周期长达30年的新会柑良苗,是普通苗的2—3倍,在种苗市场供不应求。装备制造平台发展迅猛:2023年,台山农机产业园吸引21个产业项目落户,总投资超68亿元,布局贯穿农机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全产业链。园林设计基础扎实:我市于1989年设立的江门市园林设计室,长期参与城市品质提升、美丽乡镇建设等项目;近年来,鹤山来苏山水人家、鹤山源林生态乐园等一批精品项目落地,为推动森林文旅、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打好基础。

    四是治理体系稳固,产品优势显著,产销配套成熟,具体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森林有人管。我市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林长制,4000多名市、县、镇三级林长齐抓共管,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坚实组织保障。第二,产品有特色。江门是南药宜产地,新会柑、五指毛桃等具备“进林”可行性,下游产业链长且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新会陈皮、鹤山红茶、开平大沙茶等地理标志产品种植面积均超万亩,集聚效应显著。第三,配套有保障。我市推动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绿色金融服务两套体系,为林下经济产销扩面提质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我市林下经济发展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智力支撑、内需市场、产业规划等方面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主要存在“智力支撑不足,品牌建设缺少人才及科技赋能”“内需市场较小,林业装备制造未集聚成群”“林憩业态偏弱,园林设计赋能作用有待激发”“指引方向不明,产业布局缺少整体规划”“家底摸查不清,缺乏基础数据辅助上层决策”“经营效率不高,缺少完备供应链与科学分配链”等六方面问题。

    对策建议

    三线驱动

    强化全链条保障要素配套

    发展林下经济,需坚持“种苗基地、装备制造、园林设计”三线驱动,强化全链条保障要素配套,助力推动产业立体进林。我们建议,以市委提出的“种苗基地、装备制造、园林设计”为顶层设计,结合我市实际,抓好抓实立体林业本土化品牌化、林下经济延链补链、森林景观资源盘活等三方面工作,重点落实专项规划引导、数字体系支撑、国资供销引领等要素配套,构建江门特色林下经济新体系。

    一是以“种苗基地”为抓手,推动立体林业本土化品牌化。第一,组建林下经济科研联盟。充分发挥科研资源优势,统筹构建以台山红岭种子园为龙头,江门双碳实验室与中科院鹤山试验站为技术支撑,各县(市、区)林科所为实施主体的“1+2+N”林下经济科研联盟。以镇级为基本单元,因地制宜推行“一镇多品、一品多种”的种苗培育、林下套种、林业碳汇科研工作,以技术创新突破产业品牌发展瓶颈,以“揭榜挂帅”机制推动林业科研事业高质量发展。第二,树立品牌意识抓好良种工程。参考台山湿加松成功案例,推动新会柑、大沙茶、鹤山红茶等林品从优势地域品牌迭代至种业专营品牌;探索沉香、油茶、灵芝、猴耳环、澳洲坚果等下游产业附加值高的优质林品育种本土化,做强江门特色林品“基因库”。第三,发展林下套种技术及林业碳汇储备技术。结合林地自然条件选择不同特性作物组合,探索以“混交林+灵芝/五指毛桃”“纯林+五指毛桃”为示范的“阴阳调和”林药林菌套种模式,以“湿加松+新会柑”“油茶+新会柑”为代表的立体林果套种模式,有效盘活林下空间资源。

    二是以“装备制造”为催化,推动林下经济延链补链。第一,培育林业装备研发制造内需市场。结合我市国家储备林建设契机,统筹林业全链条装备需求形成规模内需市场,以“大项目”带动“大产业”,推动林用装备研发制造产业集约化。第二,打造林用装备研发制造产业全链条。发挥我市摩托车内燃机及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优势,依托台山农机产业园发展泛农机人工智能和应用、装备及零部件制造的产业布局,聚焦市场需求,打造林用装备研发制造平台,推动林业装备制造全链条“足不出江”。第三,提升营林管理智能化水平。以国有林场为试点,联手国内高等院校及头部研究机构,探索开发物联网监测、智能虫情测报等数字化系统,前瞻性谋划智能种植、监测、采摘(砍伐)机器人产业布局,打造林下经济机械化、智能化示范点。

