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江门大力推广新时代文明实践AED公益项目
国家数据局
今年将陆续推出8项制度文件
国产支线客机ARJ21
开通首条高高原航线
胡友平被授予“苏州市见义勇为模范”称号
世界羽联:将彻底审查国羽球员离世事件
千镇乒乓球赛江门市鹤山市级赛圆满落幕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4 年 7 月 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羽小将张志杰赛中晕倒后不治离世,AED为何如此重要
江门大力推广新时代文明实践AED公益项目

随着AED的推广,“救命神器”在江门变得越来越触手可及。图为范罗冈小学配备的AED。

    日前,中国羽毛球队17岁小将张志杰在印尼的赛场上晕倒后去世,令人无限惋惜。多位医疗专家受访时表示,根据现场情况,张志杰的情况属于运动性猝死,因未及时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或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仪)进行体外除颤,可能导致错过了心脏骤停的最佳救援时机。

    AED被誉为“救命神器”,若能抓住心脏骤停后的4分钟进行心肺复苏,同时配合使用AED进行体外电除颤,就有可能“起死回生”。

    近年来,通过实施“为爱心传递·让生命续航”(江门AED)新时代文明实践公益项目,江门加速推进公共场所AED配置和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目前,江门全市AED数量达563台,区域人口AED配置密度仅次于深圳、广州,位居全省第三,3.3万人接受持证培训,线上线下普及应急救护知识超115万人次。一个党委政府引导、社会协同、企业参与、群众主体、公众受益的有速度、有温度的生命急救圈正在形成。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蔡昭璐 邓榕 朱磊磊 通讯员 聂继业

    全市核心公益性公共场所全覆盖

    2019年,我市就开始在公共场所配置AED,成为继深圳、广州之后,全省第三个红会系统在公共场所配置AED的地市。2022年,针对AED不足的现状,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牵头,将原有的“市红十字守护计划”升级为“为爱心传递·让生命续航”(江门AED)新时代文明实践公益项目,使我市AED投放跑出了“加速度”,连续2年保持高增长。

    目前,江门共有AED563台,比2021年底的35台增加了528台。其中,2023年新增配置AED360台,增长率520%。常住人口每万人配置数量由2021年底的0.2台提升至2023年底的1.1台,区域人口AED配置密度位居全省第三,仅次于深圳、广州。

    近日,记者来到市公安局出入境服务大厅。入口处,一台AED悬挂在墙上,十分醒目,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张小姐一眼就看见了它,“平时只在网上看到过AED救人的新闻,没想到这里也有。”张小姐说,在公共场所看到AED设备,有一种被保护的安全感。

    对于大多数市民而言,AED是个陌生的存在,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用上。但对于有关患者来说,却是救命的“神器”。江门市人大代表、鹤山市中医院急诊科主任黄伟坚说:“心脏骤停后的4分钟是黄金救援时间,如能及时用AED配合心肺复苏对患者进行抢救,抢救成功率可达73%。”

    范罗冈小学华盛校区,距离最近的二甲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约7公里,驾车需约20分钟,距离最近的三甲医院市中心医院约10公里,驾车需20多分钟,一旦发生突发情况,极易错失最佳抢救时间。因此,配备AED尤为重要。在师生、家长推动下,2023年11月“救命神器”AED成功“入驻”范罗冈小学。

    “AED的普及非常重要,几万元能救回一条命,换谁都会愿意为它买单。”范罗冈小学华盛校区副校长区卫芬表示,学校将AED安装在校门口,主要是让大家都能看到,同时也方便周边社区居民有需要时取来用。

    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一大队大队长杨彪也认为,在人流密集公共场所配备AED十分有必要。“每天来我们这办理业务的群众不少,特别是在暑假高峰期,办证大厅平均每天接待近400名群众。当现场群众出现突发状况时,这就是我们身边最近的‘救命神器’。”他说。

    如今,随着AED的推广,“救命神器”在江门变得越来越触手可及。目前,全市563台AED分布于各类学校、文化体育场所、交通公交站场、行政服务中心、乡镇党群服务中心、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养老福利机构、警务场所和执法执勤车辆,实现核心公益性公共场所全覆盖。

    加大公共场所配置密度仍是努力方向

    在城市公共场所普及AED,不仅是救急所需,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作为全国文明城市,江门在公共健康安全体系的构建中,是如何“破题”的?

