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皇智尧
先后奔赴台山、开平、鹤山等地考察后,时隔10多年再次来到江门的国际投资顾问公司CBRE世邦魏理仕顾问及交易服务部华南区产业地产负责人邓伟欣喜地表示:“这些园区的产业基础框架已经搭建起来,企业投资落地的时机更加成熟,江门的资源引力正在不断上升。”
邓伟口中的这些园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获省重点支持建设的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江门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以下简称“江门主平台”)。去年年初,广东省提出支持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12市以及惠州、江门、肇庆3市部分县(市、区)高标准建设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通过遴选,江门主平台获评为省重点支持的5个主平台之一,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
江门主平台范围包括台山、开平、鹤山三个省产业园,规划总面积78.5平方公里,可新增建设用地40.49平方公里,引进了隆基绿能、新达新金属材料、信义玻璃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双通道”即将在今年先后“亮相”,“大桥时代”下的大湾区 ,一片潜力无限的产业协作“中央工厂”正在江门迅速崛起。
去年完成土地整备逾410公顷
最近两年,江门招商有一个新现象:来自广州、深圳、东莞等地的企业家组团实地考察江门的越来越多,江门正成为企业家寻找投资机遇的热土。
要说原因,和邓伟一样来到江门考察的深圳市城市产业发展集团园投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杨发智的话,或许可以代表不少企业家的心声:“面积辽阔的工业‘熟地’空间与有序规划,形成了江门全面承接产业落户独特的后发优势。”
珠三角是全国制造业发展最密集的区域之一,不少城市存在土地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在其他城市想方设法为产业腾出空间时,江门正快速地进入大众视野——江门陆地面积占大湾区1/6,超过港澳深珠莞中6城面积的总和,且开发强度仅12%,拥有总面积1395平方公里——全省新一轮布局面积最大、可连片大规模开发的产业集聚区。
去年3月,广东出台《关于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措施》及省级配套文件,江门成为全省15个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之一。两个月后,江门主平台获评为省重点支持建设的5个主平台之一,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
据介绍,江门主平台规划采用“一核两翼”布局,其中,“一核”为核心区,即台山工业新城、开平翠山湖和水口产业区、广东(江门)硅能源产业园,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战场;“两翼”为鹤山产业园和台山广海湾工业区,是区域开放合作的重要抓手。产业发展方面,江门主平台重点发展硅能源、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等主导产业。
江门主平台规划总面积78.5平方公里,过半是可新增空间,这在人多地少、寸土寸金的粤港澳大湾区,是难得的后发资源。2023年,江门主平台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847.82亿元,同比增长12%;规上工业增加值208.52亿元,同比增长21.8%,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完成工业投资253.42亿元,占全市工业投资总额约1/4;完成土地整备逾410公顷,累计承接产业转移项目67个,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目标。
计划今年承接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70个
目前,深中通道贯通在即,深江铁路、黄茅海跨海通道进度不断刷新,这些线路相当于在“A”字形交通骨架间,架上了关键一“横”,大大缩短了江门主平台核心区与深圳、东莞等珠江口东岸发达城市的通勤距离。
作为广东传统制造业基地,江门是广东全部20个战略性产业的布局城市,其中8个战略性产业把江门标注为“核心城市”。可以预见,届时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类要素,将在这里加速流动,为产业整体或局部迁移提供硬件互联的保障。
江门,也即将迎来产业空间优势加速兑现的关键时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去年以来,江门全面强化推动力度,高起点、高标准打造省重点支持主平台,共获得4.9亿元资本金及一系列政策叠加支持,资金额度全省第一,集中投向江门主平台台山、开平、鹤山片区的标准厂房、生产生活配套以及产业项目等,有效加快了属地园区一批生产生活配套以及重点项目建设,为当地园区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同时,江门还推动江门主平台园区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累计获得94.27公顷省专项用地指标,数量居全省第一,推动了鹤山市中欧雅瑶新兴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开平市水暖卫浴配套产业园基础设施项目等12项园区重点生产生活基础设施项目。
此外,江门积极争取及安排了省、市超200公顷主平台产业项目用地指标,推动宝达金属、志高空调等重点产业项目动工建设,为属地园区建设、产业项目落地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重点主平台政策红利的叠加,让本就具备空间优势的江门,站在了承接优质产业的风口上。
据了解,接下来江门将加快江门主平台建设,力争各项重点指标继续保持全省前列,计划今年承接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70个、总投资不少于28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