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通道”的建设,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的交流协作。湾区“1小时生活圈”从发展愿景成为生活现实,给经济活动带来效率,给百姓民生带来便利。为抢抓“大桥经济”历史机遇,抢占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先机,江门新会以积极开放的姿态,主动谋划,加紧落实。江门新会相关部门围绕发展大局,下好“先手棋”,早部署、早行动、早见效,全方位迎接“大桥经济”发展红利。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钟珍玲 任晓盈 简家琳 黄胜
通讯员 新会宣 袁永鹏 新农农
新会区教育局
实施教育提质共建工程
学习深圳先进教育理念
深中通道通车,大大缩短深圳、江门新会两地距离,为江门新会教育事业发展带来得天独厚机遇的同时,也提出新要求。迎接新挑战,新会区积极谋划、主动作为,推动与深圳、香港、澳门等地的教育合作向纵深发展。
新会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伟端表示,深圳、香港、澳门等地教育资源优、理念新,更加国际化、多元化。积极拥抱“大桥时代”,加大与先进地区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力度,有利于促进江门新会教育理念与制度创新,探索出更高效的交流合作模式与路径。此外,还有利于增强港澳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能帮助江门新会的学子接触更加多元的文化,为大湾区建设输送更多人才。
江门新会将在教育管理、课堂教学、课程改革、名师培养、活动交流等方面实施教育提质共建工程,重点学习和引进深圳、香港、澳门等地区的先进教育理念、管理模式及经验做法,帮助教师开拓教育视野、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奋力推动江门新会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将瞄准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人才需求,引导辖区职校精准设置专业,全面推进协同育人。推广“订单式”、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等培养模式,共建“产业学院”,深化“引校入企”“引企驻校”“校企一体”模式,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推动教育供给和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产业发展和教育改革有机融合,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
将全方位、高频度对接深圳,全面提升全区教育水平。江门新会计划组织新会区教师发展中心全体成员、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等到深圳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经验,包括教学教研、教育资源、品牌特色、人才培养等方面。同时,鼓励辖区学校与香港、深圳等地区的学校缔结姊妹学校,将合作内容拓展至师生交流、教学、科研、德育、体育、艺术等各类教育要素。今年,新会实验幼儿园与深圳市坪山区坪山实验幼儿园、新会第一中学与香港黄棣珊纪念中学结成姊妹学校。
另外,在强化教育服务方面,江门新会创新性选取新会一中、葵城中学和华侨实验小学等优质学校,设立港澳融合班,满足前来江门新会投资、创业和生活的深圳、香港、澳门人的子女入学需求。此外,江门新会对深圳随迁子女实行“欢迎就读、一视同仁、就近入学”政策。
新会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做好服务加大宣传
吸引更多优秀人才
“深中通道通车后,将缩短深圳与江门新会的时空距离,我区的人才发展环境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在我区工作的博士、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能够更加便捷地参与周边城市的科研交流和项目合作。”新会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聂健雄表示。
“我们将把握深中通道通车的黄金机遇,谋深做实‘大桥经济’这篇文章,学习借鉴深圳经验,以人才工作为抓手,实现两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他说。
据了解,新会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做好5个方面工作,吸引更多优秀人才。
一是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提升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更好地满足人才流动的需求,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优惠补贴扶持力度,如提供住房补贴、子女教育优惠等,让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和工作中。
二是大力宣传和落实“葵乡人才十条”、人才安居政策等,多渠道宣传江门新会人才政策,让周边城市的人才充分感受江门新会重视人才、爱惜人才的诚意,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技能人才选择江门新会。
三是推动更多企业建立博士博士后科研平台,为高层次人才来江门新会创新创业提供舞台。
四是优化人才结构,加强重点产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帮助企业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五是力促技能人才培育提质增效。新会职业技工院校将立足大湾区,学习深圳技师学院的办学理念,紧贴市场和产业需求,重点在产教融合方面发力,有针对性地培养技能人才。同时,充分利用交通优势,加强两地人才的交流合作。