    “为爱心传递·让生命续航”(江门AED)新时代文明实践公益项目启动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冀专门从个人工作经费中安排10万元专项启动资金,捐赠4台AED投放在江门站、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东湖公园、江海区党群服务中心,“播”下了爱心“种子”。

    随后,我市积极搭建由政府部门、社会爱心企业、慈善团体或个人共同参与的捐赠平台,形成了有效吸纳捐助、科学配置安装、广泛宣传培训的良性循环机制,累计吸纳社会捐赠善款和实物价值937万元。此外,我市根据人流密度和群众意见,将学校、文化体育场所、公共交通站场等服务单位拓展为文明实践阵地,并优先配置AED,同时逐步在其他有条件的文明实践阵地进行配置。

    2022年4月至2023年6月,我市在公园、客运站、体育馆、窗口服务单位等场所新增AED设备超114台,同比增长超100%,爱心“种子”不断开花结果。

    为进一步扩大我市AED覆盖面,完善院前急救体系,2023年6月,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红十字会再次联合市公安局,发起“为爱心传递·让生命续航”(江门AED)的子项目——警务场所和执法执勤车辆配置AED项目,在全省率先为警务场所和执法执勤车辆配置AED,把公安民警培训成全天在岗的“救护员”,让巡逻警车变成流动的“救护站”,为打造社会“急救圈”提供江门样板。

    “子项目启动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得到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我市AED配置速度明显提升、覆盖范围明显扩大。”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兼秘书长邓燕群说,其中,爱心企业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和社会爱心人士捐款300万元,为蓬江、江海、新会三区警务场所和执法执勤车辆配置135台AED,台山发动爱心企业为当地警务场所和执法执勤车辆配置100台AED,推动公共安全领域配置AED在全省取得新突破。

    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市AED配置仍有很大进步空间,如学校、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差距明显,如果AED能像灭火器一样常见,市民敢用、会用,将极大提高心源性猝死的抢救成功率。江门将朝着“每10万人100台”的国际标准目标努力,进一步加大公共场所AED配置密度。

    继续提升急救互助能力是关键

    急救是一个“系统工程”,绝非只是安装AED就大功告成。让更多人了解急救知识、学会使用AED、提升急救互助能力才是关键。毕竟,在大量心脏骤停急救的案例中,最终能拯救患者的,大多是普通人。“只有营造良好的急救互助社会氛围,让人人都有救人能力,才能让人人有获救机会。”市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说。

    为了让更多群众了解AED,并学会正确的急救方法,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联合团市委、市红十字会,组织专业医疗救护力量,依托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加强应急救护志愿队伍建设,结合文明实践服务活动广泛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为配备AED的单位(人员)提供足够的急救技能和AED使用培训。

    与此同时,我市面向学校、企业、社区、机关大力开展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帮助广大群众掌握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特别对教育系统教职员工开展全员培训,并连续3年在高一新生中开展AED+CPR持证培训。“我们将应急救护培训纳入重点工作,联合多部门大力开展CPR+AED培训,扩大应急救护知识宣传覆盖面。”邓燕群表示,两年来,全市共开展持证培训3.3万人,线上线下普及应急救护知识超115万人次,市民群众的急救意识和急救技能得到大幅提升。

    “我校有近200名老师参加了应急救护培训,师生的急救意识越来越强。”范罗冈小学滨江校区副校长张俊标说,而且AED类似于“傻瓜机”,具有语音提示功能,使用者只需根据语音提示操作,设备就会自动除颤,这让老师能够放心操作。

    在现实中,掌握急救知识只是第一步,普通人愿意救人还需要勇气。记者在AED设备箱上看到,除了印有使用步骤等信息,还有醒目的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84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样的提示对“好人条款”进行了宣传,也给了救人者一颗“定心丸”。

    作为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AED就像一个“守护神”,默默守护,给予广大群众安全感。

    接下来,我市将持续深化应急救护培训,推动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特别是重点人群、重点区域及重点行业,建设全市统一的“AED地图”,实施“五维一体”生命健康安全教育项目,更有力地为生命保驾护航。

    小知识

    AED的使用

    1.确认患者有无意识,轻拍重唤。

    2.如果没有反应,寻求帮助;拨打120,并取来AED。

    3.检查呼吸和心跳(约10秒),如无呼吸和心跳,马上进行心肺复苏术。

    4.开启AED,并按图示贴上电极片,AED会自动分析心率。

    5.听从AED提示操作,电击除颤或继续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