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聚焦江门高质量发展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大力营造全社会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浓厚氛围
助力“轨道上的大湾区”跑出“加速度”
大湾区11城签署房地产市场联动合作协议
新编粤剧《碉楼》“做客”澳门
50多名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 党务工作者集中“充电”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6 月 2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编粤剧《碉楼》“做客”澳门
江门、澳门两地曲艺家再度同台“飙戏”
新编粤剧《碉楼》在澳门上演。郭永乐 摄

    □江门日报记者 蔡昭璐

    6月19日20时,澳门永乐戏院内好戏连场,江门、澳门两地的曲艺家轮番献演,为观众献上一场文化盛宴。“能在澳门现场看到家乡的粤剧,我感觉很亲切、很开心。”澳门开平同乡联谊会副会长吴彩仙如是说道。

    继江门站、开平站演出后,“珠水相连·粤韵同声”澳门—江门(开平)粤剧曲艺交流活动走进澳门,两地曲艺家再度同台“飙戏”、交流互鉴。本次活动由江门市委宣传部指导,江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澳门开平同乡联谊会联合主办,旨在通过粤剧和碉楼两张世遗名片的“牵手”,推动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轮番献演,群众过足“戏瘾”

    锣鼓响起,台上开嗓,台下叫好!一首粤曲《幽媾》拉开了活动的序幕,澳门莲之都剧社的曲艺家唱腔情感饱满、韵味十足,为观众演绎了杜丽娘的魂魄回到人间与柳梦梅相逢的故事。随后,折子戏《隋宫十载菱花梦》、粤曲对唱《合兵破曹》等节目接连上演。“落花劫,残香断梗葬红尘”“我与你前生无冤孽,因何见我就发掹噌”……台上的精彩表演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你方唱罢,我登场。来自江门市粤剧传习所、开平市曲艺家协会的曲艺家带着新编粤剧《碉楼》登场,再现早年江门华侨在异乡打拼的血泪辛酸、爱恨情仇、爱国情怀,以及丰富多彩的岭南文化、华侨文化、建筑文化。

    澳门开平青年会会长方焕兴在开平自力村出生、长大,对碉楼有特殊的感情,粤剧《碉楼》勾起了他的记忆。“感到温暖又亲切,听到主持人说开平话,就像是回到家乡一样。”他说。

    据介绍,《碉楼》由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担任艺术顾问,由广州粤剧院在2010年创作排演。2022年,在省、江门、开平多方合力推动下,《碉楼》启动复排,并于2023年开始首演,由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剧团和江门开平本土团队分别演绎,在广州、江门巡演12场,广受好评。在省、江门、开平三级共同打造下,先后荣获第十四届文华奖、全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等多个奖项。

    戏台上,粤剧演员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尽展功架,让大批戏迷过足“戏瘾”。“花旦出场时,太让人惊艳了,长得标致,唱得又好。”吴彩仙称赞道。

    “碉楼历史悠久,粤剧博大精深,两者相结合十分精彩、很好看,让我回忆起家乡的碉楼。”澳门开平同乡联谊会福利部主任李洁珍说,江门、澳门是一家人,希望以后多举办类似的活动,增进两地的情感联系。

    江门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新编粤剧《碉楼》在澳门演出,不仅盘活了一部经典剧,也借碉楼和粤剧这两张世遗名片,展示了深藏在五邑大地的深厚的人文活力,成为江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力抓手。

    文化走亲,共绘湾区“同心圆”

    文化是重要的黏合剂。粤剧是岭南文化的瑰宝,更是连接粤港澳三地天然的“文化纽带”,把粤港澳的民众紧紧联系在一起。粤剧曲艺交流系列活动为江门、澳门两地曲艺家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让两地的文艺之桥更坚固。

    此次是新编粤剧《碉楼》男女主演苏洪武、彭雪玲首次到澳门演出。“既开心又激动。”苏洪武说,粤剧是传统优秀文化,江门、澳门两地的粤剧文化各有特点,通过交流能取长补短,希望日后有更多机会加强交流,携手弘扬粤剧精粹。

    来自澳门的演员陈淑芬用“收获很多”形容此次交流。“前两场活动在江门举办,我们受到江门市民的热烈欢迎。此次邀请江门曲艺家来澳门,澳门市民也能欣赏到优秀的粤剧,深化双方的交流。”她说。

    江门与澳门两地在文化上的频频“牵手”,激发了文艺创新创造活力,展现大湾区文艺界同频共振新态势,人文湾区“同心圆”的美好图景愈发绚丽多彩。

    澳门开平同乡联谊会会长余焯源说,此次文化走亲拉近了两地之间的距离,也搭建了对外展示华侨文化和开平碉楼的窗口,“我们会继续加强两地的文化交流,共同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江门、澳门两地一水相通、血脉相连,文化同根同源,一直以来交流十分密切。交流活动将开平的碉楼文化带到澳门,进一步促进了两地文化的互融、民心的互通。”方焕兴表示,澳门开平青年会将积极搭建两地青年人沟通交流的桥梁,共建“人文湾区”。

    当前,江门提出着力打造“十张城市名片”。此次粤剧曲艺交流活动的开展,正是借助粤剧、碉楼两个文化IP,讲好江门故事、湾区故事、中国故事,擦亮“世界遗产的代表地”“国际传播的示范地”“华侨文脉的传承地”等多张城市名片。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