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简家琳
“快进来,快进来!”8月1日,在一句中气十足的招呼声中,记者走进了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谢友英家里。
梳理整齐的白发,炯炯有神的双目,身板硬朗、动作利索……一打照面,就能看出谢友英老人身上散发着军人特有的精气神,而鼻梁上架着的金边眼镜,更为他平添了几分经历过烽火和岁月洗礼后的豁达与从容。
1925年出生的谢友英,如今已是99岁高龄,但谈及战争岁月,他仍记忆犹新。“战斗为国十二载,改天换地故乡回。昔日捐躯战场远,今日返里笑团聚。”他用一首自己写下的小诗,开启了抗美援朝那段峥嵘岁月的回忆。
面对危险从未退缩
谢友英是土生土长的江门新会人,1947年入伍,同年入党。在入朝作战之前,谢友英已经是一位身经百战的战士,曾在解放战争中被子弹击中头部负伤。
1950年10月,三十八军作为第一批入朝作战的志愿军部队之一,行程是隐蔽的。谢友英作为其中一员,和战友们一起“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刚入朝时,谢友英在司令部直工科担任保卫组组长。之后他被调入榴弹炮团任军需员,负责前线枪炮弹药供应。高岩山位于朝鲜中部平康郡西南角,距离榴弹炮阵地五六公里,山下是蓬莱湖,两三公里外便是上甘岭。这中间五六公里的山路崎岖难行且危险无比,但这位当时20多岁的军需员却从未退缩。
“我每天晚上都要送十车八车榴弹炮到高岩山下的阵地,战斗最激烈时甚至每天要运送十几车弹药。”谢友英回忆道。
后来,谢友英被调往七十三师野炮营当排长,主要任务是负责封锁上甘岭前沿的敌军进入上甘岭。一次,谢友英所在的阵地前沿公路有吉普车驶过,当时的指挥所值班员向参谋长报告,参谋长恐防敌军有新花样,吉普车后可能有更多敌军,便静观其变。果然,20分钟后,吉普车后面上空出现了一架敌军的直升机,似乎准备接载人员,参谋长当即下令开炮,谢友英和战友们便各就各位:“瞄准手摇动炮的方向角度和表尺,炮手打开炮闩,装上炮弹,向着敌军猛轰。”炮弹射出,几个美军军官争先恐后地爬上直升机垂下来的绳梯,刚爬了一级,绳梯就被炮弹打断了。敌军直升机上升时,两发炮弹已经打在机身上,几个美军军官随即葬身火海。
“我在朝鲜8个年头,风风雨雨,从不计较做什么、调动去哪里。”谢友英的眼中尽是认真,他表示,“那个年代,我一心一意保家卫国,心里头清楚,只要打退了美国兵,我们国家的建设就会好一点,人们就能生活得更好。”
在家乡建设中显身手
1952年10月,谢友英所在的炮兵营转去二十三军驻守上甘岭,一直到1958年。“我们深知战后建设的重要性,打完仗,我们就帮朝鲜老百姓建设家园、建学校、建车站,得到了朝鲜人民的衷心爱戴和支持。”谢友英说。
1958年,谢友英退役后回到家乡新会,怀揣着亲身参与朝鲜战后建设的经验和一腔爱国热情投身家乡建设。当时,谢友英被派去建设自来水厂,带领群众勘山头、开明渠、打山洞,解决会城人民冬季无水饮用的困难。随后,他被委派到会城医院(现新会区第二人民医院)担任副院长,直至退休。
“当年条件艰苦,我团结医院干部职工共同克服没有资金购买药品的难题,为医院的发展壮大作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现在祖国处处欣欣向荣,人人安居乐业,我真的很感慨。”谢友英表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谢友英曾写下这样一首诗:“弹指一挥间,回眸六十载。昔日风华正茂,今日银发冲霄。祖国,向您回报,向人民奉献。”
如今,谢友英已经四代同堂,育有两儿两女,膝下儿孙满堂。坐在家里的藤椅上,他看向放暑假在家的孙儿孙女的目光,与所有普通的老人一样慈祥可亲。
“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希望年轻一代要更加努力,积极为建设美好家乡奋斗,为建设国家作贡献。”谢友英说。