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高质量 开新局——江门高质量发展特21/2024-02-26/A04/81801708869963429.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高水平建设法治江门 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营造“众善”“乐善”文明风尚
江海法院外海法庭促行业溯源治理
休假辅警及时伸出援手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4 年 2 月 2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政法系统坚持党建引领,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和法律服务供给
高水平建设法治江门 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蓬江区人民法院法官走进辖区工业园区,为企业提供“法律体检”服务。
新会区检察院检察官通过检侨联络远程视频,与海外侨胞沟通联系,远程办理案件。

    □文/图 凌雪敏

    2023年,江门地区生产总值达4022.25亿元,首次突破4000亿元大关,高质量发展这一关键词贯穿江门奋勇拼搏的全过程。龙年开工首日,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全市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更是为新一年高质量发展吹响了冲锋号角。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江门连续五年获得法治广东建设考评优秀等次;成功获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这一“国字号”招牌;建立华侨华人国际商事调解中心,打造华侨华人争议解决和法律服务高地……法治江门建设交出了一份高水平“答卷”。

    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去年以来,全市政法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市委“1+6+3”工作部署,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着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和法律服务供给,为江门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的重大机遇撑起一片更高水平的法治槐荫。

    深入基层把脉问诊

    夯实和谐有序发展之基

    去年以来,市委政法委坚持践行“四下基层”,走访广东海目星(江门)激光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广东海信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了解企业发展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深挖痛点难点,形成调研成果,进一步延伸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的触角。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立良法、保善治、促发展——江门充分发挥18个市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的作用,与全省唯一“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形成良好的互动和配合,积极参与国家立法。今年1月1日,全国首部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促进条例正式实施,掀开了侨乡特色立法新的一页。同时,大力推进行政执法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抓细抓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贯彻落实,让严格公正规范文明执法在侨乡大地蔚然成风,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序、包容、稳定的环境土壤。

    最大限度解决企业困难,持续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发动重点工业园区网格厂企负责人、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员等担任兼职网格员和最小单元长,用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园区服务网兜起企业大小事。推动全市共41家商会协会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并创新搭建市场化调解中心、金融纠纷调解中心、照明电器行业跨界纠纷联调室等多元共治解纷机制,帮助企业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前端。

    科技赋能,帮助企业群众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在全省率先上线“邑码解纷”7×24小时网上诉求服务平台,依托“信访超市+外送服务”网络化工作机制,推行“接诉即办、急事急办、简事快办、繁事精办”,上线试运行以来办结率达96.4%。

    下沉基层、服务基层,江门政法系统凝聚合力,多措并举,为企业在江门干事创业、群众安居乐业夯实和谐有序的发展之基。

    呵护“侨”基因

    出实招厚培营商沃土

    侨,是江门最独特的城市基因,一批侨胞在此投资兴业,是江门纵深推进“侨都赋能”工程的“生力军”。

    走进江海区高新创智城A座17楼,一个具有全球视野、现代化的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展现在眼前,以开放的姿态,为海内外华侨华人提供高效便捷国际化仲裁服务。该中心辐射珠海、佛山、中山等5个粤港澳大湾区西岸城市,涉及金融、国贸、股票投资等行业领域,建成运营以来共办理案件238宗,标的总额50.86亿元。

    全市政法系统正不遗余力推动大湾区规则机制“软联通”持续深化。去年依托该中心,市司法局、市中级人民法院等推动建成了中国(深圳)证券仲裁中心江门联络处、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金融工作部以及华侨华人国际商事调解中心三大争议解决平台,建成县(市、区)仲裁基层联络站,纵深延展仲裁服务覆盖范围。全国首创“华侨调解+国际仲裁+司法确认”模式,全力打造华侨华人争议解决和法律服务高地。

    相隔千里,两屏之间,海外侨胞在指尖便可完成矛盾解纷、司法公正等公共法律服务。如今,江门通过建立线下中心+线上平台,把跨越山海的距离缩到咫尺之间。2023年3月,恩平法院仅用4天就顺利审结一宗跨越东西半球的遗产继承纠纷案件。

    线下,专业全面的服务体系越发健全。建立市、县、镇、村四级涉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成华侨华人离岸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辟涉外法律服务专区,激活涉侨公证、调解、司法鉴定、法律援助、法律宣传咨询等领域服务效能。组建专家顾问团队在24小时内提供涵盖95个国家和地区的涉外法律咨询服务。县(镇)级涉侨调解室广泛吸纳华侨华人、归侨侨眷进入涉侨纠纷调解员队伍。

    线上,便利快捷的服务平台不断拓展。推动江门市五邑公证处、台山市公证处入选司法部、外交部海外远程视频公证全国试点;“江门智慧司法”“江门涉外法律服务地图”微信小程序提供9个类别、100个海外法律服务点的联系方式和导航指引服务。“公证+执行”模式为依法办理涉侨案件按下“加速键”;依托异步审理系统,破除涉侨案件诉讼庭审双方“错时”“错空”的难题。

    江门市正用法治规则和力量,厚培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沃土,让越来越多的产业资本选择江门、投资江门、扎根江门,续写更多的春天故事。

    激发干事创业劲头

    创新变革办好“一类事”

    “这家公司厂址占地面积大且交通便利,周边有相关产业集聚,通过重整让其免于荒废,能继续为江门经济发展作贡献。”去年,江门市中级法院用时仅53天,便指导我市一家老牌民营制造企业完成重组,转型为科技材料企业,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出发。

    该案让债务人逐步摆脱困境,实现生产资源的有效利用,生动展现了江门政法队伍勇于创新变革、积极服务保障市场主体健康发展的良好精神面貌。

    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政法铁军,是建设高水平法治江门、护航中心大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市委政法委坚持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分类组织、精准施策,举办各类专题业务培训班,推进实战练兵常态化,为政法干警“充电”,激励党员干部立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经济发展,以学促干,推动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延伸。

    去年4月,一场全市首宗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公益诉讼案听证会推动了蓬江区多部门联合签订“杜阮凉瓜”品牌保护协作机制。去年全年,我市检察机关共办理农产品地理标志行政公益诉讼案件8件,发出检察建议3份,召开听证会1次,推动侨乡特色地理标志农产品全产业链条治理。市检察院有关负责人说:“要切实加强对江门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全链条保护,推动特色产业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

    保护农产品地理证明商标,是江门坚决保护知识产权的一个缩影。去年,江门法院审结知识产权案件2374件。市法院、检察院、市场监管、海关等有关部门联合共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并成立了知识产权纠纷律师调解工作室,合力保护激发市场创新活力。在江门历年案值最大的摩托车涉嫌侵权案中,广东大冶摩托车技术有限公司成功维权后,总经理谢升感慨:“我们感受到了江门保护知识产权的决心和信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话一点也不假。”

    为持续提升企业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江门政法系统还把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市司法局通过开展“服务实体经济 律企携手同行”专项行动、民营企业法治服务活动,组织法律咨询专家走进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帮助民营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健全管理制度、防范法律风险。江门公安则进一步优化受理往来港澳人才签注办理工作流程,落实“预约上门”“一窗办理”“人才从优”“只跑一次”等便利措施,采取“集中办、上门办”“人才专场”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我市人才签注便利度满意度。

    法治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其良性运行的根本保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全市政法系统将继续以实际行动回应新时代对法治工作的要求,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法治力量。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