江门新会人社部门还将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打造人才高地。一是积极主动做好人才政策宣传和人才服务工作,为高层次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二是充分利用江门新会驻深圳产业招商服务中心等平台,计划7月2日组织辖区15家重点企业赴深圳举办“产业工程师预约洽谈会”,为企业引进合适的产业技能人才,助力产业发展和转型。三是学习深圳等地的优秀经验,在职业技工院校规划与建设、技能人才培养、专业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等方面不断优化举措、提升质效。
新会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满足游客多元需求
持续做旺文旅市场
“路顺了,人来了,我们要想方设法让游客多玩几天。”新会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桂霞表示,深中通道的开通,是机遇,也是挑战,江门新会将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让游客玩得尽兴、游得自在。
致力消费升级,持续做旺文旅市场。持续开展文旅促消费活动,大力发展夜间文旅经济,提升新汇大融城、万达广场、时代ITC等商业综合体的消费能级。常态化开展“梁启超文化月”活动,持续打响“启超文化”特色品牌。指导各乡镇举办以非遗民俗、国潮消费、特色美食、艺术潮流等为重点的特色活动。持续推进“江门三点三精彩之旅”品牌营销,借助线上线下立体营销体系,全面“吸粉引流”,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整合文旅资源,推出“一程多站”旅游线路产品、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精品研学线路,吸引更多大湾区游客。
致力业态升级,持续做强“文旅+”。提升启超故里·小鸟天堂文化旅游区、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古兜温泉度假区等现有核心景区的质量,积极盘活闲置、低效资产,引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新业态,打造能“出圈”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景区。同时,大力拓展以研学、农业、工业、数字、影视为主的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文旅融合全产业链条。
致力服务升级,持续优化旅游环境。主动对接头部企业,引进一批高端酒店,抓好民宿提质升级,全面优化旅游住宿环境。常态化开展导游、讲解员、服务员等涉旅行业人员培训活动和技能大赛,实施讲解员培优行动,全面提高旅游从业者的职业素养。不断完善旅游服务质量监督、旅游质量投诉联合处置、第三方服务质量评价等机制,加大对“不合理低价游”、无证导游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优化游客体验,以服务“高质量”赢得游客“好口碑”。
据介绍,新会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拟在深中通道通车当日,举办“向新而行 从深出发”精品首发团出团启动仪式、“向新而行 从深出发”鹏友欢聚城市青年生活嘉年华、“向新而行 从深出发”粤港澳大湾区篮球友谊赛等3项活动,并推出持续一个月的促消费活动,进一步打响江门新会在大湾区的知名度。
“我相信,不久之后,将会有更多来自深圳、东莞等珠江口东岸城市的游客通过深中通道自驾来到侨乡江门,也会有更多深圳旅行团选择江门新会作为旅游目的地。”陈桂霞信心满满地说。
新会区科工商务局
开展区域性精准招商
迎接高质量“合伙人”
深中通道即将通车,更多资源要素将集聚江门新会,新会区科工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键明表示,该局将抢抓“大桥经济”机遇,加大招商力度,助推高质量发展。
用好深江合作“主平台”、港澳对接“桥头堡”虹吸效应,开展区域性精准招商。该局将聚焦广深莞佛等地电子装备、储能、智能装备等产业,每季度组织招商小队“出击”,到产业密集区、搬迁区、“工改”区展开“地毯式”招商。进一步加强与深圳南山区、宝安区等地的沟通对接,保持一月一会面,以深圳上市公司外投项目、科创出孵企业外寻生产基地为重点开展联合招商,协同举办招商推介交流活动,提高“双城互动”系列活动对接成效,计划全年引进深圳项目总投资超100亿元。该局将尽快出台产业空间高质量发展新政,推动各大园区至少配备1个现代产业载体空间,力争年内新建成不少于100万平方米的高标准工业厂房,提升承载珠江口东岸产业转移的能力。此外,该局将继续深化与深圳各商协会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好市“招商合伙人”政策,吸引一批高质量“合伙人”。
同时,新会区科工商务局将久久为功,持续做好“新会速度”“新会服务”品牌输出,加大城市宣传方面的招商策划工作,讲好地方优势、讲好新会故事。加快推进在中阳高速各大高速出口和重大产业平台搭建“招商驿站”,打造江门新会迎商第一站。同时,每月策划主题宣传活动,以“每月招商大事+时下热点+节日文化+重要活动”的模式,利用新媒体新视角,用活“广东投资”“江门产业招商地图”“新会产业地图”,多渠道向广大客商展示“新会更新”,提高城市热度。做好全年办展、办会、参展规划,全年举办不少于2场大型推介活动,参与各类招商推介活动不少于30场,借助大会“流量”提高城市“浏览量”。
为迎接深中通道开通,新会区科工商务局计划举办一系列招商引资活动。将举办2024年新会区招商引资推介会,针对不同行业的意向投资企业,开展精准招商。银湖湾滨海新区(区工业园区)联合管委会、圭峰会城、三江镇、睦洲招商分队将联合举办招商活动,谋划建设深江科技新城,全力打造大湾区西翼制造中心。举办“千企万商走进新会”实地考察交流活动,邀请多批大湾区客商企业组团走进江门新会。
新会区发展和改革局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找准与深圳产业合作切入点
新会区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平表示,深中通道让江门新会离大湾区核心城市圈层越来越近,必须拥抱“大桥时代”,抢抓“深”机遇。
近期,新会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大湾区办)主动牵头,重点谋划制定《新会区迎接深中通道通车的系列活动方案》,掀起新一轮与深圳对接热潮,为加速推动江门新会全面融入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奠定基础、积蓄力量。
