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我们的节日·端午
上一版3  
一起去吃龙舟饭
艾草青 艾草黄
甲辰龙年话端午
粽香龙情是端午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4 年 6 月 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起去吃龙舟饭

    杨肖坤

    中秋吃月饼,冬至吃汤圆,清明吃鸡矢藤……中华传统节令,似乎就是一部“舌尖上的中国”。民以食为天,在特定时节炮制对应的美食,是对历史文化的敬畏,对自然馈赠的回答,也是对自己辛勤劳动的小小奖励。这份“舌尖文化”放在端午节,脑海中最快闪现出来的,毫无疑问就是粽子。然而,对于广东珠三角水乡地区来说,端午除了吃粽子,还有一项极具特色的美食活动,那就是“吃龙舟饭”。

    顾名思义,“龙舟饭”就是与龙舟有关的聚餐。据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载,“岁五六月间斗龙船”,主办者给全胜者“与状元标,张伎乐,簪花挂红”,龙船“得胜还埠,则广召亲朋燕饮”。这种宴饮,就是“龙舟饭”。当时的龙舟饭用糯米加上腊肉丁、虾米、墨鱼丁和香菇粒等食材做成,果腹感特强,是龙舟健将们补充力气的不二之选。后来,所有来宾、观众也投身到宴饮中,菜式也愈加丰富,龙舟饭于是慢慢便演变成一场热闹非凡的盛宴。

    吃龙舟饭,关键要热闹。这种热闹,首先在于食物。菜式要管饱,糯米饭、大鱼大肉、酒水等必不可少,分量也务必要足,大家手捧画着飞龙图案的餐具,“大碗饮酒,大块吃肉”,在觥筹交错之间碰撞出恣意奔放的豪情。在大家欢声笑语,吃得正爽的时候,炮仗就要登场了。看不到尽头的炮仗一旦点燃引子,劈里啪啦的声音便响彻不停,带着硫磺味的烟雾也随之升起,一点不输龙舟比赛时的高声吆喝。

    最初品尝龙舟饭是何时,我已经记不得了,印象比较清晰的无疑是多年前的一次。那年端午,父亲获朋友邀请,带上母亲和我,直奔乡村露天广场吃龙舟饭。那是一场赛后龙舟饭,太阳还没下山,菜上得很快,我们坐下没多久菜盘便放满了大半张圆桌子。我满心欢喜食欲大振,正当准备放开肚皮大快朵颐之时,“龙舟水”瞬间倾盆而下,主打食客一个措手不及。我们扔下碗筷,丢盔弃甲般地快步躲到附近的屋檐下,看着桌上可怜的肉菜纷纷化身“落汤鸡”,一脸无可奈何。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像我这般狼狈,有的村民反而急中生智,以“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之势,挥动筷子往碗里塞满饭菜,接着便是一个弯腰快步,直接钻进大圆桌底下,蹲着继续享用佳肴,管它外面大雨滂沱,让旁人看得目瞪口呆,心生羡慕,又不禁连连称赞。突然,雨云仿佛拧紧了水龙头,雨异常干脆地停了,就如来时那般,几乎毫无征兆。主人家见状,迅速派人撤掉全身湿透的旧菜,厨师们默契十足地燃起红彤彤的火苗,掌勺起锅,热腾腾的新菜很快便重新端到桌上,整个广场又恢复了一片兴高采烈。去年,我们一家五口到“龙舟之乡”大泽的牛勒村观看龙舟比赛,赛后一起打大鼓、划龙船,也自然少不了吃龙舟饭,与几百位来宾共同感受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和乐趣。

    近段时间,新一轮的“龙舟水”不约而至,宣告着端午节即将到来。粽子诱人的清香仿佛已萦绕眼前,那些在河底潜藏近一年的龙舟也已经再度被唤醒,与健将们一起击水奔驰。集竞渡、佳肴、聚会于一身的龙舟饭,也准备再次端上大圆桌,在欢声笑语和爆竹声中,给予人们努力生活的回报。

    趁着鼓声震天、蛟龙出水,我们一起去吃龙舟饭吧!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