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拥抱“双通道” “桥”见新江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江门加速融入珠江口两岸产业协同格局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2024 年 6 月 2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产业对接篇
“超级接口”带来“超级流量”

江门加速融入珠江口两岸产业协同格局

近3年来,深圳企业到江门投资的超亿元项目近100个,其中不乏德昌电机等具有代表性的企业。
中车广东公司先后获得深圳轨道交通3号线、6号线、12号线和13号线车辆新造及广深港高铁动感号检修等业务。
扫码看“双通道” 新闻专题
去年4月,中创新航在江门布局的首个项目建成投产,2023年产值超20亿元。
江门产业基础扎实,海信电子是江门智能家电龙头骨干企业之一。

    “桥”起海天阔,飞跨伶仃洋。深中通道即将通车,这条全长24公里的跨海大通道,有望成为改变珠江口东西两岸“东强西弱”现状的“超级接口”,构建珠江口两岸产业协同格局,加速大湾区一体化进程。

    深圳,大湾区最具创新活力的经济第一城——全球每7台智能手机中就有1台是深圳制造,消费级无人机产量更是占全球七成,正逐渐成为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江门,大湾区内唯一具备可大规模连片开发土地的城市——拥有1395平方公里、全省新一轮布局面积最大的大型产业集聚区,同样也是广东全部20个战略性产业的布局城市,正朝着打造广东新一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主战场的目标迈进。

    今年初,深圳市市长覃伟中在深圳两会上明确指出,抢抓深中通道建成通车机遇,加强与中山、江门等产业合作。在深中通道这一“超级接口”带来的“超级流量”下,江门能为深圳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带来什么?

    文/江门日报记者 皇智尧 图/江门日报记者 皇智尧 陈敏锐

    A 产业基础扎实

    为合作共赢创造更多空间

    说起江门,不少人第一时间联想到的是“狂飙”“中国著名侨乡”等,但其实江门最早让老一辈人熟知的,是它那辉煌的工业史。

    1904年,江门关正式开关,众多侨胞回乡投资建厂、兴办实业。1913年,江门制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江门近代工业正式启航。往后的数十年,江门河畔,工厂矗立,舟船如流,一派繁荣。新中国成立后,江门造纸厂、江门甘蔗化工厂、江门造船厂、江门电化厂等一大批企业在全国乃至亚洲都具有影响力。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江门制造”完成了一次次飞跃,培育了摩托车、金属制品、纺织、机电、造纸、食品等多个优势产业集群,涌现出一大批如维达、大长江、雅图仕、中车广东等龙头企业,成为广东重要的传统制造业基地。在工业的41个大类行业、207个中类行业和666个小类行业中,江门拥有35个工业大类、142个工业中类和349个工业小类。

    扎实的工业基础,使得江门在广东制造业版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江门与广州、深圳、佛山三座制造强市一起,被省全部20个战略性产业列为布局城市。其中,江门在智能家电、现代轻工纺织、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等四大战略性支柱产业,以及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激光与增材制造、安全应急与环保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均被标注为“核心城市”,数量位居全省第二。

    放眼大湾区,随着深中通道建成通车带来的格局改变,江门与深圳同为广东全部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布局城市,在产业合作上有着更多话题和空间。

    特别是江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江门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深入推进“工业振兴”工程,系统构筑“10+10+N”战略性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深江合作提供了更扎实的基础。

    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为例,江门拥有省重点项目、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是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典型代表。近年来,江门加快培育壮大包括轨道交通产业在内的15条重点产业链,以中车广东公司为链主企业,积极推动轨道交通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

    今年1月,中车广东公司本地化制造和调试的深圳市轨道交通13号线PPP项目首列车顺利交付到段,将“服役”于深圳中部地区南北向骨干线。近年来,中车广东公司先后获得深圳轨道交通3号线、6号线、12号线和13号线车辆新造及广深港高铁动感号检修等业务,成为深江合作的生动实践。

    随着深中通道建成通车,资本、人才、物流等要素将加速流通,江门扎实的产业基础,将为江门与深圳以及其他珠江东岸发达城市合作共赢创造更多空间。

    B 新兴产业“从无到有”

    提前谋划布局 深化产业协作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初,深圳出台了全国首部低空经济产业促进专项法规,率先拉开了角逐低空经济这个万亿级产业新赛道的大幕。

    几乎在同一时间,江门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低空经济列入江门重点做大做强的特色产业之列,将低空经济纳入与硅能源、新型储能、安全应急等并列的江门产业发展重点“施工图”之中,传递出江门抢抓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机遇的积极信号。

    除了宏观决策层面,在微观实际行动层面,江门的动作也非常迅速:1月19日,江门市新会区与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等签署了《反向飞地合作协议》;2月28日,双方签订“低空产业”招商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招商合作战略伙伴关系。

    这一幕,绝非江门“心血来潮”。发展低空经济,既是江门在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敏锐捕捉发展的前沿风口,谋划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考量,又是江门在“大桥经济”下,以远观大局的视野,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分工协作的提前落子。

    深圳是“无人机之都”、全球低空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城市,2023年低空经济年产值超过900亿元,拥有成熟完备的无人机产业链条。布局发展低空经济,将为江门抢抓“大桥经济”发展机遇,与深圳在低空经济领域深化合作提供更扎实的合作基础,赢得更多主动。

