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今天,江门市红十字会第九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踏着春的节奏,如约而至。
这场“春天的会议”,处在特殊的时间节点上,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红十字会成立120周年。
开局关乎全局,远征始于脚下。过去交汇未来,梦想交织希望。
过去三年,在省红十字会的有力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红十字会围绕中心任务,聚焦主责主业,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新进展。
接下来,市红十字会将凝心聚力,鼓足干劲,推进全市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李银换 通讯员 陈敏仪
党建引领
党的领导和建设全面加强
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
抓思想,是党建工作的“敲门砖”。一直以来,市红十字会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市红十字会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坚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市红十字会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扛起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压实做好巡察整改的“后半篇”文章,全面落实以制度管人、管事、管财的要求,切实把巡察整改转化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强大动力。全面落实市直机关党建“三张清单”制度,积极开展模范机关创建活动,以支部共建、社区联建、基层结对和“双报到、双服务”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让党员干部真正在基层一线、工作一线锤炼党性。2021年,市红十字会机关党支部荣获“江门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好党建促发展。
经市直机关工委批准,市红十字会2023年成功创建全市红十字会系统——“‘救’在身边·党旗红”党建品牌,以初心、匠心、放心“三心”赋能党建,促进党建与业务相融合,促进党建品牌引领基层红十字组织发展。
其中,恩平市东城镇被国家总会授予“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鹤山市、恩平市实现镇级红十字会全覆盖。依托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博爱家园项目等阵地,在“五进”基础上提升拓展“红十字‘救’在身边”公益培训项目。
聚焦主业
人道力量进一步彰显
小乔(化名)出生时就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室缺”。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她一直没接受手术治疗。2023年,小乔施行了手术,术后她康复良好。这一次免费手术治疗的机会,正是得益于我市“一元爱心”的救助。
挽救一个生命,改变一个家庭。据统计,“一元爱心”救助品牌,架起先心病的“爱心桥”,让363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重获“心”生。此外,已累计资助风湿性心脏病患者43人。
这是江门市红十字会聚焦主业关爱群众,人道力量进一步彰显的生动实践。
2021年至2023年,市红十字会人道救助覆盖面不断提升,全市红十字会系统捐赠款物收入6019.13万元,救助款物支出6016.77万元。市红十字会打造“99公益日”“5·8人道公益日” “一元爱心”“博爱送万家”等多个筹资品牌,推动筹资工作项目化、多元化、品牌化发展,不断提升红十字会救助能力。
过去三年,市红十字会不断健全应急救护技能的培训机制,深入开展全生命周期的应急救护知识及技能普及活动;完善队伍、技术、装备和预案;规范备灾物资管理,及时有效应对灾情;“三献”工作稳步提升;疫情防控显担当,市红十字会被国家总会授予“中国红十字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集体”;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不断提升人道救助覆盖面。
人道、博爱、奉献,不仅是红十字精神和旗帜,也是红十字志愿者们数年来一以贯之的理念和信仰。
市红十字会坚持将会员、志愿者队伍建设作为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推动志愿服务规范发展,制定《江门市红十字志愿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启动“关爱优秀志愿者项目”。三年来,全市红十字会系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贴近民生的志愿服务活动,服务工时达13.2万多小时,受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志愿者。其中,关杰初伉俪荣获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最高荣誉——中国红十字人道勋章;谭爱玲被评为全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等荣誉。
展望未来
推进我市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全市红十字会系统将凝心聚力,鼓足干劲,奋力推进我市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锻造专业人才队伍。2023年11月,市委同意设立市红十字会党组,充分体现了市委对红十字事业的高度重视。市红十字会将夯实党组自身建设,严格执行党组工作规则,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全力打造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红十字会。
持续巩固改革成果,提升人道服务能力。加强业务指导,着力提升人道服务能力;坚持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促进红十字基层组织发展。构建“党委重视、部门支持、群团协同、社会参与”的联动机制,推动红十字基层组织在镇(街)、村(居)和学校等企事业单位有效覆盖。
聚焦发展主责主业,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做好应急救援工作,服务全市发展与安全大局;健全应急救护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同联动,组织“防溺水”宣讲进乡村校园,提升应急救护普及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科普场馆“红十字生命安全体验馆”尽快落地运营,打造富有侨乡特色的红十字应急救护品牌;创新筹资机制,通过重点项目筹资、网络筹资等方式广泛动员人道资源,不断培育更多的筹资品牌;加大“三献”工作力度,联动有关部门建立激励褒扬机制,深入开展“生命接力”主题宣传活动。此外,做好红十字宣传工作,加强“智慧红会”建设,加强对外交流合作。
新的使命催人奋进,新的征程任重道远。市红十字会抢抓机遇,努力开创人道事业新局面,在谱写广东红十字事业发展新篇章,奋力再造一个现代化新江门上,展现江门红十字人责任担当。
★数读
●项目化筹资成效显著。2021年以来,全市红十字会系统接受捐赠资金4496.08万元、捐赠物资价值1523.05万元。
●疫情防控显担当。2021年以来,全市红十字会系统共接受疫情防控捐赠款物总价值2117.53万元,支援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筹集1736.38万元医疗及生活物资保障防疫一线、隔离点和困难家庭;筹集381.15万元款物实地慰问一线防疫人员约10.18万人次。
●应急救援能力不断提高。围绕水上救生、赈济业务等专题举办了3期培训班,以防灾减灾救灾、水上安全救援等开展了4次应急演练活动,完成5轮水上赛事活动应急保障任务。三年来为全市中小学校园开展“防溺水”培训16.57万多人次。
●应急救护工作成绩突出。全市完成应急救护普及160.39万人次,培训救护员(取证)3.11万人,居全省前列;建设11个体验场馆,接待群众参观体验22.78万人次;全市红十字会系统筹集善款1102万元,累计配置AED528台,实现城区公益性公共场所AED配置全覆盖,区域人口AED配置密度位居全省第三。
●人道救助覆盖面不断提升。“一元爱心”救助品牌累计资助先天性心脏病患儿363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43人。在“博爱送万家”活动中,近三年共筹集款物374万元,为全市8633户困难家庭、31181名困难群众送去温暖。推动博爱家园项目与助力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建成博爱卫生院(站)13间、博爱家园19个,建成博爱家园项目规模数量排名全省第一。
●“三献”工作稳步提升。2021年至2023年,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565人份,成功捐献数18人;2021年至2023年,全市累计完成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9657人,成功捐献遗体15例,器官捐献协调见证23例。
●基层组织不断壮大。截至2023年底,全市成立红十字基层组织256个;建成红十字阵地46个,包括生命安全体验场馆11个、应急救护培训合作单位(基地)3个、景区救护站2个;现有在册会员5663名、红十字志愿者6000名,红十字志愿者服务队173支。
●志愿服务深受好评。三年来,全市红十字会系统服务工时达13.2万多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