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李淑珩 通讯员/陈小骞 李剑华) 位于赤坎镇侨小馆旁边,有一座玻璃房格外吸引眼球。“这是10千伏公福线小馆配电房,其所使用的玻璃均为光伏发电玻璃,能够完全实现内部用电的自给自足,这是江门地区首座集光伏发电、储能、电能分配于一体的‘零碳’智能10千伏配电房。”据开平供电局工程建设部项目经理邹达想介绍,该配电房已于近日正式投产运行。
近年来,开平市以争创全国县级低碳示范城市为目标,积极“碳”寻绿色发展之路,围绕开平碉楼与村落、赤坎华侨古镇等重要旅游资源,探索“近零碳”旅游景区建设,2023年11月入选广东省第一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名单,成为上榜的唯一县级市试点。该配电房是开平供电局积极配合地方绿色发展战略,把技术创新“揭榜挂帅”项目的选址瞄准本地旅游重镇赤坎镇,倾力打造的新型城镇化配电网示范区和“零碳”环保示范项目。
邹达想和记者算了一笔环保账,该配电房光伏发电玻璃面积168平方米,占整体面积的46%,其中最大的一面达40平方米,能最大程度实现自然光的均匀照射,日平均发电量达44.79千瓦时。根据测算,该配电房在25年的运行期内,预计可发电量40.87万千瓦时,合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31.05吨、标准煤消耗量126.7吨。这是开平供电局创新将光伏发电玻璃作为配电房建筑结构的一部分,使其在提供绿色能源的同时,承担传统外墙功能,充分发挥“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在网架建设中的潜力的成果。
“小馆配电房采用了双层结构,二层配置了储能装置,存储光伏发电的过剩电能,为配电房的照明、空调等设备提供绿色电力,实现建筑物从‘耗能’向‘创能’的转变。”邹达想介绍,储能装置可以根据天气和光照情况,智能调节蓄电池的充电效率,从而实现配电房的自用电、光伏发电能源和储能系统电量三者的动态平衡。“储能装置具有电能调度、电能平滑输出等功能,存储的电能可在用电高峰期或光伏出力不足时释放,均衡电网负荷。同时,作为备用直流电源,在故障停电和故障抢修中提供应急供电。”他说。
此外,开平供电局充分考虑到赤坎古镇周边民宿、商铺等旅游发展用电的增长趋势,在该配电房内加装智能配电监控系统,通过5G网络和大数据分析,实时掌握变压器运行状态,为供电所提前介入开展“治未病”差异化运维提供数据支撑。“小馆配电房应用了快速换相开关,可以在客户‘无感’下完成单相负荷无缝换相,智能调节三相负荷。”赤坎供电所所长莫贤鹏表示,借助智能电网手段,提供稳定可靠的供用电环境,有助于提高游客和商家的用电体验,推动乡村振兴良性发展。
该配电房的顺利投运,不仅有效解决了赤坎镇旅游商业用电负荷增长问题,进一步优化了区域网架结构,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助力开平市争创省“百千万工程”示范,更为开平市承接粤港澳大湾区工业县(区)碳达峰碳中和样板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下一步,开平供电局将探索更多电网绿色低碳转型建设方案,将分布式光伏、充电设施开发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助力地方走好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邹达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