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2024两会专题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以高质量立法护航高质量发展
深入群众之中 反映民生需求
党旗指引方向 写实履职文章
深入调研 认真履职
服务江门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一号提案”办理取得明显成效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4 年 1 月 1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扎实推进切口更精准、侨味更浓厚的立法
以高质量立法护航高质量发展

    □江门日报记者 赵可义 通讯员 高峰

    制定出台全国首部专题为促进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立法的地方性法规;成为全省首批参与广府菜立法的地级市之一;开展10项立法工作,立法数量为历年之最……浏览过去一年我市的立法“成绩单”,市人大常委会以“走在前列”总目标统领人大各项工作,制定落实《关于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动新时代地方立法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担当作为,扎实推进切口更精准、侨味更浓厚的立法,立法质量和效率不断实现新突破,以高质量立法护航侨都高质量发展。

    不断提升立法质效

    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

    去年,电视剧《狂飙》热播后,各地游客奔赴其在江门的取景地打卡,感受侨乡的文化魅力和烟火气。除了《狂飙》重要取景地长堤历史文化街区外,赤坎华侨古镇等地也纷纷走进公众视野。

    这是近年来江门坚持不懈保护和活化利用历史文化街区的结果,其背后离不开2020年起实施的《江门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该条例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措施、维护管理、合理利用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为我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提供了法治基础。

    地方性法规的加持,能让历史文化街区焕发出新的活力,让城市留下侨乡记忆。近年来,江门人大不断提升立法质效,为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江门素有“中国侨都”“海内海外两个江门”的美誉,是海外华侨华人观察广东乃至中国的重要窗口,历来注重发挥华侨华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沟通中外思想的独特优势,形成了独具江门特色的华侨华人文化交流范式。

    为总结我市华侨华人文化交流的既有经验,解决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去年表决通过了全国首部专题为促进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立法的地方性法规《江门市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围绕“固根、铸魂、圆梦”建设主线,加强江门侨乡文化资源挖掘利用,推动华侨华人文化传承发展,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助力江门更好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条例》于今年1月1日起实施,让我们更有信心与江门一道讲好江门故事、广东故事、中国故事。”江门籍侨胞、美国安达控股国际集团董事长陈卫平的观点代表了广大华侨华人的心声。

    聚焦社会热点

    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

    前年,江海区城管局会同江南街道办在江海区白水带体育公园附近,规划了一片摊贩经营临时疏导点,经过去年的扩充,如今已形成一片热闹的市集,点燃了江门的“夜经济”。

    江门对临时疏导点的管理服务依据以《江门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为主。该条例于2017年颁布实施。为了满足市民对高品质、亲民化生活的需求,让《江门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更具操作性、针对性,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对该条例进行修正,并于去年10月实施。新修正的条例增加了规定,明确提出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方便群众、布局合理、监管有序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划定摊贩经营、文艺表演等场所,并由县级人民政府制定具体管理办法。

    该条例的修正,让江门变得更有温度和烟火气。目前,江门市共设有56个各类摊贩经营疏导点,合计有摊位约3730个。

    聚焦社会热点,回应民生关切。为将江门“粤菜师傅”工程中行之有效的政策举措,上升固化为法规条文,共同做成改善民生促进就业和产业发展的大文章,去年在省人大常委会全国首创为“菜”立法过程中,我市首个主动向省人大常委会申请争取,并成为首批参与广府菜立法的地级市之一。

    平安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江门市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条例》将围绕推进平安江门法治江门建设,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供立法层面的支持;《江门市城市建筑外立面管理条例》的制定,不仅关系着城市品质和形象打造,也关系着市民的居住安全。目前,这两项立法项目已分别完成初次审议和二次审议。另外,《江门市出租屋安全管理条例》《江门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条例》等被列入去年的预备项目,有望今年正式提请审议……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度开展的10项立法工作,无论是审议和修改项目,还是预备和调研项目,均紧扣江门高质量发展主题,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

    完善立法工作机制

    生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过去一年,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发挥地方立法研究院、基层立法联系点及人大代表联络站、立法咨询专家作用,坚持在立法工作各个环节做到更接地气,更好地察民情、聚民智,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人大立法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生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5月,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实施《关于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动新时代地方立法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推动新时代江门地方立法高质量发展的意义、指导思想、原则要求均作了详细阐述,为江门市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立法机关,一头连着基层群众。一年来,在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这一全省唯一“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示范引领下,江门依托16个基层立法联系点、588个人大代表联络站、20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更好地反映人民意愿,使立法这件“专业事”变成了人民群众的“身边事”。

    作为全国著名的侨乡,广大港澳同胞、海外华侨也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力量。如何发挥侨乡优势,汇聚华侨华人力量,维护侨胞利益,共建侨乡、湾区,同心共圆中国梦?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侨”为桥,制定《关于进一步发挥侨资源优势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定》,邀请华侨和荣誉市民列席人民代表大会,广泛听取侨界意见建议,推动华侨群体建言献策,更好地激发侨胞的爱国心、报国情和强国志。

    同时,市人大常委会通过执法检查、听取专项工作报告等形式,加强法律法规实施监督,高举“法律巡视”监督利剑,推动地方性法规有效实施。市人大常委会还加强规范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依法对11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主动审查并备案,有力维护国家法治统一。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