    三是以“园林设计”为依托,盘活森林景观资源做精全域林憩产业。我们要把握好森林资源原始生态性、生态脆弱性、情感认同性,围绕“吃有特色、住有档次、行有保障、游有看点”,逐步推进江门全域林憩产业发展。一要兼收并蓄,推动园林设计行业蓬勃发展。鼓励市园林设计院、来苏园艺盆景协会等本土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差异化发展,积极参与我市森林景观利用研究,充分激活我市园林设计积淀底蕴;引入园林设计行业顶尖团队,以鹤山来苏山水人家项目、鹤山源林生态乐园为范本,打造具有侨乡特色的“江门园林客厅”示范基地。二要串珠成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侨乡特色林憩高地。以古驿道、森林步道“慢行系统”提质工程为抓手,用活用好点状供地政策,推动我市森林旅游特色路线、森林生态综合示范园与森林景观资源利用有机融合,打响“中国侨都,诗邑江门”森林文旅品牌。三要善用活用,为城乡一体绿美提升行动“最后一公里”提供支撑。用好用活园林设计,推动“五边”“四旁”边角地、夹心地、插花地、撂荒地因地制宜蝶变为秀美景观。

    四是以“专项规划”为引导,为林下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一要细化做好产业指导。统筹制定“一镇多品,一品多种”林下种养殖产业布局规划,构建现代化服务支撑体系,聚焦解决林品育产“小、散、弱”的问题。二要注重培育有效市场。分门别类挖潜整合林下经济规模项目,形成上中下游市场内需规模,为智能装备推广、优质林品加工、森林文旅“侨”牌化提供“沃土”;扶持培育一批本土优势龙头企业,做强镇域经济,解决林产规模及产值税收纳统小的问题。三要强化组织领导保障。组建市级工作专班,围绕发展与保护协同的基本原则,聚焦理顺用地指标、产业布局、资源统筹、环境保护、振兴镇域经济、带动农民致富等机制问题,以“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情社会”三位一体推动林业经济新体系布局扩面提质。

    五是以“数字体系”为支撑,提供可视化、可量化的产业信息决策基础。一方面,构建我市林下经济统计体系,让数据说话辅助科学决策。创新出台地级市林下经济统计监测指标体系,重点围绕林下种植业、林下养殖业、林产品采集业及加工业、生态旅游业、森林康养产业等方面数据,精准反映林下经济全产业链发展成果、拉动投资成效、带动就业情况,为“向林要产值”提供纳统入库支撑。另一方面,测绘我市林下经济资源“立体图”,让要素量化辅助科学布局。发挥台山市全国首创自然资源要素“一张图”先发优势,研究测绘全域森林资源、生态用地资源、工业配套资源、商业服务资源、物流区位资源等关键要素合一、多维叠加的“立体图”,为林下经济发展布局及项目招商提供可视化、可量化的产业信息基础支撑。

    六是以“国资补链”为纽带,打通贯穿林农与市场的高效供应链。坚持国资引领,打造林下经济全产业链。用好用活国资、供销系统“纽带”作用,推动“林农增富、镇域增收、国企做大”协奏共进。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探索以公共型冷链骨干网为重要渠道,依托供销系统农产品进口集散基地,打通林下经济供应链,以产业投资推动国有资本有序布局林下经济一二三产,聚焦打造具备规模经济效应的林下经济全产业链、精益供应链,提升林品市场竞争力,致力成为串联农户收入、镇域产值、打造龙头品牌的“主转轴”。秉持人民至上,确立林农增富的收益分配机制。围绕“百千万工程”战略部署,全方位履行国有资本社会责任,研究由国资企业、供销企业以“保本微利、让利于农”的原则,推行“公司+集体+农户”三位一体联营合作模式,以入股保底分红、效益分红以及林地流转或入股收益、劳务收益等分配机制为抓手,保障林农在产业发展各个环节上的稳定收益,多措并举促进国资企业、合作社、林农形成紧密的产业发展和利益分享共同体。

    (中共江门市委党校2023年中青年干部培训二班课题组)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