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凝心聚“绿”栽新苗
共同营造爱绿植绿护绿浓厚氛围
手植绿意 为春天上色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4 年 3 月 1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市各地联动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凝心聚“绿”栽新苗

五邑大学师生在蓬江区棠下镇良溪古村进行植树。 罗霈 摄

    岭南春来早,植绿正当时。昨天是我国第46个植树节,江门市2024年全省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义务植树活动在侨乡大地火热展开。

    挥锹铲土、扶树填坑、踏土夯苗、提桶浇水……我市各地干部群众齐心协力,配合默契,广泛种植萍婆、海南红豆、红花紫荆、紫花风铃等树种,为侨乡大地增添新绿。当天,全市各县(市、区)、镇(街)、村(社区)联动举办义务植树活动共计207场次,参加人数1.1万人次,植树约3.45万株。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关键之年。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将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纳入“1310”具体部署,要求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广东样板上取得新突破。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提出,持续推进绿美江门生态建设,着力提升“含绿量”“减碳量”“含金量”。

    今年1月以来,我市共开展义务植树活动550场,参与义务植树活动3.1万人次,种植树苗11万株。当下,全市植树热情如春潮般涌动,干部群众纷纷抢抓植树“黄金期”全力推动绿美江门生态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统筹/张浩洋

    文/张浩洋 皇智尧 蔡昭璐 邓少军 任佳燕 刘淑君 陈婵 任晓盈 陈方欢 刘嘉猷 张舜同 吴健争

    打造优质林分优美林相

    何为林分林相优化?通俗理解就是通过科学规划、搭配森林构成树种,进一步优化提升森林外观。市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绿起来才能美起来。优化林分林相是提升森林质量的关键。”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是“百千万工程”重要内容之一。持续改善林相、提升林分质量与全面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是《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提出的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重点任务。对此,江门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

    去年6月,江门出台《关于深入推进绿美江门生态建设实施方案》,提出要构建江门生态建设新格局;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进一步划定绿美江门的重点: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深入开展绿美江门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和林长制三年行动计划,加强优质树种选育,科学植绿护绿扩绿,打造优质林分优美林相……

    随后,江门市先后出台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城乡一体绿美提升、绿美保护地提升、绿色通道品质提升、古树名木保护提升、全民爱绿植绿护绿“六大行动”方案,促进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高质量发展。

    “为助力绿美江门生态建设,我们编制了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作业设计、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建设方案等,并开展绿美生态建设知识讲座,加强县镇村绿化技术指导。”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华国峰表示。

    “今年以来,我们重点开展‘五边’(路边、水边、村边、山边、景区边)‘四旁’(路旁、水旁、宅旁、村旁)绿化,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科学配置,兼顾功能等原则划分观赏型树种、实用经济型树种和珍贵树种。”市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选取的品种以乡土常绿阔叶树种和开花乔木为主,选用树型美观、花色靓丽,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绿化美化树种,以提升城乡绿化,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阳春三月,万物葱茏。3月12日10时许,蓬江区杜阮凉瓜田园综合体内满目皆绿,一棵棵新栽的树苗生机盎然。东艺宫灯传承人李仰东刚从国外回到江门,便来到这里参与植树活动,“今天能与众多五邑乡亲一起种下萍婆树,感觉十分有意义,萍婆的成熟期在乞巧节前后,未来也可以将萍婆与传统文化结合举办相应的乡村活动。”李仰东说。

    “我们这次种了7株树,为家乡植树令人感到自豪。”恩平市旅居委内瑞拉侨领甄庭耀植树热情高涨,他和其他侨领合力,挥锹培土,为绿美恩平生态建设出一份力。“我感受到,家乡的环境越来越美,绿化做得越来越好,我们的一河两岸、鳌峰山公园,处处见绿,地地是景。”甄庭耀说。

    开平市金山公园的山丘上,由开平市各级林长和群众志愿者组成的“红马甲”,在自选的植树点忙碌着。他们扶正树苗、挥动铁铲、铲土填坑、浇水灌溉,场面一片繁忙。

    “植树点原生林木以桉树、相思、黎蒴、马尾松、荷木等为主,因生长过密、林木老化、生态效能低下等问题需要进行改善。结合本次活动,我们在疏伐、择伐和部分区域实施皆伐的同时,补植了凤凰木、铁冬青、桂木等约1800株常绿阔叶及色花、色叶树种,将大幅提升公园的绿化景观效果,并满足市民的观赏游憩需求。”开平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齐心协力添新绿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共建才能共享,厚植全民爱绿意识是构建绿美生态体系的关键一环。

    活动中,市有关领导、各县(市、区)绿化委员会成员单位代表、各县(市、区)有关单位代表、各级人大代表、各级林长代表、社会各界代表及市民群众等积极参与,树立起植树榜样,进一步激发了全社会参与热情。

