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儿童对探究事物或学习知识的兴趣,往往来源于事物或知识本身呈现的吸引力,而不是老师或家长的大道理说教。低年级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学习积极性则来源于身体各感官接收到的有效刺激,因此在学习活动中有效调动儿童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是帮助儿童发展提高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最佳途径。
江海区江南小学 周艳芬
能唱会跳 活跃课堂气氛
本人在多年的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进行过多种尝试,努力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实践效果。
不管是在哪一个年级,教师都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编制知识歌曲或顺口溜,配上简单的歌曲节奏和舞蹈动作,让数学知识可以“唱出来”和“跳出来”,通过生动的课堂体验,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学到的知识。
部分低年级儿童存在难以理解数位意义的问题,本人则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相对不易集中等特点,编写《数位歌》《凑十歌》等数学歌谣,带领学生跟着音乐节拍,做着与歌词相呼应的动作,把课堂内容大声地唱出来,让学生更好地记住相关的知识和计算方法。
除了改编数学歌谣外,本人还创编生动有趣的激励性口令进行组织教学,管理课堂秩序,帮助学生养成阳光自信、积极上进的学习态度,让课堂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真听真看
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图片、故事、游戏、卡通、音像、表格等形式,把低年级数学中那些枯燥无味的数字、算式包装起来,像这样重构知识内容,同样是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积极参与学习的方法之一。
例如在学习“11—20的认识”后的阶段复习中,本人设计了共20只小动物图案,分别为鸡、鸭、狗、猫、兔5种动物各4只,各自再分为红、黄、白、黑4种颜色。学生很容易会被这些五颜六色的可爱动物吸引住,在我的指示下进行读数、写数、认数,整个过程不再枯燥重复,减少了学生对学习的厌烦情绪,自然能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又如,部分学生对“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等概念理解不清,因此在“乘法的初步认识”中,本人采用了声音、节奏来包装知识点,把木鱼、铃鼓、竹筒等乐器带进课堂,先让学生认识这些乐器,再让学生通过听音猜出是哪种乐器。当学生兴趣高涨时,我开始敲节奏,要求学生边听边记忆:每次几下?敲了几次?一共有几下?该怎样列式?像这样在计数练习中巧妙运用音乐节奏与节拍,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专注力与记忆力,取得更全面的教学效果。
眼看手动
提升课堂体验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儿童学习数学时,更适合采用“先做后写”的方式。
本人在教学中改变了过去“重教轻写,先讲后练”的教学模式,而是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精心策划数学课堂的操作、游戏和实践活动,通过对教学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边操作边思考,最大限度地调动身体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眼看手动、手脑协调,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体验和掌握知识,帮助他们实现从直观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转变。
学生根据教师抛出的数学问题,你一句我一句地进行讨论,然后进行与知识点相关的实践活动,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正是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课堂之中,教师才能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为学生们带来真正有趣且高效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