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侨都·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文化的相似性让我们更有亲近感”
帮助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
查获一批渔获物
书房入民宿引领阅读新风尚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4 年 7 月 1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香港青年到江门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文化的相似性让我们更有亲近感”

香港青年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为龙舟“点睛”。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朱磊磊

    见习记者 张蓉蓉 实习生 梁权业

    “家人煲汤时经常放陈皮,但我之前对陈皮的功效和特点了解不多,没想到它有这么大的功效。”参加江港青年侨乡文化交流活动的一位香港青年在新会陈皮产业小镇详细了解陈皮功效后发出感叹,“回到香港后,我要告诉家人和朋友。”

    近年来,江门深入推进“港澳融合”“侨都赋能”工程,不断促进江门与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近日,来自香港裘锦秋中学的30名青年来到江门,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近距离接触江门,亲身感受湾区魅力、侨乡魅力。通过实地走访,很多首次踏足江门的香港青年表示大开眼界、获益良多,对江门有了全新认识和深刻了解。

    领略不一样的侨乡文化魅力

    “李锦记是我从小吃到大的酱料,但一直没有了解它背后的故事,也不知道它与江门有这么密切的关系。”身在香港,黄星庭经常能看到李锦记的产品。在他的记忆里,家中厨房里总有一两瓶李锦记的酱料,陪伴着他成长。

    “飘在厂区里的那股酱油味道,我印象太深刻了,从小闻到大。”来到李锦记(新会)食品有限公司,熟悉的味道让黄星庭有些亲切感。在展厅内,企业讲解员通过沙盘展示、生产车间介绍等方式让他对酱油的生产工序和分拣系统有了直观的认识和感受,企业的科技创新、智能化生产、绿色环保理念等方面也给黄星庭留下了深刻印象:“这里不仅有我们耳熟能详的传统品牌,还有高科技,文化的相似性让我们更有亲近感。”

    “了解”是“理解”的基础,“认知”是“认同”的开端。在大湾区建设加速的进程中,香港与江门两地文化交流愈发密切,两地青少年血脉相亲的文化认同感日益加深。在为期4天的活动里,交流团深入参观交流,了解侨文化的根脉与传承、延续。

    走进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近距离感受老一辈江门籍华侨华人艰难而辉煌的创业史和江门厚重的侨乡文化;在梁启超故居纪念馆,感受梁启超先生的家国情怀和追求进步的精神;来到新会陈皮产业小镇,在陈皮飘香中了解陈皮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现代产业发展情况……一系列精彩活动让香港青年大呼“过瘾”,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侨乡形象跃然眼前。

    第一次来到江门,马家诚深刻感受到这里深厚的人文底蕴及蓬勃的发展活力,在活动结束后仍难掩激动之情,“江门真是一个很漂亮的城市,通过这次交流活动,我加深了对江门及侨乡文化的认识,期待以后能有机会再来江门”。

    “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亲身感受到内地的发展变化,远比书本上获取的更加真实、生动、亲切。”江门市政协常委、香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席、香港发强体育总会会长谭定邦是本次活动的组织者,在他看来,香港与江门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脉相通,通过本次交流活动,香港青年对江门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新的认识,与侨乡的交流也将更加紧密。

    与高手交流收获多

    刚刚做完热身运动的梁逸晴手持龙舟桨,准备登上龙舟训练,衣服上印着的“自强不息”几个大字格外醒目。梁逸晴是香港裘锦秋中学龙舟队队员,已经练习了1年多时间。在她看来,能跟高手交流的机会不容错过。

    本次交流团成员不仅是裘锦秋中学学生,还是该校龙舟队的队员。交流期间,裘锦秋中学龙舟队队员与新会泓达堂陈皮龙舟队的冠军队员们一起训练,并且得到了他们的悉心指导,收获颇丰。“通过这次交流活动,我们学到了平时学不到的东西,还纠正了一些错误动作,收获真的很大。”梁逸晴说。

    在谭定邦看来,扒龙舟早已不是单纯的竞技活动,它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侨乡故事,通过某些活动或者运动会是一种比较好的媒介,我们希望通过体育比赛带动文化交流,增进彼此的信任和了解,推动江门与香港两地青少年之间的交流。”他说。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