    新会区政协委员孙良英在圭峰山种树,她表示:“能在这里亲手种下树苗,感觉十分有意义,以后会多参与这样的活动,为绿美江门、绿美新会建设作贡献。”

    在台山市红岭种子园,志愿者们热情高涨,他们手持铁锹、水桶等工具,挖坑、培土、浇水,每一道工序都做得认真细致。现场还有一群特殊的参与者——退休老干部。今年80岁的姜德连,在台山工作生活已有50年,他亲眼见证了这里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深切地感受到了生态环境的变化。

    姜德连感慨地说:“植树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台山的生态环境非常好,而我们这一代人已经享受到了生态环境带来的红利,因此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它、改善它。希望通过努力,让台山的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本次活动中,记者看到不少企业代表。江门市江艺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梁暖不仅是政协委员,还是香港礼乐同乡会会长。“造林绿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我们企业非常支持,这次我发动同乡会和商会的企业家积极参与绿美江海植树活动,共认捐了500株树木,希望未来江海的风景更加秀丽,更加宜居宜业宜游,吸引更多企业来投资发展。”陈梁暖说。

    据悉,今年以来,我市已建成人大林、政协林、平安林、民企林等主题林18个。通过慈善会、发布倡议书等方式,发动单位企业、社会团体、乡贤捐款或捐赠苗木折算金额4100万元。

    我市还不断创新义务植树形式,结合高质量水源林建设、林分林相优化重点工程、国储林建设、县镇村绿化等工程,积极开展“我为侨乡种棵树”“认捐认种认养”“互联网+义务植树”等形式多样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积极开展爱绿植绿护绿宣传,倡导市民以植树造林、阳台种花、社区绿化等形式,参与义务植树活动,营造全民爱绿植绿护绿的良好氛围。

    持续优化种苗选育

    日前,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澳洲坚果开了花,一串串小花悬挂枝头,品种不同,花的颜色也不同。“我们很惊喜,以为还要一两年才开花,没想到现在就开了,下半年应该就有果实了。”华国峰说。

    “目前,江门澳洲坚果种植面积逾260公顷,但多是个体种植户种植,品种参差不齐。”华国峰表示,江门气候适宜,阳光充足,可为澳洲坚果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且澳洲坚果耐储存,不愁销路,是村民增收致富的好门路。

    据了解,2023年,市林科所被认定为广东省级保障性苗圃和江门市造林苗木定点培育单位,苗圃建设总面积为5公顷,主要培育具翼龙脑香、红锥等珍贵用材树种,澳洲坚果等特色林果,枫香、红苞木等景观树种。“为营造春可赏花、夏可纳荫、秋可观果、冬可看叶的色彩斑斓林相景观特色,我们持续开展保障性育苗,实现森林景观质量、生态功能和环境容量三大提升,构建结构稳定常绿阔叶林群落,打造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亮点。”华国峰说。

    据悉,我市培育造林绿化苗木的苗圃共有98个,全市生产供应林分优化苗木的苗圃共有12个。“目前,我市在圃林分优化苗1100万株、绿化苗木数量达114.9万株,可满足本市需求并向周边地市供应。”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直以来,我市以抓好林木良种选育、繁殖、推广作为林业科技工作重点,大力推进林木良种化建设。其中,台山市红岭种子园是我国重要的松种战略储备基地和生产基地之一,在多年的育种、制种工作中突破了多项“卡脖子”技术,丰富和发展了相关理论和技术,打破了国外对松树良种的资源和技术封锁,良种、良法在我国南方得到广泛推广并成功出口国外。该种子园园长林昌明介绍,目前已完成松博园、林药园、林果园、林菌园等专类园的部分建设。

    “目前,我市已基本形成林木良种繁育和推广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格局,建立了具有相当规模和优势的松、桉、相思三大类林木良种基地,包括以改良代湿地松为主的国家级良种繁育中心,加勒比松优良种源、家系种子园,尾叶桉优良家系、无性系种子园,相思良种繁育基地,桉树良种基因库等,为我市林业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以来,全市获得各级林业、农业科技奖项共18个,通过成果鉴定的项目有11个,获得专利18个,发表论文共47篇,3人获全国绿化奖章。

    相关链接

    义务植树活动种了哪些树?

    萍婆、海南红豆、红花紫荆、降香黄檀、火力楠、格木、仪花、柚木、紫花风铃、金丝楠、樟树、澳洲火焰木、红枫、黄花腊肠树、无忧树、四季茶花、凤凰木、铁冬青、桂木、阴香、荷木、枫香、尖叶杜英、广州樱、和顺、仁面、南洋楹绿化景观树、火焰木、杨梅、簕杜鹃、黄榕球等。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