下一阶段,新会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大湾区办)将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围绕做实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的全新定位,学习借鉴深圳经验,借势用好深圳产业优势,在持续推进双向开放中增加经济纵深,有效激活江门新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深化区域协调发展,推进资源共建共享。江门新会将始终着眼“深圳所需,新会所能”,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实际与资源禀赋,找准与深圳产业合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加快推动交通建设、低空经济、优质生活圈等领域的项目落地落实,促进一体化发展。同时,积极落实江门“八镇联动发展”有关任务,提升镇域经济整体竞争力。
做好做强产业文章,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银湖湾滨海新区对港澳以及华侨华人资源、资本的吸引力,谋划建设一类口岸港澳客运码头,携手湾区沿岸城市策划“一程多站”游艇自由行产品,力争将新区打造成适合港澳人士、华侨华人投资、创业、居住、旅游的生态品质型滨海新城。加快启动深江经济合作区建设,紧盯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三大产业,围绕“深圳总部+江门基地”“深圳研发+江门制造”等合作模式,把江门新会打造成为深圳产业辐射带、产业链延伸区、产业集群配套基地。同时,鼓励中创新航等头部企业在核心技术研发上实现新突破,重点推动集成电路、新型储能等产业发展,探索智能机器人和低空经济等新赛道,聚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政务服务水平向深圳看齐。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措施,推动“办事+审批”“服务+环境”实现跃升,着力打造与深圳同效的项目服务保障体系。
加快内外循环交通建设,提升交通服务品质。加快完善“四纵四横”高快速骨架路网,完善各大产业园区组团环线公路网,强化与深中通道等重大交通设施的互联互通。加快深江空港快线投入使用运营,为市民提供“一站式”异地值机、机场专线服务。积极对接“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为更好迎接“大桥经济”打下坚实交通基础。
保障粮食能源安全,让高质量发展“更坚韧”。抓好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落实重大节日和重要时段粮油市场、民生商品保供稳市,加强物资管理、储备、调拨能力。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新增公共充电桩、重点场所5G网络覆盖项目,持续推进广东省天然气管网珠中江干线项目,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慧创新的现代能源体系。
新会区农业农村局
做好“土特产”文章
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能级
“双通道”建设背景下,新会如何打好特色牌,走好致富路?新会区农业农村局积极“应考”,高效“解题”。
“‘大桥经济’给我区农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区农业农村局将借力‘中国陈皮之都·新会’荣誉,深入挖掘侨乡特色,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建设、推广和营销,持续推动新会优质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大市场,促进农产品销售流通,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能级。”新会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春明表示。
因地制宜,推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立足区域发展实际,充分结合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历史人文等区域优势,聚焦“新会陈皮”“南美白对虾”“富硒农产品”“甜水萝卜”“大鳌慈姑”“大鳌莲藕”“淡水龙虾”“桥美果蔗”和“大泽食用菌”等特色产业,探索一条有稳定质量、有鲜明特色、有文化内涵的特色农产品高质量发展之路。
紧扣需求,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以深圳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和多元化发展。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强化营销推广,促进渠道嫁接和销售转化,提高产品市场影响力。同时,推动特色农产品建设与农文旅深度融合,加快形成高品质陈皮庄园示范,积极打造“陈皮庄园+乡村旅游”等农文旅融合路线,助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拓宽农民致富渠道,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加强宣传,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借力深圳主流媒体,聚焦特色农业品牌和农旅融合发展,全方位多角度推介江门新会农业发展特色和乡村建设亮点,提升农业品牌知名度和乡村旅游吸引力。同时,重点做好新会陈皮“道地性”宣传,紧抓深中通道开通机遇,重点投放以“新会陈皮,道地臻品”为主题的宣传广告。结合新会柑采摘时节,组织新会陈皮企业与深圳对口企业开展业务对接与交流,让更多深圳市民认识新会陈皮、喜欢新会陈皮,持续提升新会陈皮品牌影响力和产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