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镇东南村是广东省革命老区村。自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东南村立足红色资源优势和生态资源禀赋,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地域特色鲜明、可持续发展的强村富民之路,被评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2023年,东南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8.95万元,成功入选江门市“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入选省级“百千万工程”后备典型村选树培育名单。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周晓营 谭锦波
打造“红色之路” 增加村集体收入
东南村位于大田镇朗底圩,既有开春高速大田出口的交通区位优势,以及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驻地旧址(励英学校)为原点的红色革命文化资源优势,在“党建+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中,探索出独特的“红色文化旅游”品牌。
其中,通过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在东南村委会坪山村镬盖山六壮士战斗遗址建成镬盖山六壮士公园,并不断完善升级配套设施,于2023年上榜第六批“江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单,并入选“恩平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公园成为大田镇红色文旅新地标。
此外,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村投入93万元打造“红色之路”,集红色文化、乡村“一河两岸”生态景观、碉楼古建筑等元素为一体。把镬盖山六壮士公园、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驻地旧址(励英学校)等两个红色阵地串珠成链,并依靠山泉湾温泉城、锦江温泉等恩平两大著名温泉景区,创新打造集红色科普研学、绿色生态观光于一体的“红色之路景观带”。该项目全长1.64公里,辐射范围0.15平方公里,配备游览车,游客可通过健步、搭乘游览车等方式“打卡”榕荫古渡、碉楼听雨、醉氧秋千等景点。自“红色之路景观带”建成以来,累计接待旅客8.8万多人次。
此外,该村还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联合朗底圩社区经联社成立“红色初心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加强对乡村农文旅资源的整合开发利用,推出多条融合红色文化、温泉康养、田园风光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2023年,该公司营业额达9.3万元,文旅经济收入成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东南村充分发挥属地优势,联合山泉湾温泉酒店稻草人农场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创新推出“采摘体验”等农业休闲游,助推温泉企业培育多元消费新热点。
发挥“绿色效益”
推动产业振兴
东南村坚持以强村富民为出发点,以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为发力点,在大田镇率先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发动村组抱团,整合出租撂荒地达24公顷(360亩)。通过“村组+合作社”发展模式,东南村鼓励指导该镇某农业专业合作社自主研发新品种、规模化种植贝贝南瓜,推出“新款”特色农产品,成功打造“大田优品”的天然种植基地,并借助“三结对”帮扶力量、利用“订单农业”等方式,推动贝贝南瓜“出村进城”,流向湾区市场,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迈上“快车道”。
同时,东南村积极发挥带头致富先锋作用,带动朗底、朗西、朗北三个村(社区)联合成立“老村长山货集市”,借助抖音等新媒体平台,通过镇村干部拍摄视频、田间直播等方式,宣传土特产、山水景色、人文风情,多个视频单日播放量超1万人次,“大田优品”“温暖泉源·醉氧大田”等农业文旅品牌持续亮相大湾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优越的生态环境就是东南村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该村从实际出发,依靠山水资源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动村庄实现“颜值”与“气质”双提升。污水处理、村道巷道水泥硬底化、路灯、卫生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全村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河道水体治理专项行动,并顺利成为江门市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
聚焦绿化美化,深入开展“党建红引领生态绿”乡村建设。
该村积极动员农村党员、村民代表、杰出乡贤参加绿美生态建设,今年累计在辖区内种植各类花卉树木230棵,打造小公园10个、美丽庭院3户,全力提升东南村“含绿量”,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升级,为集体经济发展再添新动力。
未来,东南村将立足“特色保护类村”发展定位,充分激活红色资源和生态资源,坚持走“红色旅游+休闲观光+特色产业”的发展路子,不断壮大特色农业产业、文旅产业,以产业振兴助力“百千万工程”实施,努力创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