    这些年,江门也有一批新兴产业“从无到有”的生动实践案例,这些提前谋划布局,是江门在“大桥经济”历史机遇下,与深圳乃至其他大湾区城市“门当户对”深化产业协作不可或缺的关键。

    去年3月出台的《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广东“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而江门更是全省正极材料集聚区、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集聚区、珠江口西岸储能电池产业集聚区等的重点布局城市。

    去年4月,国内新能源电池行业巨头中创新航在江门布局的首个项目建成投产,2023年产值超20亿元。依托中创新航江门基地,江门大力推动新能源电池、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发展,先后引进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业集聚度不断提升。2021年至2023年,仅江门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就累计引进项目32个、投资超410亿元,一批制造端、应用端、服务端的中小企业加速成群,串联起电池制造、电池材料、系统集成、回收利用、储能应用等新型储能全产业链。

    同时,江门还以绿色创新为抓手开辟中欧合作新赛道,引进全球光伏巨头隆基绿能在江门布局其在华南地区第一个制造基地、区域中心级项目,全力推进广东(江门)硅能源产业基地园区建设,重点发展硅能源材料、器件、模组、终端应用等产业,目前已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光伏玻璃—电池片—胶膜—背板”产业链。

    如今,江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开辟了硅能源、新能源电池、新型储能、盾构机、传感器、安全应急等特色产业新赛道。今年初,江门明确特色产业任务目标从“开辟”到“做大做强”,提出前瞻布局人工智能合成生物、氢能源、深海装备等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深中通道建成通车后,“大江两岸”变为“大桥两端”,将加强东西岸城市的深度合作,江门锚定未来的前瞻布局,将在跨越珠江口东西两岸的产业链变革中,推动实现“东岸要空间,西岸要产业”的“双向奔赴”。

    C 从“通”到“融”

    深江协作互补 携手实现能级跃升

    长期以来,珠江口东西两岸发展呈现“东强西弱”的态势。2023年,西岸珠中江三市地区生产总值相加,仅为东岸深圳约三分之一。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提高珠江西岸地区发展水平,促进东西两岸协同发展”;“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写入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可见,改变珠江口“东强西弱”局面,是广东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课题。

    2023年,江门GDP突破4000亿大关,并成为全省第6个工业投资过千亿元的地市。同时,江门提出“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奋力实现GDP等主要经济指标翻一番,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再造一个现代化新江门,加速迈入万亿GDP城市行列”的目标。

    从4000亿到万亿,江门应该怎么做?省内兄弟城市已经给出答案。因承接深圳产业而崛起的东莞,十年间GDP连跨5个千亿元台阶,在2021年成为广东继广深佛后第4座万亿城市。

    深中通道即将通车,对于江门来说,“通车”不是目的,“融合”才是关键。从“通”到“融”,正是江门向高质量发展未来的奋进之梦、求索之路。

    在珠江东岸,改革开放后高速发展40多年,深圳完成了“深圳加工—深圳制造—深圳创造”的产业跨越升级之旅,逐步成长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但高速发展的另一面,深圳也面临着土地空间有限的瓶颈,寻找更多产业协作地,是深圳发展之需,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

    江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内唯一具备可大规模连片开发土地的城市,拥有总面积1395平方公里——全省新一轮布局面积最大、可连片大规模开发的产业集聚区,同时还是广东全部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布局城市,放眼粤港澳大湾区,无疑是最佳的产业协作地。

    这几年,一批深圳企业“嗅”到了深江合作的广阔前景,把投资目光锁定在江门。江门市投促中心数据显示,近3年来,深圳企业到江门投资的超亿元项目近100个,计划投资额超600亿元,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在到江门投资的来源地中位居前列,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不乏创维显示、崇达电路、德昌电机等具有代表性的企业。

    近两年来,江门也一直在推广“深圳总部+江门基地”“深圳研发+江门生产”“深圳服务+江门制造”跨市战略组合布局。其中的深刻含义,是江门充分发挥自身产业基础以及空间资源优势,与深圳协作互补,形成良性发展格局,携手实现能级跃升。

    这个定位,将深刻改变江门的城市格局——承接产业的空间大多分布在广阔的县镇村,更多工业发展的资源将从中心城区,流入城镇和乡村。这意味着,江门各县(市、区)、各镇(街)、各村(社区)即将进入工业化、城镇化的新阶段,给“百千万工程”、区域协调发展带来全新的动力源,这也是江门助力“提高珠江西岸地区发展水平,促进东西两岸协同发展”的决心和担当。

    “江门的定位很清晰,深圳有雄厚的研发优势,江门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优势,这样的跨市战略组合布局,不仅符合两地的发展实际需求,对于企业来说,也提供了更明确的指引。”随着深中通道建成通车,华南激光谷董事刘红蕾正计划在此机遇下,与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深圳市智造激光技术研究院展开深度融合协同发展,集聚、壮大激光智造上下游产业链。

    “大桥经济”下,珠江口东西两岸加速“牵手”。江门能给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是一片能够加速实现“一点两地”全新定位的广阔土壤,一个正在冉冉升起的广东新一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主战场。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