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千亿再出发——聚焦新会区打造“强21/2024-02-05/A05/73261707058227245.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聚力“一园”不动摇 园镇共融释新能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2024 年 2 月 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力“一园”不动摇 园镇共融释新能
新会区三大万亩千亿园区未来可期
江门大道东甲立交。
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
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 黄胜 摄
新会智造产业园凤山湖园区。

    南海之滨,银洲湖畔。多条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的交通要道在此汇聚,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的新会,战略地位正在不断攀升。

    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赋予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新会地处大湾区承东启西的关键节点,腹地纵深广阔,拥有可大规模连片开发的土地,发展潜力巨大;坐拥10个国家级产业基地,正加快建设657平方公里、全市布局面积最大的大型产业集聚区。

    在全市制造业发展的版图中,新会被寄予厚望、赋予重任,将给全市产业发展带来战略性的机遇和变化。

    良辰美景,有凤来栖。在“园区再造”工程的引领下,过去一年,新会区聚力“一园”不动摇,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新会片区)完成土地平整153.33公顷(2300亩)、出让285.33公顷(4280亩)、建成园区道路14公里,建成28万平方米产业新空间,三大“万亩千亿”平台已具雏形、未来可期。

    这些是新会坚持“抓项目、建平台、优环境”,担当全市新一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主战场的生动缩影和具体实践。在大湾区的激烈竞逐中,新会正锚定建设世界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高站位谋划推进“工业振兴”“园区再造”工程,争取在打造江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桥头堡”上实现新突破。

    A 统筹三大组团 打造特色园区

    大型产业集聚区的建设,能有力促进及优化战略性产业集群在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布局。

    新会区深刻认识到,面对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奋力打造大湾区新一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战场,加快推动全省区域平衡发展,对推动新会乃至全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深入落实“园区再造”工程,新会区致力于打造特色园区,全力以赴建设招商新平台:加快珠西新材料集聚区前沿新材料产业发展步伐,支持芳源环保等“链主”企业发展壮大,打造新材料特色产业园。围绕中创新航江门基地项目统一谋划、统一布局,全力将新会智造产业园打造成为大湾区西翼领先的新能源动力电池特色产业园区。借助环保产业园配套优势,加速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产业规划和区域环评工作,启动PCB线路板、电子元器件、电子信息产业园申报。

    为了在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新会片区)建设上谋突破,新会区按照“组团发展、产城融合”标准,加快统筹推进三大组团建设。

    北组团主动与蓬江、鹤山、开平等县(市、区)融合,加快新会智造产业园建设,推动银洲湖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提质增效,谋划扩容罗坑园区,打造国家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重点发展区。

    东组团主攻深江合作,抢抓深中通道建设重大机遇,全方位、深层次、高频度对接深圳。推进三江、睦洲镇与江门高新区政策共享、联动发展,齐心协力争取大项目、开辟新园区。高水平建设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规划建设江睦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加速珠西新材料集聚区扩区,争取东组团工业产值突破600亿元。

    南组团主攻港澳合作,推动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打造大湾区先进制造业和国际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深化银湖湾滨海新区与港澳旅游、康养领域的合作,建设城市创新发展示范区。按照“五个一”标准构建“15分钟生活圈”,打造一批布局优、功能全、品质高的“邻里中心”。

    B 区镇一体改革 推动园镇融合

    纵深推进“工业振兴”“园区再造”工程,新会志在深耕制造业沃土,打造大湾区西翼制造中心。

    新会区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提出,新会区要乘千亿之势,扛首善大梁,高水平建设“一园三中心”,努力打造“强区强镇富民兴村”的高质量发展新会标杆。

    为了深入实施区镇经济一体化改革,新会区从去年开始敢于打破镇域行政界限,划分圭峰会城、潭江、银洲湖西岸、银洲湖东岸等四个“一体发展区”,推进园镇、规划、招商、“工改”、服务、交通等六个一体化工作,实现区镇一体、园镇融合。

    同时,创新建立发展区运行机制,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使资源配置更加高效、招商引资更加精准、政务服务更加优质,力争2023-2025年集聚区新会片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2%以上,到2025年达2000亿元,其中圭峰会城、银洲湖东岸一体发展区分别达600亿元、700亿元,潭江、银洲湖西岸一体发展区均达350亿元。

    为了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提速提质,新会区全力打造三大“万亩千亿”产业园区,以北部新会智造产业园、中部珠西科技新城、南部银湖湾滨海新区为战略支点,举全区之力打造三个万亩承载、千亿体量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其中新会智造产业园涵盖凤山湖园区、大泽园区,谋划建设联动拓展区,重点布局新能源电池产业;珠西科技新城涵盖轨道交通产业园、江睦产业园,与江门高新区政策共享、联动发展,重点布局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储能产业,预留新能源汽车发展空间;银湖湾滨海新区涵盖核心区和珠西新材料集聚区、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海工装备产业园、金门工业园,重点布局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产业。

    此外,新会区将持续深化“指挥部+联合管委会+平台公司”管理模式,实施园区资金运营封闭管理。积极申报国家经济开发区,加快推进省产业转移园和省级经济开发区扩园申报工作。抢抓深中通道全线通车的重要机遇,全力加快各园区产业载体空间建设,力争年内建成不少于50万平方米工业厂房。

    C 推进深江合作 提速滨海新区建设

    在经济发达的粤港澳大湾区,银湖湾滨海新区曾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色”。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江门银湖湾滨海地区开发,形成国际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地以及面向港澳居民和世界华侨华人的引资引智创业创新平台。

    银湖湾滨海新区位于新会区东南部,控制区面积约340平方公里,包括环银洲湖、黄茅海和虎跳门海岸的崖门镇、古井镇、沙堆镇部分区域。其中,核心区面积约55平方公里,南至黄茅海,北至国道G228,西至古兜山休闲度假区,东至崖南圩镇。

    这340平方公里土地,是整个大湾区不可多得的新平台。如何引好商、选好资,是未来银湖湾滨海新区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紧抓核心区产城融合,力促澳门国际健康港、爱能森等项目动工,推动产业空间及配套建设,支持华立学院建设华侨华人创新创业科技园,实现核心区“面”“里”升级焕新,加快打造面向港澳居民和世界华侨华人的引资引智创业创新平台。紧抓“三园”项目落地、建设、投产,整合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园、新财富电镀基地、威立雅高科智谷,重点布局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推动珠西新材料集聚区和先进装备产业园提质发展,加快打造国际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地。

    高水平建设深江合作“主平台”,银湖湾滨海新区无疑是“主阵地”。

    今年,新会区将先行先试与深圳南山区、宝安区对接合作,以深圳上市公司外投项目为重点开展联合招商,推动“深圳总部+江门基地”“深圳研发+江门生产”“深圳服务+江门制造”跨市战略组合布局落地,力争全年引进深圳项目总投资100亿元。推动深圳机场江门候机楼、分拨中心规划建设。支持华津集团与深圳前海联合交易中心深度合作,建设大型金属产业园区和金属交易示范区。全力打造对接港澳“桥头堡”。携手港澳规划建设港澳科教产业滨海新城,加快港邑双碳创新创业社区建设。深化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线上预约”“送证上门”等便民举措,持续拓展“跨域通办”服务事项。

    此外,借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新会区将深化推进新澳绿色经济合作,大力推动两地在科创、教育、文旅、康养、中医药等领域融合发展。落实港澳居民免试换领内地驾驶证,优化港澳车辆停车便利化措施,促进“港车北上”“澳车北上”。

    策划/采写:江门日报记者 叶田新会区委宣传部供图(署名除外)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