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台平
番薯,作为绿色食物,大家都喜欢。
提起番薯,我不由想起学生时代挖薯尾的经历。不知内情的人望文生义,以为挖薯尾就是挖番薯的尾巴,其实不然。家乡的村民把第一趟挖番薯后,再行第二趟甚至第三趟的深挖,称为“挖薯尾”或“捡薯尾”。在已收成后的番薯地里,基本上没有白捡番薯的可能,只有深挖,才有收获。
番薯的生长期约半年,南方种植番薯普遍是一年两造,春种夏收,秋种冬收。收获埋在地里的番薯,靠一趟开挖是很难挖干净的。而出现“挖薯尾”这种现象,也是与当时的粮食紧张有关。
20世纪的70年代前,杂交水稻还未推广,我国水稻产量低,粮食供应不足,全国上下都实行粮食供给制,凭粮本或粮票到当地粮管所购粮。那年代,我正是学生,印象中每月只有10多市斤的粮食指标,且这些粮食指标还不全是供应大米,而是要搭配相应比例的面粉、高粱粉、黄豆等五谷杂粮。因此,时常吃不饱饭。
为解决主粮大米不足的问题,人们利用自留地或开辟荒地、山地种植耐旱、易生长、产量高的番薯,作为大米的补充物,填饱肚子。
学生年代,我时常跟随同学或邻居的孩子,利用空闲时间,扛起锄头,腰间挂上竹篓或布袋,结伴从墟镇来到二三公里外的田间地头,在村民已收获的地里,继续深挖深翻一遍,将“漏网之鱼”揪出来。每次深挖数小时,都有几斤收获。
挖薯尾是一件很辛苦的劳动,学生时代力气小,举起四五斤重的锄头深挖番薯,十分吃力,稚嫩的小手挥舞锄头没多久,手掌就起了血泡,且夏天要头顶烈日,面部、颈部都被晒得通红;冬天要迎着凛冽刺骨的寒风,呼吸着北风呼啸卷起来的泥土粉尘,很不是滋味。由于经常去挖薯尾,手掌还起了厚茧。忆起那段艰辛经历,真是刻骨铭心,经久难忘!
那时,大人们都欢迎孩子们到地里挖薯尾,一来可培养孩子们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二来,孩子通过劳动,避免成熟的番薯白白烂在泥里;三来,通过孩子们的深挖,深层地里板结、坚实的土壤得到松软,村民也节省了犁地的力气。
挖薯尾是那个年代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在水稻高产、粮食充足的当今时代,挖薯尾现象已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