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未来一周
天气渐趋暖湿
小小“盒仔茶”焕发新生机
以“武”会友
织密森林防灭火安全网
维护公共环境权益
约100家企业入场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3 月 2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独特性 延伸产业链
小小“盒仔茶”焕发新生机

制作甘和茶需要经过“九蒸九晒”。

    走在龙口镇霄南古村,总会被一股清香所吸引,这便是源氏族人所创的源吉林甘和茶,也是五邑人常说的“盒仔茶”,拥有200多年历史。

    甘和茶被誉为鹤山“三宝”之一,是鹤山市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过沧桑岁月,小小“盒仔茶”仍然药香传万里。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何雯意

    溯源

    始于霄南源氏

    甘和茶发源于霄南村,由祖籍霄乡的源吉华以及他的三个儿子源会昌、源合昌、源英昌于1821年所创,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

    说起甘和茶,就不得不提霄南源氏的历史。

    据霄南村源氏族谱记载,当地源氏始祖正是大名鼎鼎的北魏名将源贺。贺将军原名秃发破羌,本是南凉王子,后投奔北魏。当时北魏的武帝认为秃发破羌“与卿同源”,就赐姓“源”,又因嫌破羌之名不雅,干脆改为“贺”。即为源贺。源贺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大破北凉,拜太尉,封为西平郡王,是北魏名臣。到了南宋建炎时期,与中原地区其他移民一样,源氏南下躲避战乱。其中,今鹤山源氏之祖沿着运河向东南方行走,途经河南商丘、江苏扬州、江西赣州等地,然后越过梅岭,落居广东南雄,并生活了100多年。后来,或因胡妃事件,或避元军屠掠,与当时大多数珠玑巷人一样,源氏在源道贯(字宛忠,号潜夫,别号始宋,鹤山源氏太祖)的带领下,乘竹舟沿西江南下,在鹤山沙坪上岸,先后落居于鹤山雅瑶上南、沙坪楼冲,最后定居龙口霄乡。

    相传,当年源氏祖先南下途中,为适应南方高温潮湿的气候,配制出消暑解毒药方,在族人中流传。正是此配方,为数百年后源氏后人研制甘和茶奠定了基础。

    现状

    打造甘和茶生产基地

    19世纪初,源氏族人源吉华父子以“源广和”为品牌售卖颜料,在佛山打响了名堂,后来抱着积德行善的善念,他们开始研制药方,希望制造出一种价廉物美的药饮用以帮助大众。

    源吉华首先想到的就是先祖留下的消暑解毒药方。基于祖先秘方,源吉华父子遵循中医“药膳同源防未病”的理念,经过反复试验,研制出即冲即饮的药茶。这种药茶以28种中草药熬成药汁,再放进青毛茶叶中吸药汁,经九蒸九晒古法制作而成。因药茶用纸盒包装,当地群众俗称“盒仔茶”,并一直流传至今。

    清光绪戊戌年(1898年)春夏间,源氏族人赠饮送药,用盒仔茶救治了很多人,受到当地人的尊敬和爱戴。

    “这个茶一开始叫‘万应甘和茶’,后来改名为‘源吉林甘和茶’,源吉林甘和茶在20世纪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最为盛行,2017年回来鹤山开厂后,主要生产‘源广和甘和茶’。”鹤山源广和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源子文介绍。

    据了解,1906年,源氏族人在广州市兴隆中街二号开设盒仔茶(甘和茶)广州分店,同年,在中国香港上环苏杭街120-122号开设香港分店——源广和号,1923年乔迁到乍畏街(苏杭街)112号至今。百余年来,“盒仔茶”(甘和茶)成为粤港澳民众预防感冒的妙方。

    2017年,龙口镇邀请香港乡亲源乐明回乡创立鹤山源广和食品有限公司,在霄南村生产“源广和‘盒仔茶’(甘和茶)”,打造甘和茶生产基地。

    发展

    擦亮甘和茶特色品牌

    茶香渐浓,经过数年发展,霄南村逐渐擦亮甘和茶特色品牌。

    霄南村北门(原霄南小学),是香港源吉林万应盒仔茶(甘和茶)的发源地,也是鹤山源广和食品有限公司所在地。甘和茶从这里走向海外,又回归“凉茶之乡”。

    近年来,霄南村深入挖掘鲜卑文化,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建设霄南美丽乡村,成功跻身广东名村、广东省传统村落、广东省古村落行列。龙口镇依托霄南村文旅资源,加速推进农文旅融合,把产业培育、企业发展同群众就业、乡村振兴结合,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筑牢乡村振兴产业基础,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未来将继续努力,让更多人了解甘和茶这个鹤山百年品牌,将广东凉茶文化推向全国。”源乐明说。

    面对未来,源子文坦言,“源吉林家喻户晓,源广和则还需努力”,目前,源广和甘和茶面临着如何提高品牌知名度、打开年轻人市场的问题。源子文透露,源广和甘和茶将推出罐装饮料产品。

    龙口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龙口镇大力支持源广和甘和茶丰富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下一步,将着力引导和培育源吉林茶饮料产品的制售,挖掘和讲好源广和甘和茶的历史和品牌故事,帮助扩大生产、打开销路,擦亮鹤山凉茶品牌,推动鹤山“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专家声音

    中国策划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荣彪

    让甘和茶“出圈”需从多方努力

    源广和甘和茶该如何“破圈”提升品牌知名度?龙口镇又该如何利用好这一资源,助力“百千万工程”呢?对此,中国策划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荣彪提出建议。

    第一,强化霄南村是大湾区内唯一的已有700多年历史的鲜卑古村落的唯一性,在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和民族大融合等方面做文章,赋能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

    第二,霄南村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过程中,要融入独特的鲜卑文化,强化作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和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的独特民俗特色,开展多元化、多样性、个性鲜明的一系列文化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第三,甘和茶是颇具中国特色的饮品,想要“出圈”,需在技术创新、品质保障、产品形态等方面作出不懈努力。

    第四,依托华侨城古劳水乡、梁赞故居、红色革命基地等旅游资源,融合咏春、龙舟、醒狮等文化,串联乡村休闲旅游、特色民宿产业和“一程多站”乡村旅游精品路线,为甘和茶延伸产业链注入新动能。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