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江海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争渡,争渡
龙舟出水,来闹“海”
“滴灌式”教育 筑牢拒腐思想防线
200多名职工欢乐庆端午
“我等不及,要去扒龙舟了”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4 年 6 月 1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争渡,争渡

    □江门日报记者 胡晴晴

    “龙舟水”哗哗落,号桡声阵阵响。持续了半个多月的游龙,在端午当日来到了高潮:舟中人在水上狂欢,岸上客在雨里欢呼。

    争渡,争渡,江海龙舟竞速!江海的“海”不算大,家门口小河涌亦能扒出“舍我其谁”的豪迈气势;江海的“舟”不算多,白桡红桡黄桡九社七星花蓝桡……桡绘太极,简直能扒出个“龙船多巴胺”,各有特色,互相欢乐。

    一年一度,万人空巷。从起龙到收龙,从单纯竞渡到缤纷活动,近年来,端午节逐渐延长成为“端午月”,热闹程度堪比过年。

    五月初五,点燃的究竟是什么?在火热的夏日氛围里,我们不难感受到:游的是龙,觉醒的是血脉,争渡的是千百年来力争上游的精气神。

    (一)

    争渡,争渡!最初,源自先民们“摆脱困境”的一腔孤勇。

    路桥便利的今天,划船,似乎更多成为了一种休闲体验。回到很久以前,舟船意味着什么?

    一艘船,是游子外出闯荡的希望。据考证,江海曾是沧海。西江奔流,裹挟泥沙而下,形成了今日江海区所处的冲积平原。不同于大山环抱的古蜀“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对于环水的江海而言,舟船则成为先民们出门看世界的唯一工具。

    老人们讲的一段古,描述了个中艰辛:“以前这里河涌纵横交织,人们农田耕作、探亲、外出谋生都要划船出行,以舟代步,单单划到市区就要1个多小时……”

    一艘龙船,满载一村人的“龙魂”。诗人余光中说,“有水的地方就有龙舟。”龙舟,顾名思义,是龙和舟的合体,最早是祭河神用的,后来与端阳节结合在一起,实际上端阳节设立前就有龙舟了。在外海,扒龙舟最早可追溯至明代万历年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来到龙舟文化兴盛的礼乐和外海,现如今各有八坊龙舟,其中不少还是百岁高龄的“老龙”。每年“睡龙”苏醒之时,乡亲们的“龙魂”也跟着觉醒了。各坊派人舞持龙头、龙尾,敲锣打鼓舞到各户去以驱邪除疫,竞渡前还要拜龙母,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扒龙舟的“扒”,在粤语中意指“用工具把东西聚拢或散开”,极富动感。那么,人们奋力“扒”的到底是什么?虽世殊事异,其致一也,那就是在困境里,“扒”出不屈不挠的昂扬斗志;在平顺时,“扒”出吉祥如意、事事顺心的美好生活。

    (二)

    争渡,争渡!后来,变成后生们“代代接龙”的一腔热血。

    最近“霸总”短剧风靡。在本报拍摄的类型短剧里,帅气“霸总”接到一位“村长”来电,立马双眼放光,放出金句:“安排!儿女情长,只会影响我划龙舟的速度!”

    情节看似雷人,实际并不夸张。创作来源于生活,这样的“血脉觉醒”,在江海人身边真实发生着。

    为舟而狂,“老中青”唱响龙舟进行曲。判断一种文化有没有生命力,关键要看年轻人愿不愿意接力。作为省级非遗传承地,礼乐龙舟之歌唱出了“新花样”,既有原创国潮风礼乐“龙舟童谣”,也有“90后”年轻小伙创作的Rap版《一起来睇礼乐龙舟》,还有礼乐龙舟“发烧友”集体创作的厚重版《一二三,扯离佢》……不同年龄、不同词句、不同曲调、不同风格,都唱出了同一种感情——对龙舟的热爱。因为热爱,所以传承和发扬。

    以舟为媒,来了都是江海人。文化,在不断传播、交流、互动中得以发展、得以进步。文化的包容性,很大程度决定了文化的影响力。千百年前,丝绸之路,这条连接东西方的古老通道,在唐朝铸就了贸易与文化交流的辉煌篇章。千百年后,在国力日渐强盛、国际贸易和地区往来更加频繁的当下,江海区拿出江海胸怀,热情拥抱四方来客。

    老外不见外。端午前夕,江海区上演了有趣一幕: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德昌电机近百名高管,受邀来到礼乐龙舟训练基地,觉得看龙舟表演不过瘾,于是集体下场亲身感受,直呼“Amazing”。

    游子常思归。跟着父辈离开家乡,到香港发展已有18年,乌纱村青年胡钟富,依然年年都犯“龙舟瘾”,专门请假回村参加训练;在外海,祖籍沙津横社区的陈宜辉专程从香港返乡,正如他所说的,“我是江海人,钱可以少赚,扒龙舟绝对不能错过”。

    原创力,激活龙舟文化生命力;包容力,带领江海走向深海。

    (三)

    争渡,争渡!现在,更是我们力争上游的精神宝藏。

    经济,决定我们能走多快。文化,决定我们能走多远。江海发展,有目共睹。江海未来,众所期待。赓续“龙舟精神”,明日江海,如何向着深海前行?

    ——奔向远方的海,必须敢于破釜沉舟,方能有“五岳归来不看山”的格局。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作为全市综合条件最好的区县之一,江海没有理由不发展,更没有理由慢发展。站位更高的江海,既要有战略目标,更要有战术打法。

    战略上,可以想深一层,心怀“能做‘大鹏鸟’,决不做‘蓬间雀’”的远志,跳出江门,对标先进,像“一把尖刀”,参加珠三角乃至全国、全世界的分工和竞争。

    战术上,可以想多一步,即假如把江海区(高新区)放在全省122个县级行政区、全国178家国家高新区中,如何找准定位,对标先进,并且站在先进的肩膀上,多走直路,少走弯路,实现更大目标:奋力把江门高新区打造成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产业门类齐全、集约化程度较高的高水平国家高新区。

    ——奔向深蓝的海,必须善于顺水行舟,方能有“千里江陵一日还”的速度。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江海之水深且阔——这里是国家高新区,是江门市东联深圳的桥头堡,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单位”,是广东省制造业发展优秀县(市、区),也是中国(江门)侨梦苑创新产业集聚区……如何借助风力水势,撬动“国字号”品牌优势,让“1+N”迸发出更大可能,值得有关部门深思。

    ——奔向广阔的海,必须坚持同舟共济,方能有“万众一心拓山河”的力量。

    江海不大,只有110.53平方公里,3个街道,62个村(社区)。“螺蛳壳里”如何“拓乾坤”?在深中通道即将开通之际,更需要进一步凝聚同舟共济的“大江海”共识。于政府而言,在“百千万工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更应该坚持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协同发展,朝着资源利用最优化和整体效益最大化的方向努力,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格局,把全区“一盘棋”下出合力、下出活力。

    滴水聚成海,大海包容着每一滴水滴;水滴聚集,又给了大海无比的力量。城市发展,政府单打独斗不是出路,需要主动谋划更多像龙舟会这样的“集体大件事”,让普通老百姓站“C位”,成为江海城市形象“代言人”,为江海发展鼓与呼,正如龙舟之歌中唱的那样:“博弈冲刺、雨急风翻,共闯风雨直前”。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