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深化两地情谊 携手共创未来
凝聚各方力量助推“百千万工程”
推动双拥工作不断深入发展
让蓝田青蟹“鲜”名远扬
引导群众做耕地保护的践行者
阳光阵雨相伴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6 月 2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横陂镇聚力发展水产养殖、滨海旅游,激发“蓝色经济”新动能
让蓝田青蟹“鲜”名远扬

大亨渔场咸围建成投产,利用“生物絮团技术+一亩小棚”模式实现南美白对虾反季节养殖。
蓝田村依托蓝田青蟹养殖基地,以“党支部+公司+农户”模式,探索咸、淡水养殖青蟹的发展之路。

    海洋经济前景广阔,发展壮大海洋经济,是大势所趋,也大有可为。横陂镇作为恩平市唯一的沿海镇,海洋资源优势显著,海域面积7.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1.2公里,水产养殖面积约666.67公顷(1万亩),是知名的咸、淡水海鲜产地。

    近年来,横陂镇充分利用资源禀赋优势,坚持创新驱动,培育壮大特色海洋产业,向海拓展,岸海联动,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百千万工程”建设作出贡献。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吴健争

    敢于开拓进取

    初尝海洋经济“甜果”

    蓝田村原本是一个没有专业化养殖手段和便利交通运输条件的养蟹小村。该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利用数百亩咸围的有利条件,依托蓝田青蟹养殖基地,以“党支部+公司+农户”模式,探索咸、淡水养殖青蟹的发展之路。自此,该村的青蟹养殖技术和产量有了飞速提升。该村积极引进澳门归侨人才,成立广东蓝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并与宁波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多家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推动由单一青蟹养殖业逐步向集育苗育种、旅游观光、科研实习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农业养殖业转型发展。

    海洋经济产业龙头逐步形成,蓝田村被评为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青蟹专业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2018年的9万多元增加至2023年的近50万元。

    树立创新思维

    “三资”平台激活经济动能

    20世纪70年代,大亨村党员群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以“大寨精神”围海造田,累计建造新咸围133.33公顷(2000亩)。近年来,大亨村配合横陂镇进行咸围改造,盘清村集体资源家底,咸围面积达190公顷(2850亩)。在横陂镇党委政府的科学统筹部署下,2023年,通过平台招投,将大亨渔场约90.67公顷(1360亩)的天然咸围资源盘活,吸引恩平进永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以总价665万元/年的价格成功竞投,有效促进了群众稳步增收。

    目前,大亨渔场咸围已建成投产,利用“生物絮团技术+一亩小棚”模式实现南美白对虾反季节养殖,镇海湾高端水产养殖基础更加扎实。

    守护绿色“国宝”

    红树林变“金树林”

    横陂镇内有珠三角连片面积最大的红树林——镇海湾红树林,面积约333.33公顷(5000亩),由于得到良好的保护和发展,这片红树林长势旺盛,平均树高达3.5米,最高达6米,在海岸线上形成一道天然绿色屏障。为保护好红树林这一“国宝”,横陂镇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红树林保护机制,积极配合恩平市实施镇海湾红树林营造修复工程,多措并举保护好红树林。同时,积极探索“红树林+滨海旅游”新发展模式,推动红树林保护与周边生态养殖、生态旅游、科普教育、研学等农文旅产业相结合,让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收益。

    下一步,横陂镇将继续紧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以鱼虾蟹生蚝等水产品为重点,加强“镇海湾”品牌化建设,积极谋划海洋产业深加工和产业链配套,进一步激活“蓝色粮仓”潜能;以“红树林+滨海旅游”为切入点,融入古碉楼古建筑古村落、生态海堤、房车营地、太空舱等文旅载体,打造以岭南水乡、沿海文化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线路,进一步擦亮品牌。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